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使命的头条号』
四神煎出自清·鲍相璈《验方新编》,是一首奇方,神方。该方用药虽仅五味,但组方严谨、药简量大、功专效宏,可谓是一首奇方、神方。从1964年即有论文报道此方用于治疗鹤膝风疗效显著,后岳美中等中医名家也非常推崇此方为治疗膝痹的专方、良方,如岳美中先生言“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维艰,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药用生黄芪240克,川牛膝90克,远志肉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碗,煎至2碗,再加入金银花30克煎至一碗,顿服。历年来余与同人用此方治此病,每随治随效,难以枚举”。后世以此方治疗膝关节肿痛疾病之心得体会、临床观察报道亦不尽其数,本方之重剂起沉疴的快速疗效尤其令人惊讶。
1.方药组成及用法
生黄芪半斤(240g),远志、牛膝各三两(90g),石斛四两(120g),金银花一两(30g)。
用法:生黄芪、远志肉、牛膝、石斛用水十碗煎成二碗,再入金银花两,煎成一碗。
服法:一气服之。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睡,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一服病去大半,再服除根,不论近久皆效。《医书效方》记去渣取液,临睡前空腹顿服。全身大汗,听其自止,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汗,揉搓全身。煎法用水10碗,最终煎至1碗,当属久煎。
四神煎药用5味,方名却谓“四神煎”,是否因金银花用量相对偏小或位居使药且后下而未进正式编制?猜测而已,真实理由不得而知。
2.功效及主治
根据组方特点及原书中记载的药后反应,四神煎的功效当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祛痰、利水消肿、通利关节
《医书效方》载其主治“因三阴立损,风寒湿邪侵入而致膝肿粗大、形似鹤膝、步履维艰、日久则破溃之症。”《验方新编》云:“病在筋则伸不能屈,在骨则移动多艰,久则日粗日肿,大腿日细,痛而无脓,颜色不变,成败症矣。立方四神煎。”
此方比较广泛地运用于骨伤科及风湿科常见的膝关节疼痛,对于膝关节炎、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各类关节病均可见效,并非仅限于鹤膝风一症,但主要是对于膝关节肿痛疗效最为确切。
3.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致病原因,据《疡科心得集》云,系“由足三阴经亏损,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血脉阻滞,不得流行、注膝成病”,治疗之法,历来均主张用培补气血和祛除风湿相结合。我们从《和剂局方》的大防风汤来看,以大队的地、芍、归、芎和参、芪,术、草以气养血,再加上杜仲、牛膝之强壮箭骨,而袜风湿药仅仅羌防两味,最后就是一味附子,温经祛寒,这里面显然反映了一个情况...培补尤重于祛邪。其后明代张景岳在论鹤膝风中,也言“凡治此者,必宜养气滋血为主,有风者,兼散其风,有寒湿,去其寒湿”。《外科枢要》薛立斋也主张“若伤于脾胃,用补中益气汤为主,若伤于肝肾,六味地黄丸为主,皆佐以大防风汤”。综上所泷,无不以补气养血为先、温经逐邪忝居次要;但是到了清代,《良方补遗》张真人有了新的见解机心得,他认为此病治法“绝不治肾,止治气而自愈,亦不必治风湿也”。其所附神方,即四神煎内容而未出方名,其中黄芪,且用至一斤,同时陈远公所录歧天师神方,也不落大防风汤窠臼,断然摒弃血药不用,而一派气药。余如《外科证治全书》许克昌所立蒸膝汤、散膝汤。亦皆重用黄芪治气,不入一味血药,可见当时风尚,为之一变,以意度之,风气之陡然变化,断非仅仅出于医者片面的主观用粘所造成,一定存在其卓越的客观临床疗效,为其基础。
