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的硝烟散尽,我们需要反思:赵国为什么败得这么惨?
对于这个问题,主流的看法是归咎于两个“误”:误接上党、误用赵括,史书确实也是这么写的。
但是,当我们拨开层层迷雾,将长平之战的台前幕后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就会发现史书在这个问题上,并不靠谱。
首先来说“误接上党”。从秦军进攻野王开始,战略意图就是指向赵国。
公元前262年,白起率秦军一举拿下韩国西部12城,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乘胜向东进军,攻占韩都新郑,而是调整方向,向北打下了偏远的野王渡口。
此举让韩恒惠王一时摸不着头脑,在地图前苦思冥想了整整一天一夜后,他得出一个结论:白起意在赵国。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与野王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野王是韩国都城郑与上党地区之间狭长通道上唯一的黄河渡口,占领野王,就切断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但为何不是防止上党军队救援新郑呢?
因为上党地处偏远,韩国在此并没有多少驻军,如果白起意在阻止上党援军,那么完全是多此一举。所以只有一个可能,白起意在上党,确切的说是意在上党北边的赵国。
想明白了此点,韩恒惠王当即下令,命上党守军即刻向秦军投降,以便祸水北引。
但上党守将冯亭则提出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以上党17城换取赵国出兵。
本来以赵国的实力,是不敢招惹秦国的,但阏与之战的胜利让赵国上下信心爆棚,直到赵孝成王也是如此。
于是,赵孝成王决定命老将廉颇率军赶赴上党抵御秦军。
所以,赵国即便不接收上党,还是要挨秦国的揍,而且秦国一旦完全控制了上党高地,便可以向赵国腹地俯冲而下,对赵国的威胁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军的惨败不仅无法避免,而且会比长平更惨,秦军可能一下就能冲到都城邯郸,将赵国从地图上抹掉。
由此看来,赵国接收上党的决策是正确的,长平虽然惨败,但客观上起到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效果,确保了都城邯郸的暂时安全。
其次,再来说“误用赵括”。这里面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廉颇“长期对峙”的策略是否正确?二是赵括是否自傲轻敌、鲁莽出战,犯了低级错误?
根据史料记载,廉颇率领的赵军主力并没有直奔上党,而是在长平停了下来,一面接纳上党难民入赵,一面修筑永备工事。
秦军则在上党频频得手后,集中兵力向长平进攻。廉颇坚壁清野,带着赵军躲进工事里不出来。秦军在堡垒攻击战中虽有小胜,但一时间难以扩大战果,双方形成了僵持局面。
这时,年轻气盛赵孝成王先是准备“御驾亲征”,在被大臣楼昌谏止后,又准备向秦国求和。
最终,赵孝成王听取了平阳君赵豹、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前往秦国议和。
秦国的战略意图未达成,结果可想而知,郑朱无功而返。
秦军已经铁了心要攻克长平,将这个已经晋升为统一中原的主要对手打压下去。
但是,长平的工事修得很牢固,任凭秦军怎么叫阵,廉颇就是躲在里面不出来,秦军一时之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要想引赵军主力出战,非拿掉廉颇这个“缩头乌龟”不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范雎玩起了“反间计”:派奸细前往邯郸大造舆论,说廉颇已经暗中与秦国勾结,准备投降。
邯郸城谣言四起,赵孝成王紧急召集“御前会议”商讨对策。会议首先讨论决定,将廉颇就地免职。
然后,赵孝成王乾纲独断,任命赵括为将,前往长平替换廉颇。
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廉颇不与强大的秦军硬拼让秦国很头疼,战术对头,策略正确。
但是,廉颇接下来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却使赵军陷入了绝境。
廉颇的打算是:在长平修造永久工事,与秦国形成对峙僵局。由于秦军远离本土,后勤保障很难跟上,时间一长,没有给养的秦军必然不战自退。
但是,无论是秦、赵两国的国力对比,还是上党地区的局势,都无法支撑廉颇战术的实现。
两国的国力差距巨大,秦国早在前316年就占据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巴蜀,可以为秦国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而赵国虽然占据华北平原,但由于常年南北征战,国库消耗巨大,国力上很难支持几十万军队的长期坚守。
另外赵国的补给线非但没有优势反而劣势明显。
秦国的后勤给养,可以通过两条通道运抵上党,一是出函谷关,经野王渡河北上到达;二是从河西地区东渡黄河,穿过平阳到达,不存在补给线阻滞的问题。另外,秦军占据上党大片区域,虽然大量难民逃亡,但还可以就地开仓取粮。
而赵国的补给线只能从邯郸出发,穿越太行山脉抵达长平,这条路翻山越岭,狭隘众多,一旦遭遇秦军袭击并固守某一险关,赵军的补给就会被掐断。长平的守军龟缩在堡垒之中,正面有秦军挡住,没办法出来寻粮。
因此,廉颇消极防御的战术是执行不下去的,即便秦军不对赵军的补给线下手,赵国跟秦国也耗不起,长期牵制只会把国库掏空。
对于廉颇的这个战术,上至君王,下至群臣,也都是颇有微词的,即便是与廉颇有“刎颈之交”的蔺相如也不赞成。因此,当赵孝成王提出将廉颇就地免职的时候,蔺相如并没有表示反对,他反对的只是让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继任而已。
所以,赵孝成王并非因“秦军怕赵括”而选中赵括,后来也没有对所谓“通敌”的廉颇加以处治,反而是在前251年封廉颇为信平君,说明他要么不信,要么所谓的“反间计”就是子虚乌有,纯属史学家杜撰!
