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诡谲,细读流汗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10-27 13:12:20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南唐中主 李璟 形象)

南唐的第二位皇帝李璟,他的帝王生涯是一条曲线。

前半生他灭闽国,矜纠收缭,平南楚,器满意得,那算是给他得意完了,可是到了后半生,他就只剩下被柴荣追着打的命了。

奉送降表,割让州郡,敬送钱财,自降身份,李璟的前半生有多快乐,他后半生就有多不快乐。

他喜欢饮酒,喜欢吟诗,喜欢奢靡的生活,那样的日子曾让他感觉到了快乐。

可是他不知道,快乐和痛苦是如影相随的双生子,一件事情能让你感觉到快乐,那就必然也能让你感受到痛苦,因为,当你快乐的时候,痛苦已经在酝酿了。

事实上,李璟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相反,他很有理想,很有志向,他一直想要干一番大事儿。

南唐作为十国之中最强大的政权,如果他赶上五代纷乱之际,如果他面对的是刘知远,石敬瑭这种级别的皇帝,也许他还能有所作为,但是很可惜,他遇到的是极品帝王,柴荣。

在柴荣的面前,李璟变得黯然失色,闷闷不乐,悲愤交加,他从奋斗到不奋斗,从反抗到不反抗,从振奋到消极,在他的人生中划过了一道精致的曲线。

理想不能实现,抱负不能舒展,国家日渐势微,未来越发不明朗。

卑躬屈膝,割地赔钱,骄傲的李璟用手就可以摸得到,他所感受到的痛苦。

五代时期的南唐,曾经流传过一首诗,名字叫做《游后湖赏莲花》。

(荷花池)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很多人说,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但作者认为,这首诗的作者,应当是南唐中主李璟。

诚然,李璟的儿子李煜,可以说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中水平最高,成就最大的。

李煜的词,我们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他亡国之前的,一种是他亡国之后的。

亡国之前,他的词轻松散漫,花间田园,大部分是描写宫廷内的豪华生活的,而在亡国之后,因为这种特殊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李煜的词爆发了出了一种惊人的情感,开始变得悠远,曲折,悲伤,空旷。

但是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这首《游后湖赏莲花》,都没有李煜的风格,因为这首诗,总体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画风,这明显不是李煜所擅长的。

花朵如火焰一样在水面上燃烧,有飞鸟划过,惊动水里的鱼儿快速如银梭一样游动。

无数的荷花绽放在水面之上,和满满一池子的荷叶相互衬托,看上去异常绚烂。

这千顷万顷的美丽荷花,就好像当年孙武斩杀的宫女的头颅。

春秋时期有个叫做孙武的人,他到吴国拜见吴王阖闾,希望可以得到吴王的任用,吴王说你要应聘,那你得让我看看你的真本事,于是就让孙武演练一下军队。

吴王说我这身边暂时没有大军,只有宫女一百八十人,你就把她们当做士兵,操练她们给我看吧。

孙武没办法,只好把这一百多宫女当做士兵来训练。

(孙武 绘像)

孙武有心好好练,但是这些宫女吧,根本不把操练当回事儿,孙武让她们往东,她们往西,孙武让她们好好操练,她们就笑脸嬉皮,孙武很生气,于是把这些不听话的宫女都给杀掉了,人头堆满了吴王宫。

当然还有一个版本记载的是,吴王的两个妃子作为领队来操练这一百多宫女,可是这俩妃子也不听孙武的号令,非常不配合孙武工作,孙武一来气,把这俩妃子给杀了,而且还是硬杀的,因为孙武要杀这俩妃子是吴王的爱妃,孙武要杀,吴王肯定不干,吴王是连忙阻拦,吴王甚至说“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意思就是吴王说我特别喜欢这俩妃子,没她俩我以后吃饭都不香了,所以你不能杀掉她俩,但是吴王很显然是没拦住,俩妃子还是叫孙武给杀掉了。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把荷花形容的美丽妖娆,充满了无限生机,可是后半部分却话锋一转,把荷花比喻成了孙武斩落的宫女的头颅。

血腥暴力,而且还很不吉利。

李煜现存的诗和词中,从来没有类似的,反而是李璟当时的状态,他比较容易写出这样的诗来。

因为,整首诗的基调冷艳怪异,带有几分莫名的杀机,如果您细品,还能品出几分郁郁不平的味道来,而这,正是当时李璟在后周柴荣的威压下所面临的处境。

李璟不是文盲,相反他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也许他会时常在幽静的夜晚,在幽深的金陵皇宫中安慰自己,人活一世,生未必欢乐,死未必凄苦,君子应当知天命随本分待时机。

他还会给自己加油打气,说自己已经割让了那么多的领土,被后周拿去了那么多的赋税,自己已经从皇帝降为了国主,从割据政权变成了向后周称臣,自己已经是最低谷了,自己现在的样子当然很落魄,可是自己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自己不能停下,自己一定要继续走,因为只要继续走,无论走多远,走什么方向,都是在向前走。