两膝属筋骨关节組织,《灵枢·痈疽篇》云“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筋骨”。《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灵枢·本脏篇》云“血和则筋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这些记载,都确切说明了筋骨关节时之能够灵活运动,依赖气血之通和及濡养,反之,如果气血有所亏损,外邪乘虚袭人,必致周流不畅,都可引筋骨关节之肿痛及挛急不利,如《灵枢·邪客篇》“真气之所通,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经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
所以历代医家治疗本病,大多从培补气血着手,是完全正确而且必要的,从来仅使用大防风汤(人参、白术、防风、黄芪、熟地、杜仲各二钱,白芍、牛膝、羌活、附子各一钱,肉桂、甘草(炙)各七分,川芎一钱半,当归一钱半,生姜一钱。)类方剂而获效的病例,本也不在少数,可是学术通过实践是会不断提高的,清代诸多医家,对本病作了长期的观察分析之后,发现患者大多出现神疲倦怠,纳食少,脉来无力等偏于气虚的症象,而很少见到心煩少眠,躁热多怒,舌光脉細等血虚之候,认为病主要关鍵,在于三阴经气虛,气虛则肌腠不能固密,外邪得以侵袭入里,受邪之后,又因气虚不能鼓舞血运,逐致病邪滞留,两膝肿痛,不利屈伸。
4.方证分析
本力用大量重用味甘、性温之黄芪为君,在于益气补虛,以达到气行血行而通痹的目的;周严《本草思辨录》云“补虛通痹,即芪之专司”,故仲圣之黄芪建中湯、黄芪桂枝五物湯,皆以黄芪率全方,治疗虛劳血痹之症:杨时泰《本草述钩元》言其“通和阳气,利阴气”治“中风、着痹、攣痿,鶴膝风”等症,并言“既通营卫之功,胜于桂枝,桂枝能逐营卫中邪,不能益营卫之气,能通营卫之流,不能濬营卫之源”。认为黄芪即有补益营卫之功,又具疏利营卫之机,本病因虛而邪袭,用补虚通痹之黄芪,正能展其所长。
历代以黄芪为主药治疗痹病之方剂颇多,如《万病回春》中的蠲痹汤、《校注妇人良方》之三痹汤。其中三痹汤即《干金方》独活寄生汤去桑寄生,加黄芪、续断而成,以黄芪强壮肌表而祛湿。费伯雄评价云:“此方峻补气血,而祛风除寒利湿之法,悉寓乎其中,本末兼顾,诚治痹之上策也。”此外,还有《辨证录》之蒸膝汤,其以重剂生黄芪为君(原方用八两),伍以利湿通阳益髓之薏苡仁、肉桂、石斛,用于治疗鹤膝风,认为“此方补气未免太峻,然气不旺不能周遍全身,虽用利湿健膝之药,终不能透入邪所犯之处,而祛出之也。”
石斛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常用于滋阴生津,尤常用于滋养胃阴。但考之《本经》“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本品亦实为除痹之良药,尤宜于久痹虚羸者。甄权认为石斛可“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痛”。《太平圣惠方》中有很多以石斛为君药治疗手足痹痛不遂的方剂,如石斛浸酒方以石斛配杜仲、牛膝、丹参、生地黄等药,共作酒剂,主治风湿腰痛;石斛丸以石斛配天雄、侧子、牛膝、赤茯苓、狗脊、桂心、干姜等,主治“风虚冷气致腰痛强直、不能俯卧”。此外《张氏医通》之巴戟天汤以石斛配巴戟天、附子、五加皮等,治疗冷痹脚膝疼痛、行步艰难。清·沈金鳌《妇科玉尺》立石斛牛膝汤,治疗产后腿痛,屡效不爽。各方皆用石斛以除痹。
牛膝,《本经》首载“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甄权亦云“治阴痿补肾,助十二经脉,逐恶血”。目前临床多认为其能益阴壮阳,活血通脉,舒筋利痹,且以其性善下行,尤宜于足膝诸病。杨时泰对本品治疗下肢寒湿痿痹的机制,有下面一段论述:“足三阳从头走足,乃三阴生化之源,凡寒湿痿痹等证,由于足三阳之气不降,而此味秉木火之化,成于金水以顺下,正合三阳下行之义”,明牛膝之所以能疗寒湿痹痿,全在于能导三阳经气下降,亦能滋三阴化源,使三阴气血充盈,则痹塞自易解除。接着又提出:“夫三阳之不下行,亦本于水谷之气不能并宗气以下,而卫气先亏耳,不调卫气以为营气之先,其能顺下而通十二经脉乎?”他又认为牛膝导行三阳经气下降的作用,必需充沛之卫气营气为其后援,方能克奏其功,否则单纯依靠牛膝之孤奋战,亦难期显效;今本方以牛膝与黄芪为佐伍,可谓相辅相成,其效相得益彰。
