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无法养活的烧钱巨兽,高铁为何会出现越建设,越亏损的现象

笑阳探社会 2024-10-27 19:38:39

不知道网友们有没有发现,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名片”,中国高铁是可以齐名中国四大发明一样的存在。

但这几年啊,每次一提到高铁,人们的话语好像就有点不一样了,总有一个特别扎心的问题就是,高铁咋越建越多,账上却总是“亏损”?

14亿人无法养活高铁这个烧钱的巨兽,钱简直越烧越猛,越烧越亏,都有点让人招架不住了。

这简直就像是个“谜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一、高铁的光环与现实

高铁对于中国的出行效率来说,那真是“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论是北京到上海的“复兴号”,还是南方的“和谐号”,坐高铁那就是又快又稳又舒适。

曾经需要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如今几个小时就能从南到北,简直就是“一口气吹到目的地”。

高铁配套的各种高铁站,都比以前的那种老旧的车站要高大、敞亮了很多。

有的高铁站四通八达,和地铁连接,从站的一侧走到另一侧可能需要半个多小时,这是一般的站,大一些的都需要一个小时,和飞机场差不多。

高铁站里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配套服务。

以前车站里有的餐饮服务应有尽有,新的车站里卫生间档次也比之前高,就更别说各种调度室了,更是高科技配套好的。

毫无疑问交通问题首先就解决了,要想富先修路,高铁经过的地方,当然成了新发展的首选地点,当地的经济也就起来了。

这么看,高铁不光是让坐车的人更方便了,还能带动沿途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之间的联动性。

可是问题也就在这里,虽然它看起来是一匹“经济增长”的“黑马”,但背后却隐藏着亏损的现实。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许多高铁线路的运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反而每年要承受着巨额的亏损。

就拿中国铁路总公司近几年的财报来说,虽然高铁乘客年年递增,但依然难以抵消庞大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二、高铁的“烧钱”成本有多高?

建设一条高铁线到底要花多少钱?不瞒您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同地区的地形、施工条件、城市发展程度都会影响成本。

比如高铁线路从北京修到上海,得跨越很多平原、河流,还得修建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

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都是大笔花销。

根据业内数据,每公里高铁的建设成本可以轻松超过1亿人民币,甚至有的复杂地区还会更高,3亿多也有,比如有些高原或者边疆地区的就是。

而这还不算运营成本,包括列车的维护、设备的更新、人工工资、电力消耗等等。

总之光是建造一条高铁线,所需要的资金就足以让人脑壳疼。

而且高铁建成后的“烧钱”模式还会持续,不像一些建筑项目,建完就一了百了。

高铁建好就是给人坐的、为交通服务的,运营费用也是烧钱项目。

有人大致算了一下,高铁运营中的费用大头就是用电。

一般情况下,350千米/小时的高铁,一小时用电1万元,如果把运营的其他部分都算上的话,那就要要达到一个小时2万人民币这样。

我们打个小小的比方,之前网上热议的高铁上开始卖卫生巾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这个过程其实是算在高铁运营成本里的。

从坐高铁的女士生理期没有卫生巾这个建议提出之后,高铁部门需要反馈意见,然后开始采购,采购费用表格制作,找什么供应商,到最后高铁上有卫生巾卖了。

这中间一连串的流程涉及到的工作的人、形成采购标准,都是成本。

就是一个小小的卖卫生巾的事件都需要经过这么多流程,于是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高铁越建越多,亏损却依然高企。

因为高铁不是建完就完事的买卖,它就像一个永远“吃钱”的大胃王,每天都在不停地消耗巨资。

有人就说了,中国人口很多,有巨大的客流啊,那这些客流量能不能撑不起亏损呢?

