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干涸了,但济渎庙却是四渎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水神祭祀庙

自载自游呀 2025-02-07 22:32:45

江河淮济四渎中,济是济水,是四渎中唯一现已干涸消亡的河流,只留下济源、济宁、济南等与之相关的地名。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沇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

王屋山太乙池

王屋山太乙池 济水源

济渎庙,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是朝廷为祭祀“四渎”神之一的济渎神所建,也是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四渎”庙。

济渎庙

发现于济源市的最早的济水神形象

济渎庙现存宋、元、明、清历代古建筑29座,历代碑刻40余通,是河南省最大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原古建筑博物馆”。

清源洞府门,三间四柱,斗拱九踩重翘重昂,为河南省现存最为珍贵的明代木牌楼。

清源洞府门

寝宫,建于北宋初,殿顶坡度平缓,斗拱雄巨疏朗,是中原现存最古老的殿堂建筑。

临渊门,建于元代,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是中原地区时代较早的木结构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临渊门 建于元代

唐代围墙,系糯米汤拌土,层层夯筑而成,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国内遗存较少,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唐代围墙

宋代勾栏,让我们看到了文艺作品中的实物。

宋代勾栏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济渎庙中的是“济渎源”。

济水之源(济渎源)

济水之源(济渎源)

另一个“龙潭源”位于济源市龙潭寺,现名延庆寺。

龙潭牌坊

济水源(龙潭源)

谢谢阅读!

0 阅读:4
自载自游呀

自载自游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