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万人患痛风,“祸根”是豆制品?这4种蔬菜才是嘌呤大户

河西有事 2025-02-02 00:32:32

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各类疾病的成因备受关注,其中痛风这一病症,更是让不少人谈之色变。在众多关于痛风的传言中,“豆制品吃多了会得痛风” 这一说法广为流传,使得许多人对豆制品望而却步。刘大伯就是其中之一,他最近痛风发作,大脚趾疼得钻心,那种疼痛仿佛无数细小的针在脚趾间扎刺,每挪动一下都如同遭受酷刑,连睡眠都受到严重影响。

刘大伯一直是豆腐的忠实爱好者,平日里餐桌上总少不了豆腐的身影,麻婆豆腐、鲫鱼豆腐汤等都是他的心头好。可自从在网上看到 “豆制品吃多了会得痛风” 的文章后,他心里就犯起了嘀咕,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对豆腐的热爱,才让痛风找上了门。带着满心的担忧和疼痛的折磨,刘大伯实在难以忍受,赶忙前往医院就诊排查。

在医院里,刘大伯见到医生后,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医生啊,我平时就爱吃个豆腐,是不是吃多了豆腐才得了痛风啊?” 医生耐心地解释道:“吃豆腐并不是导致痛风的主要原因,不过,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确实可能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听到医生的话,刘大伯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但对痛风和饮食的关系仍充满疑惑。

其实,我国痛风患者的数量相当庞大,根据《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的数据,截至 2020 年,全世界高尿酸、痛风患者高达 9.3 亿人,而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有 1.77 亿人,痛风患者有 1466 万人。更令人担忧的是,预计到 2030 年,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数将达到 2.4 亿人。尿酸过高,可不仅仅是引发痛风这么简单,它还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痛风主要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发的一组疾病,饮食和生活方式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少吃高嘌呤食物就成了控制高尿酸的重要一环。大家都知道海鲜、内脏、啤酒以及浓汤等高嘌呤食物要少吃,可对于高尿酸患者能不能吃豆制品,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毕竟,豆制品的嘌呤含量不算低,那高尿酸患者到底能不能吃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食物的嘌呤含量是如何划分的。按照嘌呤含量,食物分为四类:高嘌呤食物,平均每 100 克中含有 150—1000mg 嘌呤;中高嘌呤食物,平均每 100 克中含有 75—150mg;中低嘌呤食物,平均每 100 克中含有 30—75mg;低嘌呤食物,平均每 100 克中所含的嘌呤含量低于 30mg。

但不同的大豆或豆制品,由于制作方式的差异,嘌呤含量也大不相同。比如绿豆、黄豆、黑豆、红小豆等干豆类,还有豆皮、腐竹、蚕豆等,这些食物每 100 克中嘌呤含量在 150mg 以上,妥妥的高嘌呤食物。想象一下,要是大量食用这些干豆类,身体里的嘌呤就会像洪水一样迅速增加。花芸豆、白芸豆、内酯豆腐、豌豆等,每 100 克中嘌呤含量在 75—150mg 之间,属于中高嘌呤食物。豆腐干、北豆腐、浓豆浆、豇豆等,每 100 克中嘌呤含量在 35—75mg 之间,是中低嘌呤食物。四季豆、毛豆及正常浓度的豆浆,每 100 克中嘌呤含量在 30mg,属于低嘌呤食物。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豆经过浸泡、研磨、过滤豆渣等制作过程后,其制成的豆制品,像豆浆、豆腐等,嘌呤含量已经大幅降低。所以,高尿酸或痛风患者是可以适量食用的。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医师王序刊文,给痛风患者食用豆制品提了 3 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豆制品不宜多吃。虽然豆腐属于中低嘌呤食物,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就好比往身体里倒入过量的 “嘌呤溶液”,会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甚至可能诱发痛风。第二个建议是吃干豆要控制好量。黄豆、绿豆、黑豆等干豆中嘌呤含量很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要尽量少吃。如果实在想吃,一定要记得浸泡久一点,这样可以让部分嘌呤溶解在水中,减少干豆中的嘌呤含量。第三个建议是吃豆类的同时要少吃肉类。干豆类、肉类、鱼虾等食物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吃了豆类还大量吃肉,就相当于给身体的嘌呤代谢系统增加了双重负担,所以建议吃豆类时适当减少肉类的摄入。

除了豆制品,有些蔬菜也可能是 “痛风炸弹”,很多痛风患者不敢吃肉和豆制品,就选择多吃蔬菜,可他们不知道,有些蔬菜的嘌呤含量并不比肉低。牛羊肉、猪肉、鸡肉等肉类,每 100 克中大约含有 100—150 毫克的嘌呤,属于中等嘌呤食物。而下面这几种蔬菜,嘌呤含量却远超这些肉食。

第一种是芦笋。平均每 100 克的芦笋中含有 500 毫克的嘌呤,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而且,芦笋中还含有会影响尿酸排出的草酸,就像在尿酸排出的道路上设置了一道障碍。第二种是豌豆苗。豌豆苗的嘌呤含量也不低,平均每 100 克的豌豆苗中含有 500 毫克的嘌呤,尤其集中在根部。当你在食用豌豆苗时,可别忽视了根部的高嘌呤含量。第三种是紫菜。紫菜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其中的嘌呤也不容忽视。据统计,平均每 100 克的干紫菜中含有 415 毫克的嘌呤,甚至比有些肉类都高。第四种是菌菇干货。菌菇类中嘌呤含量不低,平均每 100 克鲜香菇、干香菇分别含有 214 毫克和 405 毫克的嘌呤。

此外,还有两类蔬菜虽然嘌呤含量不高,但也会对尿酸排出产生影响,平时也不宜多吃。像花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会抑制尿酸排出,就像给尿酸排出的通道设置了一个 “减速带”,因此不建议一次摄入过多。韭菜、菠菜、苋菜、茭白等高草酸蔬菜,含有大量草酸,这些草酸不仅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和尿酸排出 “抢通道”。所以,食用前一定要记得焯水,这样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同时也要避免食用过多。

尿酸水平过高,除了可能是饮食中摄入过多嘌呤,还可能是尿酸排出受到影响。想要将尿酸排出体外,不妨试试下面这 4 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多喝水。人体 70% 的尿酸需经由尿液排出,多喝水多排尿,就像给尿酸排出的通道不断 “冲刷”,能促进尿酸的排出,有利于改善痛风石和尿酸结晶沉积。建议高尿酸人群每天要喝 2000 毫升的水,可以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第二个方法是多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要进行 150 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游泳、骑车、散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要知道,肥胖可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体重对控制尿酸很有帮助。

第三个方法是少喝甜饮料、酒。甜饮料、果汁等虽然不含嘌呤,但其中的果糖含量多,果糖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代谢异常,引发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尿酸升高。而酒精更是痛风的帮凶,它在代谢时可能会影响嘌呤的释放,促进尿酸的形成,还会影响尿酸的代谢。想象一下,一边喝酒,身体里的尿酸就像失控的汽车,不断升高,所以尽量要少喝。第四个方法是药物治疗。如果没有合并症,但血尿酸超过 540 微摩尔 / 升;或者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尿酸性肾石病、肥胖、脂代谢异常等合并症,且血尿酸水平超过 480 微摩尔 / 升的,最好配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增减药量。

痛风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不少人将其归咎于豆制品吃太多、肉吃太多等。其实,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多运动,少喝甜饮料和酒,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尿酸水平,远离痛风的折磨,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0 阅读:5
河西有事

河西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