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老境,老爱回忆。
回忆那些,
深藏于脑海,
一想起就心窝发烫的从前。
一、会东县城
1954年,五岁的我,
来到父母工作的地方,
一个四面环山,中间盆地的小县城
城外一弯小河,潺潺流淌。
城里一条大街,笔直宽广
街道两旁,梧桐茂盛,绿荫覆盖,
机关,一家挨着一家。
居民,几乎全都认识。
那是一座温暖的阳光之城,
大人孩子,那么亲切友好,
白天夜里,吹着和煦微风……
县城(点击可读)
二、西昌高中
1963年,十四岁。
初中毕业,考入地区重点中学——西昌高中
全会东县,录取七人。
幸运的我,离开爸妈,
一个心眼,埋头读书。
印象最深的是,
八人一盆饭,蹲在地上吃。
周日不休息,忙着补棉衣。
高中(点击可读)
三、金沙江畔
1969年,二十岁。
与妹妹和她的同学一起,插队到金沙江边,
一个叫做大崇的出产甘蔗的地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像农民一样,皮肤晒得黝黑。
不知道今后的出路何在,
不晓得自己将会干什么,
只是那么单纯,那么善良地
生活着,劳作着……
我们的知青点,在水下两百米(点击可读)
四、联合公社
1971年,二十二岁。
乡下回城,在文化馆当美工,
经人介绍,到联合公社相亲,
因为一杯糖水,与善良的杨乔结缘,
从此,这个藏在深山坳里的大院,
装下我们那么多甜蜜的回忆。
每逢周末,顺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老远老远,就看见那个熟悉的大院,
炊烟,袅袅升起,
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公社(点击可读)
五、自贡老家
1973年,二十四岁。
认识杨乔,巳一年多,
杨乔说,我带你去见见爸妈吧。
背着满满一背兜红糖、腊肉、香皂,
推开那扇嘎吱作响的小木门,
几张喜笑颜开的面孔,
一个陌生温暖的新家……
自贡探亲记(点击可读)
六、复旦大学
1977年,二十八岁。
已经成家,有了儿子,
杨乔却极力鼓励我,
不要放过一丝机会!
于是,从金沙江畔,来到大上海,
一切都透着新鲜,
一切都令人振奋,
在绿荫覆盖的复旦校园,
新的航船,缓缓启动……
睡在一个寝室的我的兄弟(点击可读)
七、经济日报
1982年,三十三岁。
开始京城新闻生涯。
认认真真写好每则消息,
殚精竭虑琢磨重头文章,
为一次次策划,激动得夜不能寐,
为一个个标题,争论得面红耳赤,
多么令人怀念的八十年代啊!
每一天,太阳都是新的,
每一天,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我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点击可读)
八、保定市
1992年,四十三岁。
河北保定挂职任副市长,
八楼,一人,办公,住宿。
开会,调研,考察,带队……
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一段全新的人生经历。
保定,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一个常想回去看看的地方。
挂职(点击可读)
九、海外版
2006年冬,五十七岁半。
恰逢“七上八下”的尴尬年纪,
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担任总编辑。
首次出任一把手,兴奋伴随着压力,
脑子里整天琢磨三件事,
如何抓好报道?
怎样扩大发行?
咋能增加收入?
三板斧砍下去,效果还真不错。
那是人生中最舒坦、最潇洒也最有成就感的岁月。
退休前,划上这样一个句号,
此生无憾矣!
离开海外版的日子,老詹不由热泪盈眶……(点击可读)
人这一生,说长很长,
说短,却又那么短。
漫长的七十五个春夏秋冬,
两万七千多个日日夜夜哪,
仿佛只在一眨眼间。
哦,那些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深深地,清晰地,带着体温地,
留在记忆深处,
时不时,
又浮现在眼前……
走笔至此,不胜感慨,
今天,是最好的一天。
回忆从前,
珍惜眼前。
让每一个今天,
成为最美好的
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