远志一味,平时常用于安神益智,利窍祛痰方面,然查阅古籍,远志常多施于疡科倾域有消散痈肿的作用,如《日华子本草》谓其“长肌肉,助筋骨”,《本草纲目》亦称“治一切痈疸”,张山雷更具体介绍“用于寒凝气滞,痰湿入络所发之痈疸,其效甚捷,惟血热,湿热之毒,亦不必一例乱投”。显系一味疡科良药,所以本方择用远志为使。
金银花用量最小,其可清热解毒,尤其适合膝关节疼痛伴有红肿者,后世有较多医家以忍冬藤代替金银花而用之,因忍冬藤通经络之力更强,且方便一同入药煎煮。
5.组方特点
四神煎之组方特点,
一是药少量重,二是配伍奇特,三是次第入药、煎煮时久,四是覆被取汗,五是顿服,六是力专效宏。
此方实属奇方,用之恰当,可收出奇制胜之神效。四神煎深受岳美中先生的推祟“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维艰,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四神煎方药虽仅五味,但组方严谨,扶正祛邪并重,补而不滞,清而不寒;药简而量大,功专效宏。
6.原剂量运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顿服四神煎后暖被取汗,是一个主动的医疗目的,难以说其属于药物的副作用。
《验方新编》谓服药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睡,汗出如雨”。本方虽有一定的发汗作用,但并非所有患者服药后都会“腿如火之热”或“汗出如雨”。
汗法作为“八法”之一,是一种祛邪外出的治疗方法。四神煎所治鹤膝风表现为膝肿粗大,局部痰湿滞留,发汗有利于消肿驱邪。有文献报道:服此方后,病人全身出汗,甚则大汗淋漓长达3小时之久,对此不必惊惧。依据如陈土铎《辨证录·鶴膝风》中释黄芪之发汗功用云:“用黄芪补气以出汗,乃发邪汗汗而非损正汗也.…非但不会亡阳,且反能益阳也”,况有益心肾之远志和养阴津之石斛相伍,更乃万无一失。话虽如此,笔者认为仍当需密切观察,尤其对于老年患者、长期体弱、长时间大量出汗者而言,
(编者按:运用大剂量以图奇效需要谨慎,小剂量运用四神煎一样可以取得效果,只是服药周期会延长至数周,达不到原剂量的几剂即有显著疗效的地步,但较为稳妥安全,小编曾用原剂量给老年患者使用过,膝盖肿痛缓解情况极为显著,但患者出现较严重的胃部不适,腹泻三次,大汗出等副作用,所以需要谨慎)
还有方中远志用量多达90g,差不多是常用剂量的10倍,许多临床医生观察到远志用量大于15g时,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或胃部不适感,有医者经验可用炙远志30g,配合干姜15~3Og,砂仁15g(其余用量为黄芪120,怀牛膝60,石斛90,忍冬藤15)能使本方服用后无胃肠刺激的恶心呕吐等的副作用,且保持对膝盖肿痛较好的疗效,对于平素脾肾虚寒的患者尤为适宜。
7.效用实证
岳美中先生曾用四神煎原方(生黄芪240g、牛膝90g、远志90g、石斛120g,加水1500ml煎至300ml,再纳入金银花30g,煎至150ml)治疗膝关节肿大积水,一般一至二次便可完全消除;其云:历年来余与同人用此方治此病,每随治随效,难以枚举。”的
樊贺明等用超出原方剂量的四神煎治疗膝关节滑囊炎、损伤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亦颇效验。用法为“生黄芪400g,川牛膝、远志肉(去净心)、石斛各200g,金银花50g用水5000ml,先煎前四味,煎至1000ml,加入金银花,再煎至500ml时,去渣取液,临睡前空腹顿服”。
冯兴华主张四神煎黄芪用量为30~100g,远志用量一般为10g;为简化煎服法,金银花可以同煎,不必后下。以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尤以膝部肿痛、局部发热为佳,其常用剂量为生黄芪60g、牛膝30g、金银花30g、石斛30g、远志10g。
