正文开始之前,先说一个小故事。当初侯宝林刚开始大红大紫的时候,和常宝堃有一个比赛,较量的科目是《对坐数来宝》,如今的观众也把常宝堃封神了,说侯宝林败得一败涂地。
双方是打擂台,派自己人去对方场子卖票!前三天是候卖的多,三天后开始掉座,最后算是侯宝林输掉了这场比赛,比拼的赌注是不许再说相声。事实的发展并不像赌注那样,侯宝林依旧说相声,只是少去天津表演。
两家的关系并未因此产生隔阂,在日后的生活中,常家和侯家的关系密切的不行,直到现在。
解放之前的侯宝林就已经很红火
这里可以参考一些文献资料,和当时的报纸书刊。侯宝林红火的时候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十年代,进入了当时的五档相声之列,同时期的马三立远达不到这个地位。
与此同时,相声攒底的规矩也是由侯宝林开的先例,这也是在解放之前。试问,如果没有真本事,戏院茶楼会让一个啥也不会的人攒底?张寿臣对此事评价:宝林是有功的。
虽然之后侯大师的一些作为实在令人愤慨,但也不能被错误的言论带错了方向。所谓侯宝林靠仕途成名的观点完全是无稽之谈。
马三立的成名晚的很
解放之前,天津报界对马三立先生表演的评价是:原子弹一样的效果。虽然也出在五档相声之列,但上座率远不如其他几队搭档,尤其是侯宝林和常宝堃。
解放之后,马三立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是脱离相声行业的。可以大胆的说,如果没有一些运动的阻碍,马三立的相声成就还要高。
但历史就是这样,马三立坎坷的一生阻碍了其前行的步伐,或许正是因为此,才使得观众对马三立有极高的崇敬心。
马三立真正成名,是在八十年代之后,侯宝林退出相声舞台。特别是侯宝林去世之后,相声界也就只有马三立这一个宝贝,只有这一个硕果仅存的相声泰斗。
倒不是说马三立趁人之危,而是马三立二次复出不久,侯宝林就归隐山林,不再登台演出。算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但两人的造诣不可同日而语。“往前倒两辈的相声艺人,不服侯宝林的有的是,不服马三立的几乎没有。”
只不过马三立因为种种原因,知名度没有那么高而已。
相声水平无法比较
对于马三立先生和侯宝林先生的相声水平,根本没有一个标准的评判标准,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非要比较的话两拨观众得打起来。
马三立的相声并不是强在技艺上,而是强在风格,马家相声严丝合缝的艺术原则加上塑造人物的表现力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成了和观众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
并不否认,马三立晚年因为诸多原因导致絮絮叨叨,并且说话并不清楚,这成为了一部分人贬低马老的口实,但这无伤大雅,如果非要以此来贬低也难免太过于幼稚。
侯宝林在相声技巧上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便是有一条好嗓子,使得学唱成为了侯宝林的一大妙招,当然,同时期的艺人之中,像是张永熙、刘文亨的柳活都比侯宝林出彩。
有观众缘算是马三立的一大特点,也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随便拿出一个演员来,你让他在台上表演一下《家传秘方》、《逗你玩》这样的作品,你看看观众答不答应,少马爷都不敢动父亲的活,由此可见一斑。
千言万语,都汇做了观众的一句“值”,侯宝林先生敢在台上提这样一个问题吗?
非主流
侯氏马屁精而已,又何必问?
江远枫
马三立有深深的自卑感,认为说相声的是下九流从来不把自己当名人,反观其他戏子真是讽刺
用户16xxx45
马三立后期单口相声成就很高
用户16xxx56
马老的相声代入感极强
西门吹霄
侯家走仕途,常家走江湖,马家显淳朴。。
用户16xxx39
候大师常大师都是当得好儿子
绝对零度-273°
因为侯宝林跟当走,听当话!
渊渟岳峙
真不是封神,相声百年以来公认的天份最高的就是小蘑菇常宝堃,不到30岁开宗立派,荫及常家到如今,郭德纲都远远不如
纱纱原来是百合
侯宝林带拉马志明,常宝华,常宝丰拜的马老为师,应该说三家关系还不错,艺术水平各有千秋,但是为人处世方面,马老确实低调,谦逊,深得观众喜爱
neo
侯宝林的相声风格更符合后来的综艺风格,幽默、还能模仿当时更流行的曲艺类节目。按现在的观点就是市场价值更高。 至于单纯语言表达来说,侯宝林就不去马三立的精彩了,也不如刘宝瑞。
如一
马三立只的相声朴实无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张二伯,马大哈,挠挠,逗你玩,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不像其他演员说的相声没有灵魂,听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即使能记住名字也不是相声本身带来的包袱,
。。。
马三立自己都没拿自己当回事,认为自己是下九流,真的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未确认
就跟现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