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车站的聚会》,胡歌与众人的困兽斗

黑白文娱 2019-12-07 13:03:59

阴暗边缘的环境,没有未来的主角,危险的任务,孤独的立场,疑窦丛生的局面。这是一部经典的犯罪片格局,但又充满了非典型性的设计。刁亦男自己也说,这是他迄今为止最风格化的一部影片。作者:蓝二

编辑:王子之

版式:王威

1

导演刁亦男说,《南方车站的聚会》中,每个人都像是一只动物,处于惊恐和紧张中,受到本能的驱使而动。

这或许更是关于世间的一个隐喻。

这是关于一个人的最终欲望和唯一救赎,与众生的本能、命运相交缠的故事。

胡歌饰演的男主角周泽农出狱不久,就因意外犯下更致命的罪责而逃亡,警方对他发出了30万元的悬赏通缉令。

这是近十年前,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10多倍。

30万元,是一笔巨额奖金。

可以想见,各方的心思都活了起来。

本就与周泽农虚与委蛇的混混们,与他有仇的对手,都从悬赏中看到了一夜暴富与拔除眼中钉的双重机会。

他的朋友和老乡,突然似乎也不那么可靠了。

更重要的是处于核心的周泽农自己,他已行至末路,似乎唯一可补偿妻子和孩子的方法,恰恰就是最大化地利用自己当前的境况——让妻子来告发他而获得奖金。然而作为他最可能联系的人,妻子自然也是受到警察和混混两方的严密监控。

警察的围捕,混混的搜寻,对周泽农形成了天罗地网。他在这张大网中张皇流亡,所剩不多的时间需要找到办法实现自己的计划。

2

阴暗边缘的环境中,被未知宿命裹挟没有了未来的主角,危险的目标任务,孤独的立场,疑窦丛生的局面。这是一部经典的犯罪类型片格局,但同时又充满了非典型性的设计,因为这是刁亦男。

导演自己也说,《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他迄今为止最风格化的一部影片。

哪些因素组成了这个“最”?

首先就是对类型的完成方式。在西方式的犯罪类型上,东方式的一些含蓄和一些诗意,被加入了进来。

一把伞,穿过人的身体,然后打开的动作设计。

这已经成为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画面。

追击打斗,并不讲究拳拳到肉、感官刺激,而是重在力道刻画和氛围塑造。

混混们已经用上了枪支利器,周泽农与之对抗的只是随手拿起的一把伞或一把锁,用对京剧姿态动作解构重构的方式,打得行云流水,将这个寡言人物背后的深不可测与格格不入都打了出来。

减弱了血腥,多了想象力,但又因暴力的日常化,增强了另一种观影的惊惧感。

想象一下,枪,每个观者都能预料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伞,它的平常性使得这一动作更加意想不到和突如其来。

另一方面,光影叙事,声音叙事,是先期看过影片的人,对于此片的一个突出感受。

事实上,不仅仅是光影、声音,包括景象、自然,乃至人物本身,都作为一个个元素、一个个符号,被导演以整体组合运用于构成画面,推进节奏,实现完成度。

这也是刁亦男此次“最风格化”的另一个维度——电影形式本体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和极致的状态。

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这是处于险境时,关于内心状态外化的一个最好诠释。通过对光影声效的巧妙使用,影片将这种叙事和氛围精准地呈现了出来。

影片中,当刑警们在夜市上追捕罪犯时,桂纶镁饰演的刘爱爱躲避枪战躲到了一家大排档的帐篷里,帐篷上不断映出来自外部的高大人影,一时出现在她身旁,一时在身后,一时在身前,无法区分是刑警还是罪犯。

怀有周泽农秘密而心虚恐慌的她,此时正如落入被多方(的影子)围捕的危险状态。

而当廖凡饰演的刑警队长追着罪犯来到漆黑的郊区动物园,园中的动物们被突然的闯入者惊到,动物们惊惧的眼睛特写,与同样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中的刑警队长和罪犯双方紧绷的眼部特写,快速地循环交相出现,风声树叶声集体作响,气氛紧张到极点。

此刻,无论正义的刑警或逃窜的罪犯,同样化成了自然界最无力的一个微粒,与动物们一样,感受着来自未知黑暗中的极大的不安全感。

而贯穿影片,随时可能出现的焖炉爆米花声、水瓶砸地声、爆胎声,都构成了与枪声极其相似的砰砰声。无论周泽农,刑警,其他方,甚至屏幕外的观众,都因神经高度紧张而不断受到干扰。

3

随着周泽农的不断奔亡,警方的跟进追捕,影片的第三重独特风格,或许也是导演创作的更深层含义,被一点点带了出来。

一个边缘人的游走,将一个更大的城市边缘全景在我们面前展开,将更多边缘的角落、流离失落的人推了出来。

这一全景喧闹,霓虹闪烁,但却随时可能危险崩裂。

刘爱爱就是这个全景所推出的一个代表,作为一个陪泳女,她似乎对于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好坏全无关注,就像一具毫无灵魂的躯壳每日游荡,直至遇到了周泽农。

这种遇见似乎也并不全然是感情的碰撞,更多是有了关于新的生活可能性的希望。

我们带着猎奇的眼光去看这些边缘的生活,边缘的人物,边缘的行动逻辑,而影片投射出的却是对从未获得过关注的边缘的关照。

《南方车站的聚会》的故事其实很好懂,也易看,但是它最有意味之处,是丰富的解读空间。这也是典型的刁亦男作品。

是的,比如前述种种均是笔者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看片后的思想发散与自我咀嚼。

比方说人物。

导演刁亦男明确说过,该片中不为人物做心理逻辑的合理化处理,只呈现他们的行动,对白也是简洁的,也就是说人物设置是更开放的。

因此当观影时,一个人物与另一个人物之间真正的情感关系,信任与怀疑,忠诚与背叛,并没有明确的板上钉钉式的显露。

比方说符号,当一人与另一人追逐之时,两个人本有面目的好恶区分,然而当他们逐至远处,特写只留下在墙上投射出的影子时,突然变得同样大小无法区别彼此,此时是否有影像背后的深意。

又比如说故事,到底前一程与下一程之间是环环相扣完美设局,还是只基于人物一念之差,偶然而得。

所有这些,你都可以通过种种细节自己去理解,形成自己的故事观。

毕竟就像刁亦男就说,在他的认知哲学里,人物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不停地在世界里动作,而世界本身也不给我们呈现出光滑、完整、戏剧性的一面,它本身是相对松散和碎片化的。

THE  END

0 阅读:7

黑白文娱

简介:黑白文娱,有视角有料有故事的文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