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人亲身经历及条友提供素材整理创作,以第一人称叙述。)
良好的战友关系都是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基础之上的,彼此交往讲究的是礼尚往来,重情重义,付出而不图索取,如此战友情谊才能维持长远。如果只图索取而不知付出,一味地占对方便宜,则最终会导致曲终人散。
今天,跟朋友们分享三个现实生活中,因不谙为人处世之道,而导致战友情变味的故事。
故事一:我和老王是一个团的战友,他当时担任副团长,我担任某营营长,两个人的关系处得比较好。
他转业进了南方某地级市,我转业则回到山东老家的某三线城市,当了一名公务员。
去年夏天,他携亲带友共6人来我所在城市旅游。我是全程安排,吃住行玩一条龙服务。共玩了6天,加上我赠送的土特产,我共花费至少上万元。
今年夏天,我和单位一领导去他所在的城市学习。我为了面子,便打电话给他,希望他给我领导送条烟。
当时,我心想,你到我那里旅游的时候,我不惜重金安排的妥妥当当;现在,我和领导有幸来你处一趟,又不用你管吃管住,买条上档次的香烟不算过份吧?
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送给我领导一条已经启封的红双喜牌香烟,而且还只有8盒。
我差点昏了过去。
事后,领导时常拿这件事情寻开心,说我竟然有这样的战友。
故事二:我和同乡战友老李是一个团的战友,他是一营营长,我是二营营长,两个人的私交比较好。
转业后,他回老家县城安置,我则选择了自主择业留在部队驻地城市。
他几乎每年都来我所在的城市出差办事,几乎每次都打电话通知我,我则尽地主之谊,全程安排。
今年秋天,我和老伴回老家县城看望岳父母,便打电话告诉他,希望能跟他见个面,在一起聊聊天。
他在电话那端告诉我,说他出发在外地,最近几天回不来,实在是抱歉。
我信以为真。
可晚饭后,天还大亮,我陪着老伴在城区逛逛衔,恰好看见他正陪着他老婆散步呢!
当时,我真想过去跟他“打招呼”,质问他两句,却被我老伴拽住了。
老伴对我说:“既然他不想见你,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何必去让人家尴尬呢?大不了以后不与他交往就是了。”
故事三:北京的战友老张,最近几年几次携亲带友好几个人来我处游玩。
每次我都是盛情接待,吃住行玩一条龙服务到底,每次临别时还赠送给他们每人一份土特产。几次下来,粗略地估算,花费至少小两万元。
去年,我出差在北京呆了几天。到北京的当天,我便打电话告知了他。
直到我离开北京的头天晚上,他才邀请我一起吃顿饭。
这顿饭,还并不是专门为我安排的,而是他利用别人宴请他的机会,随便把我捎过上。那种尴尬劲儿就别提啦。
综上所述:这3个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即朋友(战友)相处,应该遵循互相尊重、彼此善待、礼尚往来的为人处世之道;单方面的付出与索取,是不可能将关系维持长久的,最终的结局肯定是曲终人散。
您觉得呢?欢迎朋友留言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