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需要积极面对这个世界?

Leo张大志 2024-02-03 08:11:22

为什么有时候需要积极面对这个世界?

大家都听过那个故事吧:两个人在沙漠中走,水都喝光了,这时他们发现了半瓶水。积极的人会说:“看,还有半瓶水,我们还有的喝。”而消极的人则会说:“半瓶都是空的。”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鸡汤,但如果是真的,你会选择做哪个呢?是看到希望的那个,还是只看到缺失的那个?

其实,这个问题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先不说鸡汤不鸡汤,有时候,人确实应该积极一点。现在公认的积极心理学包括三个部分: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征以及积极的环境因素。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有感恩、愉快、成就和爱等积极的感受,要有个性、力量、天赋、价值观等积极的特质,还要身处积极的环境,比如家庭、学校、社区等。

有人可能会把积极心理学和鸡汤混为一谈,认为它就是让人啥事都往好里想。但其实,积极心理学是有实验基础、有理论、有研究方向的科学。而鸡汤呢,就是告诉你无论如何都要乐观,但它没有科学依据。下次如果有人说积极心理学就是鸡汤,你可以告诉他,科学和鸡汤的区别在于,科学是通过实证和实验来度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

再来说说积极教育。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鸡汤教育吗?其实不是。积极教育的本质是依赖人的积极天性,并加以发挥,让教育真正启迪人,让人内在觉醒。而鸡汤是做不到这些的。

生活中有十种典型的积极情绪: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幽默、激励、敬佩和爱。拥有这些积极的情绪,可以让生活更加阳光。虽然个人的能力有限,可能改变不了很多,但给这个世界、给别人带来好的心情,也是一件好事。我们都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要加上对积极心理学的正确认识,就有机会让生活变得更好。当然,生活很复杂,没有人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好,但至少可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提出不同意见之前需要思考什么?

在提出不同意见之前,应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我真的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吗?我真的理解了吗?我提出的批评是经过辩证思考的吗,还是只是为了反驳对方?这样自问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完全理解对方,或者批评并非出于理性的思考。

为什么现代人要一专多能?

现代人需要一专多能多半是为应对时代的迅速变化,仅仅精通本领域知识已经不够。除了专业领域,还需要适当拓展知识面,成为T型人才。T的一竖代表专业领域,一横则代表知识面,竖要深,横要宽。在竞争环境中,有些规则明确,有些则没有,需要不断摸索、学习和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拼搏方式。

智商测试的初衷是什么?

智商测试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不适应当时教育体系的孩子,而不是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父母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过分关注智商分数。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之路?

最好的学习之路往往充满阻碍,需要长期坚持。方向正确时,遇到的困难会成为经验与成长的基石。要确定方向是否正确,可以观察曾经走过这条路的人是如何走的。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时需要放弃,但要确保已经竭尽全力尝试过,并且考虑过相关领域里成功者的经历和付出。放弃也需要智慧,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