2012年8月27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有河北省石家庄市民间名中医乔蔚然医师的验方,其中有治膝关节炎方:黄芪30g,怀牛膝15g,远志15g,石斛20g,防己15g,伸筋草15g,鸡血藤30g,忍冬藤30g。水煎服,日一剂。“随其抄方”的报道医生称这些验方“屡用屡效”。显然,这是一则小剂量的“四神煎”的加味方,一般膝关节炎不妨拟用。
8.验案举例
常规中小剂量运用案例
案1.杨某,女,64岁。初诊日期:2012年10月9日。
主诉:左膝关节及小腿骨疼痛3个月余。曾在上海某专科医院住院诊治22天乏效,其间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患者拒绝接受手术,故来我处寻求中医治疗。刻诊:左膝及小腿骨疼痛颇甚,局部红肿压痛,左膝有积液,行走困难(患者自觉因受寒伤湿后引起);伴神疲乏力;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既往有脂肪肝、慢性支气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史。
中医诊断:痹病;
辨证:气血亏虚,寒湿入络,痰瘀痹阻;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除湿祛痰,强筋护膝;方予四神煎。
处方:生黄芪60g,怀牛膝30g,川牛膝30g,石斛30g,远志30g,金银花30g。7剂。每日1剂。先将生黄芪、远志、怀牛膝、川牛膝、石斛加水约2500ml煎煮,待煎煮至500ml时加入金银花,煎取药液250ml。临睡前趁热顿服,并覆被而卧。
二诊(10月16日):患者遵嘱如法炮制,临睡前顿服上药后即覆被而卧。药后上半身津津汗出。药尽4剂,疼痛开始减轻;服毕7剂,小腿骨竟不痛,行走几如常人,神疲乏力亦明显改善。现左膝处仍有少许疼痛,伴黄汗,咽中痰多,舌、脉未改。鉴于患者症状已有所改善,且虑远志不宜长期大量使用,故改用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之常规处方:牡丹皮30g,当归60g,制川乌9g,制草乌9g,怀牛膝30g,木瓜12g,薏苡仁30g,鸡血藤30g,桑枝30g,丝瓜络3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三诊(10月23日):不意在服二诊方期间,患者左膝及小腿骨疼痛又作,难以行走。患者诉二诊方药的疗效明显逊于首诊之剂。
再予首诊方,并加大剂量。
处方:生黄芪90g,远志60g,川牛膝60g,怀牛膝60g,川石斛60g,金银花50g。7剂。每日1剂。煎煮方法与服用方法同首诊。
患者服上药7剂后,左膝与小腿骨疼痛消失。
按:患者左膝及小腿骨疼痛3个月余,以至于行走不便,经多种西药治疗无效,服中药4剂以后,膝盖及小腿骨痛止,行走如常,可以判断是四神煎的疗效。更为有力的证据是,二诊停用四神煎改用其他方药后,即便处方中含有川乌、草乌之类止痛作用明显的药物,但患者小腿骨疼痛又作,当三诊再用四神煎后,疼痛再次立止。充分证明了四神煎疗效的确非同一般。
案2.吴某,女,53岁。初诊日期:2013年4月16日。
主诉:左膝关节肿胀半月余。7天前曾于外院就诊,诊断为“骨膜炎”,予膏药外敷(具体不详),配合口服美洛昔康片、独一味胶囊,但关节肿胀消退不甚明显。刻诊:左膝关节肿胀但不疼痛,屈伸受限;伴膝软足冷,背部热,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中医诊断:痹病;
辨证:气血亏虚,寒湿入络,痰瘀痹阻;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除湿祛痰,强筋护膝;方予四神煎。
处方:生黄芪90g,川牛膝60g,川石斛60g,远志30g,金银花30g。3剂。隔日1剂,煎、服方法同案1首诊。
二诊(4月23日):患者服上药2剂后,自觉患处肿胀明显消退,屈伸活动自如。4月22日再次前往初诊医院复诊,检查结果提示关节积液仅存微量。
