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闭经、湿疹、失明:藏在疾病后的情绪问题

思聪感感 2025-04-25 17:00:25

1980年的夏天,精神病学和人类学家Arthur Kleinman教授访问中国,他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在过去,和美国相比,中国的抑郁症患病率非常低,但大量精神科和内科的病人被确诊为「神经虚弱」。

这一现象在后来的很多研究中得到证实,许多中国患者前往精神科求助时,都以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不适为主诉,中国人的躯体化报告率远高于西方人群, 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报告中尤为明显(Nikelly,Arthur. 1988)。

在我们所处的东亚文化中,大多数人往往不善表达情绪,加之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接受度较低,人们更倾向于用「身体疼痛」来描述内心的焦虑和困扰(Kirmayer & Young,1998)。

来到21世纪的今天,情况并没有好太多。正如今天故事里的4位主人公,当他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遭遇情绪危机时,最先「表达」的依旧是身体:月经失调、胃痛、湿疹、失明……

他们求医问药,却得不到任何诊断结果。兜兜转转最终才意识到,原来是身体不得已在用疼痛提醒我们,该关照自己的情绪了。

以下是这4位朋友的讲述:

01失恋后24岁的我闭经10个月佳佳 | 25岁 女 自由职业

2023年,我大四,正在一段暧昧了好几年的关系中苦苦挣扎。我们相识于社交软件,对方一直对我若即若离,我的情绪也随之波动很大。

6月份,我实在受不了这种状态,就和对方互删了。在我看来,这只是赌气,没想到8月份就收到了对方结婚的消息。

我迎来人生第一次分手,加上还面临毕业和考研的压力,整个人的情绪陷入谷底。

两个月后,我的月经没有按时来。我以为那个月推迟了,没想到,这一推迟就是10个月。

伴随闭经,身体还爆发了很多问题:长胖30斤,从来不长痘的皮肤开始冒痘,火气也越来越大……我当时很害怕,身体出了什么大问题?是不是长了个瘤子?

我把这种焦虑转化成去医院的行动,3个月去了30趟医院,平均每3天就去一次。我去了上海皮肤科最好的两家医院,从挂号费几十块的到五六百的主任、副主任医生都看了,还做了两次全套内分泌检查,看了中医。

没有任何明确的诊断结果。

当我问这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呢,中西医都说只是内分泌失调,雌激素低,让我回家食补,吃点燕窝。还有一个内分泌科医生说我是身材焦虑,让我不要减肥了。

Molly最喜欢的席勒的画

《黎明的一切》

0 阅读:3
思聪感感

思聪感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