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交出了一份让很多人意外的成绩单,首次实现全面盈利!
此前一直被说“烧钱不赚钱”的知乎,终于在上市五年后,终于将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变成了正数。
这表明知乎的商业模式成功了?但是仔细一想,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一、知乎的“钱袋子”到底靠什么撑起来的?
知乎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板块。
广告收入是知乎传统的赚钱方式,这也是互联网普遍采用的赚钱方式。不过现在,广告市场卷的非常厉害,知乎的广告收入增长缓慢,甚至是有下滑的趋势。
知乎付费会员,是知乎的另一个收入的来源。但是随着付费会员人数的减少,也在说明大家对于付费内容的热情,也在下降。
还有一块就是在线教育课程,在线教育收入也下降了近一半。
知乎的钱袋子看起来鼓了起来,但是由于收入的结构比较单一,过度依赖于广告和会员费,如果市场有所变动,很快就会回到亏损的状态。
二、盈利背后,知乎的隐忧
虽然知乎用户的月活量仍然在8000万以上,但是与2021年巅峰期相比,已经下跌了很多了。
更糟糕的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社区内容变得更加“众口难调”,甚至有很多人吐槽,现在的知乎,广告多,回答太水,戾气重。
现在的知乎遇到了知识商业化的难题。
一边想赚钱,一边又想保持高质量问答社区的人设。这看起来更像是玩跷跷板,如果商业化玩得太猛,用户跑了,如果社区太“佛系”,又赚不到钱。
随着AI热潮的来临,知乎也搞了一个“知海图AI”,看起来很厉害,但是研发开支居然同比下降了37%!
不过,随着DeepSeek的兴起,知乎果断引入这个大模型,作为知乎回答,及时上线,以弥补因为降低研发投入而导致竞争力下降的难题。

三、知乎离“成熟”还有多远?
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应该具备这几个特点:
收入稳定并且多元化,不能只靠广告和会员费,还需要有更多的“现金奶牛”。
还需要让用户觉得“离开知乎就活不下去”,而不是“看两眼就走”。
AI工具需要有特色,需要展现出知乎的特色,而不是考抄作业。
赚钱和用户体验需要实现双赢,不能顾此失彼。
从这几点来看,知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知乎的未来该怎么走?
知乎需要重新找回“高质量问答”的灵魂,把那些“软广”“水回答”清理干净,让用户觉得“知乎还是那个知乎”。
除了广告和会员费,知乎还可以试试,电商带货,知识付费也不能只是付费。在AI时代,知乎的回答需要更加精准,能够更加专业。
知乎也需要让创作者感到值得在知乎上创作内容,用户也会觉得知乎有大量值得一看的内容,而不是立即被广告劝退。
盈利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知乎实现全面盈利,确实值得点赞,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未来的知乎,能不能既赚钱又保持初心?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未来的知乎是“知识的灯塔”,还是“广告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