实际上,虽然面对诸多不利局面,但廉颇并非束手无策。
廉颇可以在坚壁清野的同时,分出一部分队伍,化整为零,深入上党地区,发动百姓,对秦军进行袭扰。各个小分队轻装简从,将上党地区的水搅浑,重点袭击秦军的运粮队伍和仓库,令秦军疲于应付,长平内的主力则静观其变,伺机发起反击。
如果能在上党造成“四面开花”的局面,明显处于劣势的赵军还是有出奇制胜的可能的,即便不能将秦军完全赶出上党,至少也不会遭遇长平的惨败。
当然,以赵国的实力,打持久战,积极防御,怕是也无法轻易赶走秦军。
所以,廉颇的策略未必正确,最多也就是延缓长平失败的时间而已。
这也可能是赵孝成王替换他的主要原因之一,赵国是真心耗不起。
那么赵括是否犯了低级错误,鲁莽出战呢?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赵括到任后,立即严肃军纪,将各级将领都换成自己的心腹,而且继续躲在堡垒里,一动不动。
既没有犯低级错误,也没有鲁莽出战!
而秦国方面,在得知赵括代任后,立刻暗中换将,用白起换下了王龁。
随后就是,白起一面向长平工事发起佯攻,一面出奇兵绕至长平后方,截断了赵军的后勤补给线。
粮道一断,赵军军心大乱,但是在赵括的率领下依然在堡垒里坚守了四十多天。
直到再没有一粒粮食,赵军“阴相杀食”(出自《史记》),也就是说,已经饿到偷偷互相杀着吃的地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括别无选择,只能四路突围,寻求最后的活命机会。
虽然赵括战死,40万赵军被俘虏,但秦军也损失惨重,《史记》中的原话是“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也就是说,秦军战死的足有二十万之多。
所以,赵括在长平并没有明显的失误,长平惨败赵括也不是关键要素。
那么,在秦赵国力差距巨大的情况下,赵军如何才能反败为胜呢?小编认为,只有一条路可行,就是“合纵”。
其实,在赵孝成王准备御驾亲征的时候,大臣虞卿就曾提出过这个方案。
他首先认为,秦国的战略意图并非只是简单地占点地盘、捞点便宜,而是要把赵国打得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求和没用。
其次,他建议以重金向魏、楚求援!
在虞卿看来,两国敢不敢出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魏、楚两国收到重金,至少能接纳赵国使臣,这就足够了。
赵国的使臣到两国联络,必然会让秦昭王起疑心,以为诸侯各国又想玩“合纵抗秦”的把戏。虽然秦国未必会怕,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至少能对秦国起到牵制作用,赵国的压力会小很多。时间一长,秦军主动撤围是有很大可能的。这在历史上已经被证明了无数次。
如果其他诸侯意识到唇亡齿寒,“合纵”成功,当然更好,多国联军杀向函谷关,僵持在长平的秦军主力必然仓促回援,赵军趁机从堡垒杀出,秦军可能就要吃大亏。
这也是唯一可能翻盘的方案。
可惜,赵孝成王以及楼昌、赵豹的脑袋太简单,一厢情愿的认为:打我的是秦国,跟秦求和岂不是更简单?何必到魏、楚绕这么一大圈?更何况,他根本不相信已经被打破胆的诸侯会发兵想救!
而秦昭王却早已意识到了此点,所以当郑朱到咸阳议和,他便大张旗鼓地召见赵国使臣,又当着各国使节的面与他把酒言欢,成功制造了秦、赵和解的假象,蒙蔽了有可能“合纵救赵”的诸侯,为秦国迅速解决长平的战事争取了时间,等赵国明白过来为时已晚。
赵国实际上是帮了秦国一个大忙。秦赵不仅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国君之间的“智力鸿沟”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