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奇妙药,李时珍称它为“宝鼎香”,可破一切结气、瘀血、血闭

神希园 2024-11-12 17:39:45

经过几千的文化沉积和发展,现存的每一味中药药材,其实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就比如今天要说的这味中药,就曾被“药圣”李时珍称为是“宝鼎香”,而且它似姜而非姜,一入水便可以使水的颜色发生改变,这味中药便是姜黄。

中药里的姜黄通常是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因为长得比较像生姜,而且泡入水中能使水染色,故而得名,在唐朝之前,姜黄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而最早的入药记录则是在唐朝的《新修本草》中,具有“主心腹结积”,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的效果,通过其中的“破血”,便可见姜黄活血的力度之强大。

姜黄这味奇妙的中药,药性辛、苦,温,归肝经和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效果,常被医家用于治疗气血瘀滞、女子月经不调等病症,正如《本草求真》中所说的那样:“凡是一切结气、瘀血、血闭,皆有效,以其气血兼理也”。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姜黄和郁金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均有着活血散淤、行气止痛的作用,只不过姜黄的药性比郁金更为峻烈。在很多医家典籍中,都对姜黄的药用价值有着极大肯定,但正所谓“独木不成林”,姜黄的功效常常需要和其他中药相配伍,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更好地治疗和缓解病症,而关于姜黄在传统医学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这2个方面,大家不妨来了解一下。

1.风湿痹症

姜黄的药性辛散、苦燥、温通,外散风寒,内行气血,痛经止痛,特别是对于肢体手臂的风湿痹痛,能够除痹痛,有着良好缓解效果,在宋代医书《和剂局方》中,便收录着这样的一个方剂——五痹汤,此方仅含五味中药,分别是姜黄、白术、羌活、防己、甘草,能够发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效果,可有效驱散体内的风寒湿邪,缓解因风湿引起的痹滞不仁、气血失顺等病症。

2.气滞血瘀痛证

体内气滞血瘀最容易导致经脉阻滞,并由此诱发疼痛,中医常说“不通则痛”,气滞血瘀便常常是这一症状的病因所在,因此,想要缓解因气滞血瘀所引起的疼痛症状,最好的治疗方法便是行气活血,而在中医里,治疗该病症的中药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就有当归、红花、川芎等,此外,姜黄也是其中一味。

姜黄辛散温通,苦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够活血行气而止痛,可用于治疗因胸阳不振、心脉闭阻所导致的心胸痛,可以搭配当归、木香、乌药等中药材一同使用,比如《圣济总录》中的姜黄散,就是在此基础上创立的一剂汤药,能够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而在治疗因肝胃气滞寒凝所导致的疼痛时,还可以将姜黄和枳实、炙甘草等配伍;若要治疗女子因月经不调而出现的痛经以及经闭、产后腹痛等症状,则常常会和同样具有行气活血之效的当归、川芎等同用,以此来缓解病症。

不过,俗话说:“成也萧何败萧何”,姜黄活血化瘀的能力更适用于气滞血瘀的患者,如果体内并没有瘀滞,或是孕妇,那么就不能使用这味药材,特别是孕妇,很容易因姜黄的化瘀活血之效而伤及体内胎儿,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一定要避免使用。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16 阅读:875
神希园

神希园

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