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秦岭:九成宫的大唐神碑

日月来了历史 2024-03-20 02:12:11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景区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纷披长松倒,揭蘖怪石走。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杜甫五言古诗《九成宫》,据说有“殷鉴不远”之意。此兄深思高举如此,可知《长安三万里》自家不过豁牙骚年?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景区

《唐书》说,“九成宫在凤翔麟游县西五里,本隋仁寿官。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焉。宫周垣千八百步,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太宗、高宗尝临幸”。其遗址地处麟游杜水、栗水、北马坊河交汇处。隋时始建于开皇十三年(593),宇文恺设计并建之,以杨素为总监,初称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扩建时易名九成宫。唐文宗开成元年(836)暴雨如注,洪水携泥石流俱下,九成宫一夜间沦为废墟。纵你风光无限,三百余年而已。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国保碑(国四)

岐山南有秦岭,北有塬。麟游居其正北、渭河支流漆水上游,属渭北旱塬。驱车北上,导航界面一如九曲大肠,左盘右旋一路攀升,但听引擎轰鸣。景区右侧有一绺小吃,泊车于道,民生为要。麟游以血面条为食色,奇而询之,竟以牛羊血搓面。既然不玩虚的,索性死磕臊子面吧。景区对面有钢构大棚,遗址东西长1010米,南北宽300米,城墙长448米,残高3-4米。有夯筑宫殿台基、阙门基址及石柱础、石砌井渠。既然落锁,我亦志不在此。

北宋元祐五年(1090)游师雄题诗碑

唯大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值我翻山越岭北上麟游。最让我感动的是,当地围绕九成宫遗址营造的庞大建筑群,居然免费,扫扫码而已。受宠若惊之余,我连问殷勤的老门人,唐碑在什么位置?您确定它是真迹吗?如我般嫌贫爱富之人,面对园内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俱熟视无睹,抄近路经碑廊直抵碑亭。碑廊多明清碑刻,一掠而过。偶见北宋元祐五年(1090)秦凤路提点刑狱游师雄仿唐体六言诗《过九成宫旧址》楷书碑,或可圈点。

麟游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碑首)

麟游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

麟游夏凉宜人,据说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及武则天20余次驾幸避暑议政,以致九成宫世称“离宫之冠”、麟游而成“陪都”。然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去经年,流光暗转,唯唐碑遗世独立于凄凄榛芜之间,日晒月露,风剥雨蚀,顽石裂隙,字迹漫漶。恰有女讲解员为一貌似很有身份的老者解说唐碑之种种,便悄然尾随,欣然蹭课。历代有文人恶拓,重手敲槌,甚至拓后毁字。近年建亭保护,现又一玻到顶。

麟游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碑文局部)

贞观六年(632),唐太宗首次驾幸九成宫避暑,奈何宫中饮水困难。四月十六日,闲步西城之阴,俯察厥土,微觉有润,以杖导之,顷有泉涌,其清若镜,其甘如醴,故名醴泉,是为吉兆,遂敕命魏征作文以记之,欧阳询书丹,刻工阙载,世谓三绝。文述九成宫之来历和建筑之壮伟,称宫城内发现醴泉缘于“天子令德”,而发“居高思坠,持满戒盈”之谏。曾巩说,“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

麟游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碑文局部)

麟游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碑文局部)

欧阳询(57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历陈、隋、唐三朝,史载其“虽貌甚寝陋,而聪司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早年专习二王,后兼临北朝刘珉,渐脱摹体,自成体势。东坡评其楷“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赵孟頫说“信本书清劲秀健,古今一人”。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尤以楷书笔力刚劲,笔划方润,纤细得中,世谓之“欧体”。我曾在辽博有幸亲睹其行书墨迹《仲尼梦奠帖》。

麟游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碑文局部)

早年习楷,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颜勤礼》、柳公权《玄秘塔》诸绕不过去的巅峰顶礼膜拜。欧阳询受命书此碑时已是75岁高龄,可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其楷法之精妙,点画、结字、章法之美,平正端庄而不失活泼,险劲瘦硬而不失婉润,气脉贯通,一气呵成。北宋朱文长《续书断》评此碑,“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争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当也”。此评可谓中肯、精当。

麟游唐高宗李治《万年宫铭碑》(碑首)

麟游唐高宗李治《万年宫铭碑》(碑文局部)

欧碑之右有《万年宫铭碑》。高宗永徽二年(651)易九成为万年,五年(654)以27岁御书此碑,并敕命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契苾、贺兰等48人自书官职、姓名于碑阴。其以骈体借“贞观之治”而抒“载怀千古,流鉴百王,思欲屏逸收骄,怡神遣虑”之壮怀。其四体俱佳,尤工行书,此碑兼行草皆寸书,风流飘洒,超脱俊逸。尝观武则天《升仙太子碑》,二书相较,“不愧乃父”尊羲、献之遗风,亦见李治夫妇之亲密无间和互为影响。

麟游石鼓峡

麟游石鼓峡石窟寺

阅罢神碑,直如“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然则意犹未尽,复西北行十数里山路,有石鼓峡石窟。泊车时恰有儒雅男返于此,欲骑摩托而去。询之,称规模小而可观,惜其无人问津。拾级而下,有铁栅落锁,不顾老迈越之。下临澄水呼啸北来切割成峡,飞湍跌宕一如击鼓。有铁桥失修,忐忑过之。西岸天然一洞,有古松蔽其口。探之,一佛趺坐于莲台,百姓祈福之红黄布遍覆其身。传其创于唐乾符二年(875),是年蝗灾蔽日,黄巢起义了。

0 阅读:0

日月来了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