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中药已被《国家药典》禁用,有肾毒性还致癌,别再以为是好药

河西有事 2025-01-29 00:19:26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治病养生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然而,中药的使用并非简单之事,若使用不当,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个令人痛心的真实案例,来深入探讨中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诸多问题。

那是一个普通的放学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街道上,11 岁的贝贝(化名)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气有些炎热,一路上贝贝早已口渴难耐。一进家门,她就急切地寻找着可以解渴的东西。这时,她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妈妈泡的一碗山豆根水。那碗水清澈透亮,贝贝也没多想,只觉得此时能喝上一口定会无比畅快,于是她端起碗,一口气就喝下了约 50 克的山豆根水。

可没过多久,贝贝就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一开始,她只是觉得口角有些发紧,说话都变得不太利索。紧接着,头晕的感觉如潮水般涌来,她的脚步也开始变得虚浮,整个人摇摇晃晃的。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胃部一阵翻江倒海,贝贝忍不住呕吐起来。妈妈听到动静后,急忙从厨房跑出来,看到女儿的样子,顿时慌了神。

妈妈赶紧带着贝贝前往附近的医院。一路上,贝贝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手脚开始不受控制地变形,身体也不停地抽搐,妈妈心急如焚,不停地安慰着贝贝,可自己的声音却因害怕而颤抖。到了医院,医生立刻对贝贝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最终贝贝被确诊为中毒性脑病。

贝贝的母亲得知诊断结果后,顿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她满心自责地哭诉着:“山豆根有毒我是真的不知道啊,想着它可以治嗓子疼,之前我自己也煮水喝过,谁知道女儿喝了会中毒这么深。是我的疏忽毁了我的孩子和家庭……” 看着病床上痛苦的女儿,母亲的心如刀绞,她恨不得自己能替女儿承受这一切痛苦。

医生向贝贝的母亲解释道,在不少中药处方中都会用到山豆根,但山豆根含有苦参碱,是具有毒性的。在正常的处方中,山豆根的用量一般严格控制在 6 克以内。而正常人饮用含有 6 克以上的山豆根水,就会出现诸如头晕、行走不稳等中毒症状。像贝贝这次饮用了大量的山豆根水,属于严重的山豆根中毒,这种情况会导致脑干、小脑、基底节区及大脑皮层的对称性病变,而且这种病变通常症状比较严重,恢复效果也很差。贝贝母亲听着医生的解释,泪水止不住地流,心中满是懊悔。

其实,像山豆根这样具有潜在风险的中药并非个例。在 2020 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就有 3 种中药已被明确禁用,它们不仅具有肾毒性,甚至还可能致癌。这 3 种中药分别是穿山甲、马兜铃和天仙藤,同时黄连羊肝丸这个品种也因处方内含有夜明砂成分,食用后可能威胁健康而未被收录。

穿山甲目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出于对生态环境和物种保护的考虑,被禁止作为药物使用。而马兜铃和天仙藤都属于马兜铃科属的植物,它们内部含有马兜铃酸成分,这可是对肾脏健康的一大 “杀手”。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会对肾脏造成慢性损伤,引发慢性肾衰竭、肾小管病变等严重问题;若是短期内大量摄入,更是容易诱发急性肾衰竭。

关于马兜铃科植物造成肾损伤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早在 1992 年,比利时就有诸多妇女因为服用的减肥药物内含有马兜铃酸成分,而相继诱发了肾衰竭,这一事件当时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到了 2000 年,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果断宣布禁止输入含有马兜铃酸的相关药品。2002 年,马兜铃酸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这意味着它是明确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此后,包括英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以及比利时等多个国家,都纷纷采取行动,相继禁止了马兜铃酸药品的制作与售卖。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叶祖光指出,人们对于马兜铃酸最早的认知,就是它会对肾脏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我国在 2005 年修订的《国家药典》内,也禁用了广防己、青木香以及关木通三味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同时,其余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也都被列为了处方药,使用时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如今,从临床上来看,马兜铃酸药物的使用率已经大大减少。

除了这些被禁用的中药,在喝中药的过程中,如果犯了以下 4 个错误,即便喝再多中药,身体也难以真正好起来。

首先,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中医药就是养生的。北京医院药学部原副主任杨莉萍强调,中药本质上也是药物的一种,其主要目的是治病,不能简单地将其与养生划等号。日常生活中,不能盲目地通过食用中药来养生,因为很多中药如果食用不当,不仅无法养生,反而会对健康造成威胁。比如一些人听说某些中药有滋补作用,就自行服用,结果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

其次,不少人觉得老药方子肯定靠谱。我国确实有许多流传千年的古方,但如果对这些古方一知半解,盲目套用,往往会适得其反。要知道,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著名医学家,他们在运用古方时,并非一成不变地沿用,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补充。所以,在使用古方时,一定要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再者,“用量越大起效越快” 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在中药使用上同样有着科学依据。切不可盲目加大中药的剂量,否则很容易给健康带来毒副作用。有些患者为了让病情尽快好转,自行增加中药的服用量,结果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最后,还有人觉得中药越贵越好。实际上,中药使用讲究的是配伍,合理的配伍使用才能发挥出更好的药效,而不是单纯地看药材的价格。在不适合自己病情的情况下,选择再贵的药材也无济于事。比如,有些病情可能只需要一些普通的药材进行合理搭配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不是非要使用昂贵的珍稀药材。

此外,在服用中药时,饮食方面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禁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崔一然提醒大家,这四类饮食禁忌一定要牢记。

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要避免食用。这类食物会助生痰湿,而且难以消化。在服用中药期间食用,很容易降低中药的疗效。想象一下,一边喝着中药调理身体,一边却吃着油腻的炸鸡、肥肉等食物,中药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辛辣类的食物也要注意回避。这类食物性质温热,如果正在服用养阴清热、滋阴补肾的中药,食用辛辣食物会导致药物的效果受到影响。比如,在服用一些调理阴虚内热的中药时,还吃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身体的不适症状可能就无法得到有效缓解。

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大量食用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导致身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下降。像冰淇淋、生鱼片等生冷食物,在服用中药期间都要尽量避免。脾胃功能不好,药物无法被充分吸收,自然也就难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腥膻类的食物,如鱼虾蟹、羊肉等也要避免食用。这些食物内含有异性蛋白,容易诱发身体过敏。在服用中药期间,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此时食用腥膻类食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影响身体的恢复。

中药的使用蕴含着丰富的学问,对于没有专业医学知识的普通人来说,千万不能盲目擅用。每一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尊重中药的科学性,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这样才能让中药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0 阅读:0
河西有事

河西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