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最本质的角度来讲,股市本应该是一个社会经济、股东利益共同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而不是股民之间互相博弈、零和游戏的赌场。但事物最后呈现给世界的样子,往往与本质相去甚远!
在A股市场里,股民们没有平稳、长久的幸福,而只有暴涨的快感、暴跌的苦痛和熊途的煎熬。
再强的研究能力、再牛的风险控制,在大A股市面前,也不过是花拳绣腿。在这里,最需要的是拿捏情绪和人性,这恰恰却是芸芸众生最欠缺的能力。
大A股市诞生于1990年,按虚岁算35岁,可谓风华正茂。亦或许正是因为尚处于年轻气盛的阶段,A股的市场行情,从来没有过一次真正意义的慢牛、长牛行情。有的,只是一轮又一轮轰轰烈烈的疯牛、短牛行情,以及随之而来的惨烈暴跌和漫漫“熊途”。
因此,在A股市场里,股民们注定没有平稳、长久的幸福,而只有暴涨的快感、暴跌的苦痛和熊途的煎熬。
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经历了长达约4年的熊途煎熬后,A股再一次迎来历史性的高光时刻。
但是,两个月的时间里,A股却是经历了“疯牛”,经历了震荡,也经历了回调,市场最终将要走向何方?以史为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和教科书。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让我们重温1999年的“519”行情,二十多年前的那一轮波澜壮阔。
回顾历史,从经济大环境、股市行情演绎两大方面考虑,跟当前最匹配的,就是1999年的“519”行情。
中国社会的无奈之一,就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逆天的24%。要充分明白,这还只是官方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经济严重过热,并已经威胁到了改革成果。
为此,决策层大刀阔斧地实行紧缩政策,发布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史称紧缩“十六条”,简单地说就是“加息、控制房地产开发、控制基建规模”等等。
1996年开始,前些年过快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显现,加上因为产权等多类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国有企业运营问题重重。全国39个大行业,19个全面亏损。1994年,国有企业总体净盈利是900多亿元,1996年上半年变成了亏损130多亿元。国有企业已经到了不改不行,不改就会“死”的艰难局面。
于是,国企改革拉开了序幕。现在来看,就是NO1版本的“砸锅卖铁”。而这背后,是数千万国企职工的下岗,东北三省的人们应该最有记忆。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时国家内部出问题的同时,外部不利因素也出现了。
当我们内部正大力进行“化债、去产能”的关键时期,“化债”这个词也很熟悉吧!倒是“去产能”换成了“供给侧改革”。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这直接影响了“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1998年,出口变成了负增长。
对比2024年,虽然目前中国的出口数据仍然比较亮眼,但是这只是集中在个别领域、个别行业。换句话说,其他绝大部分行业的出口情况,被极少数行业“平均”了。
因此,从全行业的出口情况来看,1998年、1999年那时的情况与现在是非常相似的。
1999年,我们的GDP增速下降至7.7%,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好像还是蛮高的,要知道,之前的增速都是两位数。同时,物价水平亦持续下降,1997年至1999年的PPI连续31个月负增长。虽然那时候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什么是“通缩”,但是通缩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并且,当时,美国正处于加息的周期,叠加亚洲金融风暴,外资大量从国内撤出。这让国内当时借了外债的企业面临困境,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海南开发银行和广东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都是因为高度借贷投机房地产而遭到清算,并由此引发了金融秩序的大整顿。整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负作用就是连续多年房地产投资和信贷市场的萎靡不振。
“通缩、房地产清算、金融整顿”,这是多么熟悉的字眼!
客观说,很多所谓的重大决策、重大行动,并没有那么多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更多的时候,都只是迫不得已。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就得发挥作用,冲在最前面。
1996年,央行开始不断降息,利率从超过10%,是的,没有看错,当时银行的利率超过10%,一路降低至2.25%。
但是,没有产生明显作用。企业该不借贷还是不借贷,经济继续陷入通缩螺旋。其实,大家不愿借贷投资、消费的核心原因,并不是资金价格的贵贱,而是缺乏信心。信心在这个时候,比黄金都重要。
1998年起,政府开始大幅加杠杆,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1998年至2001年,国家向四大国有银行累计定向发行了超50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相关投资进一步带动了万亿元以上的配套贷款。
呃,等一等,这一套做法,跟现在我们频繁议论的、所期待的财政政策,是不是如出一辙?!
当然,各项政策能能够做的,其实只是抛砖引玉,最终目的是要让社会资本来前赴后继,来撬动社会的总需求。
1998年,在房地产极度低迷的情况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下发,标志住房全面产业化,同时高校亦开始扩招,为房地产市场培养源源不断的购买力,进而掀起了长达二十年的房地产黄金发展时期。
但是,这都是后话。而在1998年、1999年,房地产亦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根本没有办法带动经济走出困境。
面对人员失业、消费降级萎缩等众多问题,需要全社会扩大投资,进而招聘人员,进而大家有钱了拉动消费。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亦跟现在情况一样,谁也不敢投资,谁也不肯投资。
不扩大投资就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企业就越亏损,企业越亏损就越不扩大投资。这完全是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怎么办?怎么才能鼓励全社会融资投资?
