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记载,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骨作为人体的支撑,却只要由肾来主导,但出现肾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去了解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肾虚主要分为肾阳虚和阴虚,只有了解病情,对症下药,才能早日根治。
一、肾阳虚
肾阳虚症状大致有以下过程:男性朋友首先感觉到腰痛,因为腰是肾之府,痛的同时能明显感觉得腰里面发凉,这是最典型的肾阳虚症状。然后会扩展到患者全身,全身都会感觉冷。
男性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肾脏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
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小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则甚,遇热则缓;须发易脱落、早白;形体虚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或黧黑。
女性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欲减退、宫冷不孕、白带清稀;气滞血瘀导致冲任不通,月经失调或行而不畅,经常小腹胀痛;月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或痛经;子宫、卵巢、乳房易生肌瘤、囊肿、增生等;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等疾病;易导致更年期提前;
虚喘气短、舌白胖大或有齿痕;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五更腹泻,或者便秘;形体虚胖或羸瘦;面色苍白或黧黑,易生黄褐斑、粉刺、痤疮、过敏等皮肤问题。
肾阳虚的男性选择补肾食品时可以考虑海产品以及韭菜籽。补肾药物推荐金匮肾气丸以及五子衍宗丸等。
二、肾阴虚
肾阴虚症状临床上,其主要症状是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还会有以下诸症: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赤黄。
由肾阴虚导致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的男性,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六味地黄丸类的补肾阴的药物,另外用桑葚子、枸杞煮粥就是不错的补肾食品。此外,补肾要注意一个原则,肾阴虚的情况下火就容易旺,阴虚火旺,如果这时再使用那些温热的壮阳药物,等于是火上浇油,病人热性就更大了。反过来说,假如病人肾阳虚、怕冷,你再用一些滋阴药,等于是雪上加霜,病人同样也受不了。
三、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差别
那么如何如何区分肾阴虚和肾阳虚呢?肾阴虚、肾阳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术语,肾阴虚和肾阳虚也是中医的症,平常讲的肾虚,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肾阳虚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很多。肾阴是物质的,肾阳和肾气是功能的。如果消耗的物质比较多,如肾精,或性生活过于频繁,或劳力(包括脑力、体力)过度,或生下来身体弱,物质基础比较低,出现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性欲减退,遗精、早泄等等,为肾阴虚的症状。
肾阴虚容易出现虚热,中医理论阴虚生内热,容易出现五心烦热,(就是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心口感觉热的感觉)睡觉的时候容易盗汗(就是睡着了,一醒身体有汗)。中青年活动量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物质耗损较多,性欲不特别低,但射精快,或有遗精现象,要补肾阴,肾阴虚可用乾(音同前)元汤。
肾阳虚有和肾阴虚相同的症状,如,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还有性欲减退,因为是阳虚,中医理论阳虚生外寒,会出现怕冷的症状,面色虚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性欲比较低下,和现代医学上说的雄性激素低下有相同之处。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肾阴虚表现的是内在的,肾阳虚有怕冷的症状。肾阴虚易早泄遗精,肾阳虚阳痿较多。
共同之处是,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是共同的症状。
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只有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实用正确的治疗方法,从现在开始,再也不继续自己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