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堪回首
世事一场大梦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袁绍作为后汉时期的著名英雄,最后落得梦成空人凄凉的结局,然而我们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若认真看了这十章的内容,你就知道袁绍一点也不比曹操差,他也是左右了历史走向的人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3402f9ce871ded9d63185bd56ebce1.jpg)
2. 生前身后名,让我们看看历代人物对袁绍从评价。
汉末三国
· 赵忠: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
· 董卓: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
· 荀谌:袁氏一时之杰。
· 鲍信:袁绍为盟主,因权夺利,将自生乱,是复有一卓也。
· 沮授: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 公孙瓒: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
· 袁术:今君拥有四州,民户百万,以强则无与比大,论德则无与比高。
· 曹操:①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②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③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de719bcf11d842ec3656dd4e955d3c.jpg)
· 荀彧: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 和洽:本初乘资,虽能强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
· 荀攸:绍以宽厚得众心。
· 郭嘉: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②袁绍有恩于民夷。
· 程昱: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
· 王粲:袁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以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 杨阜: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 曹丕:绍遇因运,得收英雄之谋,假士民之力,东苞巨海之实,西举全晋之地,南阻白渠黄河,北有劲弓胡马,地方二千里,众数十万,可谓威矣。当此之时,无敌于天下,视霸王易于覆手,而不能抑遏愚妻,显别嫡庶,婉恋私爱,宠子以貌;其后败绩丧师,身以疾死,邪臣饰奸,二子相屠,坟土未干,而宗庙为墟,其误至矣。
· 刘协: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
· 韩馥: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
· 孙权: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两晋南北朝
· 陈寿: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5f0e2c1d85908a41e84c01f5ddba7d.jpg)
· 《献帝春秋》: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 常璩:汉末大乱,雄桀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连郡,众逾万计,叱吒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
· 范晔:①袁绍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天下胜兵举旗者,莫不假以为名。及临场决敌,则悍夫争命;深筹高议,则智士倾心。盛哉乎,其所资也。②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故至于败。③绍姿弘雅,表亦长者。称雄河外,擅强南夏。鱼俪汉舳,云屯冀马。窥图讯鼎,禋天类社。既云天工,亦资人亮。矜强少成,坐谈奚望。回皇冢嬖,身穨业丧。
· 柳庄:昔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皆一时雄杰,据要地,拥强兵。
隋唐宋
· 苏夔:近者刘荆州之意气,袁渤海之纵横,当其吐纳荆扬,鞭笞河朔,猛将厉于雕鹗,谋臣盛于云雨,从容啸咤,有席卷八荒之心,固以震倘肆椋熏灼宇宙者。
· 赵蕤: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于关西;吕布、陈宫,窃命于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ac01acba6b09a90f24b8bd8a3c5e41.jpg)
· 魏元忠:假有项籍之气,袁绍之基,而皆泯智任情,终以破灭,何况复出其下哉。
· 何去非:①昔者东汉之微,豪杰并起而争天下,人各操其所争之资。盖二袁以势,吕布以勇,曹公以智,刘备、孙权各挟其智勇之微而不全者也。②方二袁之起,借其世资以撼天下。绍举四州之众,南向而逼官渡;术据南阳,以扰江淮,遂窃大号;吕布骁勇,转斗无前而争衮州。方是之时,天下之窥曹公,疑不复振。而人之所以争附而乐赴者,袁、吕而已。③袁绍虽非曹公之敌,亦所谓一时之豪杰,横大河之北,奄四州之土,南向而争天下,一旦摧败,卒以忧死。”
· 秦观:方绍与董卓异议,横刀不应长揖而出,及起兵渤海,遂有四州之地,连百万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不可谓非一时之杰也。然杀一田丰遂至于此,则天下之祸其有大于杀士者乎?
元明清
· 郝经:①袁氏奕世公鼎,高风义轨,冠冕海内。绍资望夙着。一旦提剑而起,汛除阉竖,肃清宫闱。心不义卓,投袂而起,则有英雄之志矣。于是山东讨贼推为盟主,河朔服义让以方州,卒连幽并青冀,横制天下之半,材勇效命,智谋贡策,翼戴天子而加之以共则桓文之举也。乃猜忌自用,潜怀不轨,稽失事机,为操所先忿兵犯顺折衂以死,幼长倒置祸起骨肉,家声委地咸其自取也。②时卓暴戾,气凌一时,决计废立而绍忤之,故致忿骂。绍亦一时之杰,揖之而去,亦其宜也。
· 罗贯中: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adfb25d0a52eae0d13d4e71e361de9.jpg)
· 王世贞:嗟乎!古之有天下者,要必有人君之德,而其佐命以功臣终者,要必有人臣之体,人臣之体在才巨而心小其识不凡,而凡不远而远乃可保也无君德,而其材非人臣者。偏雄,则项羽、袁绍、李密;委质,则韩信及荣也。
· 王夫之:袁绍虽疏而有略,其规恢较大矣。
· 柳从辰:卓虽受诛,豪杰并起,跨州连郡如刘虞、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刘焉、袁术、吕布者,皆尝雄视一时,其权力犹足匡正帝室。
近现代
· 吕思勉:袁绍是曹操的大敌。他不但地广兵强,在社会上声望很高,势力极大,即论其才具,在当时群雄中,亦当首屈一指。
· 蔡东藩:况引狼入室,绍实主谋,鲍信进诛卓之方,犹不失为中计,而绍又不能信从;绍非特害进,并且覆汉,其罪亦弥甚矣!
· 毛泽东: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5feb701deecba03bbfd9cf494c8d51.jpg)
方诗铭:世族、豪杰、游侠,是袁绍的优点,也是袁绍的有利条件,以此为凭借,他得到“名豪大侠,富室强族”的支持,最后雄据河北,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者。出身于世族的袁绍,再加上他的游侠性格和豪杰才能,叱咤风云,雄据一方。尽管后来支持他的人们,有的相互火并,有的背叛投降,最后使袁氏政权烟消火灭。但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袁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人物。
——袁绍转·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