三、客流票价调低

既然高铁这么方便,那为什么说高铁“越建越亏”?这就涉及到客流量和票价的问题。

先说客流量,城市之间的高铁乘客量固然在增加,但并不是每条线路都能“坐满满”。

一些边缘地区或者人口较少的城市,尽管修了高铁,但平时没多少人乘坐。

线路运营成本高,而客流却没那么旺盛,这就直接导致亏损。

再看票价,虽然我们乘坐高铁相对便宜,但这票价其实是经过补贴调整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坐得起。

可问题是这样的票价水平,压根不足以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

这就好比开个豪华餐馆,但为了吸引顾客,每道菜都打五折,表面上人气很旺,实际上老板天天“亏本赚吆喝”。

而且别忘了,高铁修得再好,它毕竟是服务工具,乘客需求是有限的。

并不是修好一条线,客流就能自动暴增。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修高铁的目的是推动发展,而不是立刻盈利。

虽然这对于区域经济是好事,但短期内,高铁公司得自己先承担住这个亏损。

也有人提到上面高铁售卖卫生巾的事件,流程过于繁琐,增加了很多成本,可不可以把流程简化一些呢。

我们都知道,做什么事情,尤其是和高科技相关的,都有一个标准化流程,这个工作流程可以最大化地防止工作疏漏,及时补救。

高铁的运营流程是经过了几十年的经验,摸索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

既然这么亏本,那高铁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扩建呢?

四、高铁与城市发展“共舞”

高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很复杂。

高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根“经济发展的动脉”,所到之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动性都会加强。

而中国这些年的城镇化进程,正是依托于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扩展,让城市之间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高铁的存在直接加速了城市群的发展,人口流动、商业活动、旅游资源的整合,都靠高铁这根纽带来维系。

而且很多二三线城市,原本和核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并不便利,高铁一修好,马上“贴”到了一线城市的边上,经济机会也随之增加了。

高铁不仅是为了“拉人赚钱”,它背后更大的意义在于拉动区域经济。

而经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先铺路,再带动沿线经济,最后等着经济反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高铁可能在短期内亏损,但它为区域发展奠定了基础,最终这些区域经济反过来支持高铁运转,才会逐渐实现盈利。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想,为什么不能等经济发达了再修高铁呢?

这么做的逻辑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得先有路,经济才能跑起来。

再者修建高铁需要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漫长的规划和资金调配。

如果等城市发展得足够成熟再去修,一方面成本会成倍增加,另一方面,也可能错失了许多发展的机遇。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高铁建设中的“隐形成本”。

铁路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而高铁作为高速运行的交通工具,安全标准更是极高。

任何一条线路的设计、设备的引进、员工的培训等,都会带来巨大的资金投入。

这些投入不是短期能够回收的,但却是保障整个高铁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

还有高铁线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拆迁和补偿问题,这些也是不小的支出。

而且高铁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这些成本都得综合考虑进去。

现在的高铁不指望了,那么未来的高铁会不会继续亏损?其实也不尽然。

从全球高铁发展经验来看,大部分国家的高铁线路,早期也都经历过巨额亏损的阶段。

但之后高铁沿线城市经济的崛起,以及客流量的逐步增加,高铁的盈利状况会逐渐改善。

结语:

高铁的亏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赔钱买卖”,它背后有着更深远的经济、社会意义。

尽管高铁现在像个“烧钱巨兽”,需要不断投入,但它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

眼下的亏损是短期现象,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未来的高铁,可能会成为真正的“摇钱树”。

而且,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享受着高铁带来的便利和快捷,这一切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所以别只看到账本上的亏损,眼光得放长远点,未来的高铁,肯定不会让人失望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

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中国高铁书写复兴故事

2024-10-23 09:30

来源:中国网

听说高铁上要卖卫生巾,他们急了

2022-09-2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高速铁路百度百科

1 阅读:1450
评论列表
  • 2024-11-08 16:08

    太贵了,坐不起。

  • 2024-10-27 20:37

    钱去哪里了心里没点数吗?

  • 2024-10-29 02:51

    坐不起,你们有钱人坐吧

  • 2024-11-02 13:43

    高铁应该在发达的城市互通其他城市还是绿皮火车实际一些。

笑阳探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