(后周世宗柴荣 绘像)

所以,经历了对抗后周的惨败之后,李璟收拾心情,开始规划立储传位的问题。

李璟立下的第一位太子,是长子李弘冀。

李弘冀这个孩子吧,沉默寡言,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是却有一个十分亮眼的地方,那就是他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说俗话就是说这哥们很能打。

后周征讨南唐的时候,扬州危急,吴越国策应后周,也入侵了常州,而李弘冀就在附近的润州。

那个时候的李弘冀,岁数还小,老皇帝李璟生怕儿子有什么闪失,于是就要把李弘冀给调回来,让他远离战场,但是李弘冀就不走,他决定要留在战场,和城池,和将士们共存亡。

您听起来好像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那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平实的史料记载,史料是没有情感的,通过史料我们也很难设身处地的去想象到当时李弘冀所面临的抉择。

后周接连破城,南唐军败退连连,到处都是伤兵,到处都是死人,南唐的城池随时随地都会被攻破,破城之后谁管你是百姓,是士兵,是将领,还是李璟的儿子,伸头缩头免不了都是一刀。

这是什么?这是真真实实的要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

生,不妄欢,死,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很多人都说自己胆子大,说自己有勇气,说自己不怕死,可是真的到了生死关头,又有几个人能挺得住?

这之后,李弘冀又在战场上展示出了他非凡的才干,这哥们有谋略,有胆识,有智慧,一度在将士们中很有声誉。

(李弘冀 形象)

但是,李弘冀除了能打仗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长处了,他是那种单科非常强势,但是为人处世却不怎么灵光的类型。

老皇帝李璟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做李景遂,一个叫做李景达,李璟对这个两个弟弟非常的喜欢,甚至还在开国皇帝李昪的牌位前立下誓言,说要兄终弟及,自己死后要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景遂。

李璟三兄弟关系整挺好,感情挺深厚,但是在长子李弘冀看来这却是不可理喻的。

兄终弟及自古就有,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问题是,你没后代了,你绝户了,你兄终弟及没毛病,可是我明明是你的嫡长子,你放着皇位不给我而传给你弟弟,你这要置我于何地啊?

李弘冀很不乐意,但是他想不到,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太弟,李景遂的心里也很不乐意,他也认为自己不应该继承皇位,甚至把自己的字改成了“退身”,意思是自己要退出政坛,明哲保身,李璟一看自己这弟弟的确是没有继承皇位的想法了,这才把李弘冀立为了太子。

李景遂是真心无意皇位,李弘冀既已为储君,那这事儿差不多就该过去了,可是您别忘了,李弘冀是一个十分十分传统的武人,他不会想到自己可以演绎一段叔侄相谦相让的佳话,而只会认为李景遂就算已经隐退,可仍旧对自己有巨大威胁,因此李弘冀后来竟然派人把自己的这个叔父给杀掉了。

李景遂的死,反应极大的是父亲李璟,李璟自然想不到自己这个儿子竟然如此残忍,但反应最大的,还不是李璟,而是李弘冀的弟弟,李璟的另外一个儿子,李煜。

(南唐后主 李璟 绘像)

已经半退隐的李景遂都被李弘冀杀掉了,您可见李弘冀的猜忌心已经大到了什么程度,所以李弘冀的这些兄弟们自然也在李弘冀怀疑和猜测之列。

而且,李弘冀还对弟弟李煜有一种特殊的猜忌,因为李煜这个人,他长相就不一般,很亮眼。

说李煜这个人呢,他的额头非常的丰满,牙齿虽然是龅牙,但是却非常的整齐,这种长相,通常就会被认为有圣人的气象,而且,李煜一只眼睛还是重瞳。

重瞳,就是眼睛里有两个瞳孔。

一个眼睛里俩瞳孔,属于是眼睛变异了,其实本质上还是一只眼睛,只不过是眼睛从O形变成了OO形,你可以理解成把一个香肠切成两段,于是就变成了两根香肠。

历史上的重瞳之人,不少。

春秋时期的传奇君王晋文公重耳,是重瞳,西楚霸王项羽,是重瞳,十六国时期的后凉开国皇帝吕光,是重瞳,北齐皇帝高洋,也是重瞳。

古人认为,重瞳者必有大业,必成大事。

你李煜长得又俏,又是重瞳,李弘冀只是在人群中看了李煜一眼,从此后他就忘不掉李煜的容颜,他不仅忘不掉,他还睡不着觉。

因为,他认为李煜看起来更像是被选中的天命之人,所以李弘冀决定,要把李煜也给弄死。

其实,李弘冀不知道,所谓重瞳,在现代医学看来,不仅是一种早期白内障的表现,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生残疾,就如李煜也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此时,已经到了他走上历史舞台前,最重要的一刻。

参考资料:

《史记·卷三十一》

《南唐书·卷十六》

《新五代史·卷六十二》

1 阅读:343
评论列表
  • 2024-10-28 16:59

    老赵把郭荣家业给抢了,还把人家姓给改了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简介: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