关键时刻,刚刚诞生不到十年的股票市场进入了高层的视野,提振信心的担子落到了股市这位年仅9岁的小学生肩上。
1999年5月16日,“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得到批复,提出要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机构的合法融资渠道、允许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允许部分B股及H股公司回购股票。
股票市场的发展,第一次得到了最高层的充分肯定,这对于本身就政策色彩浓厚的股票市场来说,无异于打了一剂兴奋针。
1999年5月19日,沪指涨幅高达4.65%,并且在接下来的短短一个半月里,涨幅达到了约70%,可谓是疯狂上涨。股市成交量亦是放量数倍乃至数十倍,钱就像洪水一般涌了进来。
6月中旬,市场陷入犹豫,开始出现大幅回调。千钧一发之际,6月15日人民日报发布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这篇文章由时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亲自主笔。
有国务院的发文,证监会领导的亲笔文章,人民日报的力挺,到6月下旬,市场经历短暂调整后,又继续狂飙。
政策这只大手,真的可以创造出股票市场的牛市?真的可以逆转经济学的基本规律?“519”行情给出了答案,肯定是可以的。
1999年“519”行情的故事告诉我们,经济虽然存在问题,但不影响政策大力出奇迹。
一个东西本身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当时代需要它变好时,它肯定能变好。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2024年的这轮牛市,终将走向何方?也可以参考“519”行情。
“519”行情启动一个半月,指数上涨约70%。但是由于基本面没有实质性好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快速跟进,而且政策没有进一步的刺激。股市随后进入了半年时间的调整,跌幅一度达到20%。
2000年,经济刺激政策成效初显,一季度经济增速回升到8.7%,股市的基本面得到改善,于是牛市第二波开启,持续时间达一年之久,指数涨幅超过60%。
这向我们说明,股市急涨之后,能否出现第二波缓涨,关键还是要看宏观经济能否真的出现改善。当然,历史经验亦告诉我们,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最后,再来谈一谈,2024年的这一轮行情,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如果还是参考“519”行情。那么答案就是股市经历了两年的上涨之后,最终又回归到了以融资为核心职能的“尿性”上去。
2000年,A股首发家数暴涨到133家,配股156家,合计募集资金约1300亿。而当年的信贷投放约5600亿, A 股募集资金规模与信贷投放的比值达到23%。可见当时的牛市确实发挥了促进融资的作用。
2001年,国企改革宣告阶段性胜利。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距离“519”行情启动刚刚两年。为了筹集社保资金,政策开始鼓励国资减持。
前有融资需求高峰,后有国资减持压力。于是,A股进入了漫漫熊市征途,最终跌到了2005年令人绝望的998点。
为什么A股市场摆脱不了政策市场的基因,始终改不了牛短熊长的命运?究其本质,是股市这个完全市场化的产物和不那么完全市场化的经济现实之间的难以调的一种冲突。
A股市场长期以来,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处于相对边缘化的位置,如同是一把“夜壶”,融资需要时就用一用,经济极度低迷时就用一用。所以,既不具备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又不能很好地起到经济发动机的作用。
在这种牛短熊长的背景下,对于既没有资金优势又没有信息优势的散户来说,赚钱必定是不容易的。
当然,这轮迅速爆发的牛市,不仅仅是股民压抑已久情绪的集中反映,更是政策思路发生明显转变的信号。
政策面已经从“既要长期高质量发展,又要短期的稳中向好”,转向于想办法让利于民。而着眼当下,就是通过让大家在股市上能够赚到钱,从而刺激大家的消费意愿,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风险偏好比较高的人来说,十年一遇的机会,是对你风险偏好应有的奖励,就大明地“干”吧。至于什么时候该退出,那就要看股市的上涨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消费,社会宏观经济基本面能够在什么时候完全好起来。
但是,股市终究是不适合大多数人,特别是那些拿身家性命押注股市,幻想暴富实现跃升的普通人。
如果拜佛有用,那么你我连庙门都进不去;如果“大便”非常值钱,那么你我“拉屎”都会有人看守;如果炒股真能实现暴富,那么普通人连证券账户都开不了。
结束语:
1、健康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投资第四;
2、闲钱投资,小炒怡情,大炒伤身,梭哈要命;
3、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想要获得越大的收益,就得承担越高的风险,没有例外;
4、投资是为了让自己勤于思考,为了让生活更充实,亦能更快乐,如果无论盈利或者亏损,最终都让你不顺心、不开心,就要离开这个市场。
疯牛个屁[好生气]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现在成为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