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全球能源格局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一边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攀升,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突破60%;另一边是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电力供需失衡,煤电以不足40%的装机承担了70%的顶峰保供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4月14日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为煤电行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角色转型划定了清晰路径,锚定了煤电新坐标,标志着中国煤电正式迈入"深调峰、快调节、强支撑"的新纪元。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以及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也是统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战略之举。
政策梗概:
《方案》是在全面总结“三改联动”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推动现役煤电机组的改造升级,全面提升新建机组的技术指标水平,并积极开展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方案围绕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等方向,进一步深化拓展煤电技术指标体系,指导现役机组改造升级、新建机组建设运行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具体提出了以下主要目标和任务:
1. 深度调峰能力提升:要求现役机组最小发电出力达到25%—40%额定负荷,新建机组力争达到25%或更低,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最小发电出力达到20%额定负荷以下。
2. 清洁降碳技术要求:新建机组应预留低碳化改造条件,鼓励现役机组实施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机组度电碳排放水平应较2024年同类型机组降低10%—20%。
3. 智能运行技术升级:现役机组通过改造实现干湿态转换点以上负荷调节自动控制,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应实现全负荷工况负荷调节自动控制。
此外,方案还强调了分省制定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鼓励各地、各发电企业落地见效一批兼备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能力的煤电机组。
政策亮点:
1. 技术指标体系的全面升级:方案不仅延续了“三改联动”的成果,还进一步拓展了煤电技术指标体系,涵盖了深度调峰、清洁降碳、智能运行等多个方面。这种全方位的技术升级,为煤电行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2. 差异化与灵活性相结合:方案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机组和区域资源条件的差异,对现役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提出了差异化的技术要求。例如,对于现役机组,鼓励其在满足安全可靠指标的基础上,逐步提升高效调节和智能运行能力;对于新建机组,则要求预留低碳化改造条件,鼓励同步实施低碳化建设。
3. 智能运行技术的深度融入: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智能决策成为新一代煤电升级的重要支撑。方案要求煤电机组强化负荷调节的自动化性能,提升运行智能化水平,并通过智能决策适应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煤电机组的运行效率,还能降低人工干预,提升整体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政策支持与协同创新:方案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加大改造建设支持力度、鼓励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此外,还强调了产学研用全链条协同联动的重要性,鼓励发电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
发展机遇:
1. 技术装备市场将迎来扩容:随着煤电灵活性改造的推进,相关市场空间将得到显著拓展。据华泰证券分析,全国火电灵活性改造每年市场空间可达1.6亿千瓦,对应投资规模每年约100亿—200亿元。这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尤其是在技术装备研发、工程改造服务等领域。在节能改造方面,超超临界机组改造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高温材料、高效汽轮机等核心部件需求激增。在低碳技术领域,零碳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的应用,创新性提出绿氨掺烧技术路线,将进一步提升煤电的低碳化水平。以内蒙古某试点项目为例,通过风电电解水制氢合成绿氨,可替代15%的燃煤,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据相关机构预计,碳捕集设备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80亿元增至2027年的300亿元,吸附法、膜法等新技术将加速商业化。
2. 服务模式转型,增加创收渠道:方案将有助于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电网稳定性问题,促进新能源的消纳。煤电企业可依托现有基础设施,拓展氢能制备、储能集成等业务,可以提供综合能源服务。如华能集团在江苏试点"煤电+储能+充电桩"模式,年增收益1.2亿元。深度调峰、启停调峰等电网辅助服务也将带来新收入来源,预计2027年煤电辅助服务市场规模达500亿元。
3. 试点区域经济得到赋能:在新能源消纳困难的"三北"地区,重点推进煤电与储能、新能源的多能互补;在东部负荷中心,鼓励煤电向"热电联产+工业供汽"转型,如山西大同通过煤电改造,实现供热面积提升200%,替代散煤燃烧40万吨/年。在山西、陕西等煤炭大省,煤电升级将带动煤机装备、碳材料等产业链发展,新增就业岗位。内蒙古鄂尔多斯"牧光互补"项目,通过光伏板下种植牧草修复生态,实现荒漠化土地治理1.2万亩,年增畜牧业产值8000万元。
结语:
《方案》的发布,是我国煤电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方案不仅为煤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还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举措,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煤电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如国家能源局负责人所言:"新一代煤电不是传统煤电的简单升级,而是新质生产力在能源领域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