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推出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新技术,助力果农增收

秦柳钱 2025-02-12 21:46:34

礼县推出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新技术,助力果农增收

董国斌等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汉水流域,境内海拔最高 3312 m、最低 1080 m,年均气温 9.9 ℃,年均降水量500.2 mm,年绝对最低气温-20.1 ℃,年日较差 10.7 ℃,≥10 ℃有效积温 3000 ℃左右,无霜期 180~200 d,年日照时数 1968 h,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发展苹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属中国黄土高原陇南浅山丘陵苹果优势产区。礼县苹果以硬度大、色泽艳、品质优、耐储运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自种植苹果以来,多次被列为“全国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苹果生产重点县”。在全国第二次苹果优势产区规划中礼县被确定为“甘肃陇南浅山丘陵优势生产区”。

1 矮砧密植栽培技术优势

矮砧密植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现代化果树种植的创新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种植模式,矮砧密植栽培具有以下优势:

1.1 产量品质提升

通过密植,单位面积的果树株数增加,产量明显提高。果实品质得到提升:矮化砧木果树树冠矮小,有助于果实着色均匀和品质优化。

1.2 节水优势凸显

矮化砧木嫁接后的果树根系分布浅而多,在降雨极少的情况下,也有较高吸收利用率。在同等条件下,矮砧苹果树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更能精确地控制营养水分的供应,进一步提高水肥的综合利用率。

1.3 省工优势明显

由于树体矮小,喷药、施肥、除草、采收等作业都更加省时省工。此外,矮化密植果园可以实行集约栽培,单位面积栽植的株数多,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通过机械化操作,如使用机械设备完成喷药、施肥、除草等作业,可以进一步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劳动成本(图 1)。

图1 礼县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

2 科学建园

建园是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以实现提高产量和获得优质果实为目的。新建苹果矮砧密植园的主要技术要点有:

2.1 园地选择

选址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进行栽培。由于矮化砧根系浅,养分吸收能力弱且抗逆性差,因此园地应选择交通方便且有排水灌溉条件的平地或通风透光的缓坡地 。

2.2 品种选择

礼县地区推荐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矮化砧木苹果品种进行密植栽培。这些品种应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且品质优良的特点。例如,富士、金冠等品种在礼县地区表现良好,适宜进行矮砧密植栽培。这些品种利用矮砧嫁接后树冠矮小、树体矮化,生长适中,叶面积适中,能够适应高密度种植的环境,有利于密植栽培。

2.3 砧木选择

在苹果矮砧密植中采用最多是 M26,栽植富士系列选用 GM256,对于水肥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采用 M9 与生长势较强的品种组合,如富士/M9 组合,还可用一些长势旺盛品种与长势中等品种与 M26砧穗组合,如嘎拉/M26 组合。应注意的是,如果选择 M9 作为砧木,要设立支架防止树冠倾斜。参照GB 9847 苹果苗木标准,要选用 3 年生脱毒苗木,根系发达,具有较粗的主、侧根 4~5 条,长度在 20 cm以上,且具有较多须根,枝条充实、芽子饱满,苗高 5m 以上,有 6~9 个分枝,长度在 40~50 cm;矮化中间砧苗木中间砧长度为 20~25 cm。

2.4 栽前土壤处理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包括采取深翻、施肥等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此外,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确保果树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 pH 值在 6~6.5 的土壤,以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和发育。

2.5 授粉树配置

苹果树在建园时需配置授粉树。授粉树必须适应礼泉县的气候条件,与主栽品种的生长周期、树体寿命等方面同频,要求质量好,花粉量大,这样可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一般授粉树按照 15%~20%的比例配置 。可以选用维纳斯黄金作为授粉树品种,条件许可的可以采用人工授粉,对提高坐果率、果品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2.6 合理密植

密植栽培是实现果树矮化生长和树冠密集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密植栽培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果树的生长势,促进果树早结果和提高产量(图2)。在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中,一般采用的密植方式有单行末端挂垂密植、双行拉长密植等,这些密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控制果树的生长势,提高果树的光合效率和产量。在密植栽培时,还需要根据果树的生长和果实发育情况,适时进行疏果和修剪,保持果树的树冠通风透光,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图2 采用合理的密植方式进行苗木定植

2.7 水肥管理

合理的水肥管理是实现果树矮化密植栽培的重要保障。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苹果树的生长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计划,确保苹果树能够吸收充足的养分。

在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时,可以根据果树的生长期和生长需求,采用追肥、滴灌等方式进行施肥,及时补充果树所需的营养元素。苹果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春秋季追施 1 次腐熟的农家肥。施化肥时主要施用复合肥,一般情况下,氮磷钾质量比按照 3∶3∶4 混合施用,每株追施 0.3~0.5 kg;随着树龄和结果量的增加适当增加施用量。同时不断推广“两减一增”管理技术。新建果园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在使用传统农家肥的基础上,引导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达到“斤果斤肥”的标准。

另外,定期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充足,也可通过铺设园艺地布的方式,减少杂草生长,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其保水保肥能力(图 3)。

2.8 整形修剪

图3 铺设园艺地布,提高土壤湿度

整形修剪是矮化苹果树至关重要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树体的生长和形态,使得树冠更紧凑。修剪主要分为夏剪和冬剪两个时期,夏季修剪主要是针对长势旺盛的枝条短截,冬季修剪主要是整形和去除病虫侵害的枝条。在冬季休眠期间,将过长和交叉的枝条修剪掉,保留主干和重要的短枝。同时完成以拉枝整形为主的整形修剪,中心干直立,小主枝无明显分层,外观呈纺锤形。主枝分枝角度 90°,下部小主枝枝轴略长,为 0.8~1.3 m,上部小主枝枝轴略短,其上直接着生以下垂生长为主的中、小枝组。这样不仅有助于控制树冠的大小和形状,还能促进养分的集中分配,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2.9 树体管理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需要加强树体管理,及时调整树体的枝条分布和朝向,使得光线能够充分照射到每个枝条上。要加强树体支撑和固定,防止因树冠过于紧凑而导致枝条断裂和歪倒。一般采用搁架保护技术。搁架采用水泥柱作为立架材料,要求杆高 4 m 以上,内置 4 条以上冷拔丝,立柱地下深60 cm 以上,地锚长度 120 cm 以上,距一端 50 cm以上均匀打 3 个或以上(依据实际需要)穿丝孔。水泥桩栽后应横、竖、斜成行,为果园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图 4)。

2.10 病虫害综合防控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定期喷药或采取其他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对苹果树的危害,确保果树的健康生长。一是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二是有条件的果园内架设太阳能杀虫灯等无公害防治设备;三是掌握关键时期,定期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尽量做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减少施药次数。

3 推广应用价值及发展趋势

礼县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在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其他类似果园具有借鉴意义。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果品需求的增加,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应用。未来,该技术还将在智能化、精准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 结束语

通过对礼县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技术要点的分析,总结出此栽培模式在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方面优势显著。所以,在礼县地区大力推广应用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向好的发展前景。

0 阅读:1
秦柳钱

秦柳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