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伊朗未与美国就核问题达成一致,美国将对伊朗实施轰炸行动。
2025年4月5日,《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向伊朗发出警告。
当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公开宣称:
伊朗明确表示,它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但同时,也已全面备战,随时应对任何可能的冲突。
伊朗哈塔姆·安比亚德法防空基地指挥官萨巴希·法尔德与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天部队司令阿米拉利·哈吉扎德将赴南部防空区,实地评估部队作战能力及防御准备状况。
然而伊朗未曾料到,后方刚宣布备战,前线代理人却相继投降。
【前线代理人准备跑路】
2025年4月7日,路透社报道,10名民兵组织高级指挥官及伊拉克官员表示,伊朗支持的民兵计划解除武装,旨在防止与美国冲突升级。
这是民兵们首次作出此类决定。
我们了解特朗普意图将战争升级至更恶劣境地,我们期望能阻止这一恶劣局面的发生。
六名来自四大民兵组织的指挥官透露,自2025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官员多次私下警告伊拉克政府,要求其解散境内的民兵组织。
当美国达到忍耐极限时,会直接对相关组织发起空袭。
鉴于已明确成为美国打击对象,这些民兵组织不愿被当作牺牲品,因此拒绝轻易陷入危险境地。
此外,《路透社》透露,多个伊拉克民兵组织指挥官已表示:
他们决定解除武装,主要盟友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已表示“支持其必要决定”,旨在避免卷入伊朗与美国或以色列间的潜在冲突。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对此拒绝评论,同时,伊朗与以色列的外交部均未对相关询问作出回应。
若伊朗支持的前线代理人实际解除武装,则表明伊拉克民兵组织首次有意向西方长期要求的非军事化压力妥协。
2023年巴以冲突后,伊朗领导的“抵抗轴心”持续被削弱。若各民兵组织解除武装,将更进一步削弱该轴心力量。
【伊朗要挨打了?】
从美国近期动向分析,伊朗面临军事打击的风险显著增加,引发广泛疑虑。
2025年3月25日,美国《战区》报道指出:
美军调派“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至中东后,多架B2战略轰炸机飞往印度洋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此举动颇为罕见。
《战区》报道,当日早些时候,部分公开音频显示,B2轰炸机机组人员正与澳大利亚空中交通管制员进行通话。
一架B2轰炸机的机组人员确认,除已知的两架外,还存在第三架B2轰炸机。
3月24日,即前一天,另一架B2轰炸机飞行途中突发紧急情况,随后紧急降落于夏威夷希卡姆空军基地。
更早时期,在线航班跟踪数据系统已显示:
大量C17运输机与加油机已被部署到迭戈加西亚、夏威夷希卡姆及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
如此频繁的调动必有重大问题,迄今外界在迭戈加西亚观察到的美军兵力部署规模,已足以说明这一点。
美军轰炸机特遣部队的当前部署规模,已显著超出近年来常规部署的水平。
迭戈加西亚岛位于胡塞武装和伊朗现役导弹及无人机射程外,美国在此部署4架B2,显然是在彰显其强大的军事力量。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称,美国正公开行动,旨在全面摧毁伊朗核计划,此举全球皆可见。
美国和伊朗是否真的会爆发冲突,目前尚无法确定。两国关系紧张,但战争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最终结果难以预测。
对于该问题,中国军事观察员尹卓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时分析指出:中国需审慎应对,确保战略利益不受损害。
美国此时向中东增兵意在遏制伊朗,然而此极限施压策略表明,美国实际上并不寻求军事冲突。
当前,美国尚无法确信仅凭现有军事力量能有效应对伊朗,毕竟情况尚未明朗。
因此,特朗普在调动兵力之际,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敦促就伊朗核问题谈判,并要求伊朗两个月内达成协议。
若未达共识,美国将实施轰炸,并对伊朗施加二级关税制裁措施。
针对美国的威胁,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直接表示:
已通过阿曼向美方转达回复,明确拒绝与美国展开直接谈判。
佩泽希齐扬同时指出,伊朗虽持此立场,但不会封闭间接谈判的路径。
这意味着伊朗可能愿意就相关问题与美国谈判,但美国的威胁方式导致伊朗无法接受。
伊朗拒绝与美国直接谈判合理,因美国已退出伊核协议,故无资格与伊朗单独谈核协议。此情况下,伊朗的立场站得住脚。
伊朗表态不拒绝间接谈判,显示其意在控制与美国开战的风险。经多方努力,当前美伊开战的可能性实则低于普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