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称谓的变迁,为什么有的叫帝,有的称宗?

悠然修 2024-04-26 18:58:13

唐朝之前的皇帝一般被称为帝,如汉武帝、隋炀帝;唐宋时期的皇帝又常被称为宗,如唐太宗、宋仁宗;而到了明清又变得既无帝也无宗,如洪武、康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小常识,但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称谓的变化,源于和皇帝密切相关的三个概念“谥号、庙号、年号”。

“谥号”是某人死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品德修养等给予的评价。“庙号”是皇帝驾崩后,为在太庙供奉祭祀而给他们起的名号。“年号”是汉武帝为方便自己当朝纪年以及感应上苍,而推出的纪年名号。

首先秦朝作为皇帝制度的先锋,皇帝的称谓也比较特殊。因为嬴政认为臣下没有资格评议君王,直接取消谥号、庙号制度,改用计数命名,“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汉朝重新恢复了谥号、庙号制度并开创了年号,但却无法用庙号、年号来称呼诸位皇帝。

庙号起源于殷商,最初只有“太、高、中、世”四个等级。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中兴者曰“中”、世代祭祀曰“世”,然后再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加上“祖”或“宗”的称号。

周公认为虽然商不道被天所弃,但周代之亦有罪(叛乱),所以灭商之后周自降了一级,由帝改称王并放弃了庙号制度。当汉朝重新恢复这一制度时就遇到一个问题,规定太严、要求太高,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拥有庙号。

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庙号,高帝刘邦(太祖)、文帝刘恒(太宗)、武帝刘彻(世宗)和宣帝刘询(中宗)。东汉虽然扩充了庙号“字库”,但也只有三位皇帝拥有庙号,光武帝刘秀(世祖)、明帝刘庄(显宗)和章帝刘炟(肃宗)。

注:两汉有过庙号的皇帝并不止以上7位,但是汉光武帝和汉献帝各废除了一批。

汉武帝虽然开创了年号,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迎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即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为感应上苍皇帝们是遇吉改年号,逢厄也改年号。像汉武帝就用了11个年号,所以也不太方便用年号称呼皇帝们。

在不能直呼其名的情况下,每个皇帝驾崩后都有且唯一的谥号,就成了称呼皇帝们的最佳选择,因此汉朝诸位皇帝们都被以“谥字+帝(皇帝)”的形式来称谓。

这一时期也会将皇帝的庙号、谥号组合起来称谓皇帝,如称呼刘邦为“太祖高皇帝”。但因庙号不普及,所以这种称谓方式被用的不多。

需要指出的是常说的汉文帝、汉武帝都是简称,汉朝皇帝除了汉高帝刘邦(刘邦的庙号是太祖),其他皇帝谥号统一有个前缀字“孝”,所以完整的称谓应该是汉孝文帝、汉孝武帝……

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被滥用。只要不是英年早逝的娃娃皇帝,基本每个帝王都有庙号。这就导致了一个新问题,因为庙号原本是褒奖贤能君主的,所以泛滥后的庙号就难以区分皇帝间的优劣了。

而这一时期在追谥皇帝时还能给予客观评定,通过“高、文、康、平”等美谥褒扬皇帝的功绩,用“怀、悼、哀、思”等平谥来表示皇帝们作为平平或奋而无功,“厉、幽、灵、炀”等恶谥则是直接吐槽皇帝的荒诞、残暴了。

所以“谥字+帝”仍然是相对准确称谓皇帝的最佳形式,但到了唐朝情况又有了变化。

首先,皇帝谥号的字数开始大幅度增长并堆砌美词。李世民驾崩之初,谥字为“文”即唐文帝。李治继位后不久,觉得一个“文”不足以涵盖父皇的文韬武略,于是把李世民的谥字扩展为“文武圣”。等到李隆基即位,觉得“文武圣”也少了,又扩充成“文武大圣大广孝”(唐朝皇帝们谥字基本都在5字以上且全是美词)。

其次,李隆基给李世民的谥字里添加了一个不该有的字“孝”。不论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应该是效仿汉朝,因为其他皇帝也加了),这个字让后人觉得这是在嘲讽“弑兄逼父”的李世民。

因为谥字太多再加上这个“别扭”,后世开始改用庙号来称呼李世民,即唐太宗。这种新的称谓方式,很快就被顺延并普及到唐朝诸帝。

注:唐朝诸帝中有个特例,女皇帝武曌。因为她是退位以皇后的身份崩逝,所以没有庙号,一般用她的谥号“则天大圣皇后”简称她为“武则天”。

其后宋朝的皇帝们进一步将谥字增加到16字规模(最后三任皇帝又降到6字),元朝没搞扩充大致都在2~6字之间。但明清的皇帝们不仅未放弃美词充斥谥号,还将其长度推上新的高度17~25字。

例如朱元璋的“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 高”皇帝和弘历的“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 纯”皇帝 ……

这就愈发难以改回用“谥字+帝”来称呼皇帝了,因此唐朝开始兴起的庙号称谓就延续了下来。

到了明清两朝,对皇帝的称谓又有了两种新的变化。

一种是有点“自欺欺人”的简化谥号,知道谥字太多不好叫,就只取最后一个字。如朱元璋可以被称为“高皇帝”,拥有“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的朱棣可以称为“文皇帝”,弘历可以被称为“纯皇帝”。

这种简称也可以和庙号合并使用,如明太祖高皇帝、明成祖文皇帝、清高宗纯皇帝等等。

第二种是年号开始成为称呼皇帝的新主流。

首先,由于理学兴起以及皇帝制度的进一步集权(例如取消丞相制度),皇帝们不需要再通过频繁更改年号去迎合“天人感应”,以增加自己的威权。其次,减少年号的更新频率可以降低朝廷在文书、货币发行等方面的行政成本。最后,儒学强调的“改正朔”,即改变年号以体现新皇权的开始,被皇权所接纳。

这些原因让明朝以及后面清朝皇帝们的年号变得单一且具有各自独特的代表性,这就有了成为皇帝称谓的基础。

注:明清两朝皇帝们在年号方面各有一个特例。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之前的年号是“正统”,夺门复位后他的年号是“天顺”。清太宗皇太极也有两个年号,称汗时为“天聪”,称帝后改为“崇德”。

年号的流行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有李世民的锅。

自从他开始公开干涉、修改各类史籍,后世皇帝们纷纷从此入手美化自己以及自己的先辈们。这导致史官、朝廷越来越不能客观公正描述皇帝们的得失,别说“厉、炀”之类的恶谥,连平谥都没了。

谥号全是高美极贵之词,但皇帝们又有谁是千古圣君呢?变长不说还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那它也就没什么使用价值了,还不如用更为平淡、中性、简短的年号。

1 阅读:406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