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先搞清做事的驱动力源再着手开始,毕竟精力已大不如前。
驱动力无非内在与外在两种。内在驱动,乃是不论如何,此事我欲为之,哪怕无报酬。
而外在驱动又分为两类,一是对惩处的恐惧,一是对奖赏的渴望。提及外在驱动,诸位或许会想起儿时学习之事。学不优则惩罚,学有成则有糖之奖。
需知,通常既有内在驱动,亦有外在驱动,唯有外在驱动,事情难以成事。
有人大学毕业后便不再读书,此乃内在驱动消失所致。
许多人的兴趣爱好便是出于内在驱动,他们甚至无法从中获利,有时还需投入。
对于个人而言,最可靠、最强大的驱动力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步。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不是鸡汤吗?
并非如此。只有我们持续进步,才能有勇气和毅力坚持下去。否则,便无法持久。工作也难以完成。只有以进步为目标的工作和学习,我们才能充满干劲儿,否则啊坚持不了太久。
如何积累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能助我们事半功倍,而专业知识的积累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了解专业问题的历史与发展,以更好地理解本专业;二是掌握专业术语,术语背后实际上是专业知识。
新手与专家的区别在哪儿?
一、新手注意不到某些模式,因其经验不足;
二、未发生的异常或与预期不符的事件能被抓住发现;
三、新手缺乏全局视野;
四、事情的运作机制能被专家掌握;
五、机会和即兴发挥的水准专家更高;
六、新手无法准确描述已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
七、新手及外行无法察觉细微差异;
八、能突破自身局限的知识只有专家具备。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
一、激发好奇心;
二、列出具体技能清单,认识自身隐藏技能;
三、总结技能学习框架,找到适合自己的框架;
四、将框架运用到其他技能学习上,形成通用能力;
五、感受学习过程与进步,勇敢面对新挑战。
虽然仅有五步,实践起来却需要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