案3.尹某.女,65岁。2020年7月6日初诊。患者3年前出现双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不便。2018年5月曙光医院左膝关节磁共振检查:1.左膝关节退变,髌骨软骨软化症,周围组织略肿胀.胭窝囊肿:2.左膝外侧半月板前、后角I度损伤;3.左膝关节囊、髌上囊及周围部分滑囊内积液。2020年5月曙光医院腰椎磁共振检查:1.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伴变性;2.腰椎退行性改变;3.腰1椎体2枚血管瘤可能。刻下患者双膝关节肿胀疼痛伴腰背及足踝疼痛.夜间睡眠差.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西医诊断: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中医诊断:膝痹。
治以益气养阴.清热除湿祛痰。强筋护膝。以四神煎治疗,方取生黄芪120克.川石斛120克.川牛膝90克,金银花30克,远志90克,3剂。
嘱患者先将生黄芪、远志、怀牛膝、川牛膝、川石斛加水约2500毫升煎煮,待煎煮至500毫升时加入金银花,再煎至250毫升,并嘱其临睡前顿服后覆被而睡。隔日服用1剂。
二诊(2020年7月13日):患者欣喜地来门诊告知蒋健教授,仅仅服药1剂后,困扰其三年的膝关节疼痛感竟倏然而解,起立行走无碍,一如常人;腰、踝疼痛亦大有减轻。
(以上3案均为上海·蒋健案)
原剂量重剂运用案例
陆某。女,63岁。2019年1月28日初诊。患者因双膝关节肿胀1月,左膝关节疼痛2周就诊。
刻下双膝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触诊左膝关节肤温明显增高,舌淡红.苔黄腻.脉细弦。2018年12月浦东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膝关节X光片检查:左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左膝关节积液。西医诊断:左膝关节退变;中医诊断:膝痹。以四神煎论治.组方以黄芪240克.远志90克,川牛膝90克,川石斛120克,金银花30克.共3剂.用水十碗煎成两碗,再入金银花煎成一碗,一气服之。隔日服用1剂。
二诊(2月18日)左膝关节肿痛减轻。
三诊(3月18日)双膝关节肿痛明显改善,患者原患肩关节疼痛亦随之减轻。
(上海·李威案)
陆某,女;34岁,农民。1981年4月28日初诊。患者双下肢酸痛数年,近二月始见双膝肿大,股、胫骨肌肉荟缩;曾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均未见效。又于膝关节囊处每天抽液160毫升(一侧)左右,已抽10余次,症状未见减轻,以至步履艰难,不能站立,双膝肿大,形如鹤膝,按之绵软,皮色不红,局部微热,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伴头晕心像,同淡食少,神疲乏力。双侧膝围均41.5厘米。膝部X光片见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
中医诊为鹤膝风,用四神煎治疗。处方:黄芪240克,川牛膝90克,远志肉90克,石斛120克,银花30克。先煎前四味,用水1500毫升,煎至300毫升时,再入银花,继续煎至150毫升,弃渣,顿服。一日一剂。服八剂,膝肿基本消失,膝围为37.5厘米,饮食增加,并能行走5里,唯膝部有轻微酸痛。将原方改为丸剂,早、午各服15克,晚服肾气丸10克,调治一月,膝围为36厘米,股、胫骨肌肉已渐丰满,诸症痊愈如常人。追访半年,未见复发。
(江苏·单会府案)
— 完 —I 注:作者/蒋健、俞大祥。本文摘自《四神煎方药探析及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床体会》《四神煎治疗鹤膝风临床观察》等论文,陈潮祖医学论坛整理。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请勿盲目试用!(感谢您的关注,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