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泽生起义后才知,自己信任的副师长竟然事先告密,惊出一身冷汗

康安说历史 2023-03-28 00:27:05

曾泽生将军 图片来自网络

长春起义之前,让滇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感到尤为棘手的是如何做通部下的思想工作。

在曾泽生看来,部队换个阵营简单,可要在短期内把心也换个颜色,那可就太难了。

第60军自进入东北以来,团、营这个级别的军官大多数属于作战勇猛,立有战功而被提拔起来的。

可在进入东北三年来,60军作战的对象只有东野,他不能昨天还在喊着要与东野作战到底,今天就要实行起义,这个弯子转的也太大了点。

如何能够获得这些军官们的认可,并且跟随着自己走上起义这一条道路,也确实难为了曾泽生。

其实,别说这些中下级军官了,就连曾泽生自己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那还是在滇军从越南归国之前,卢汉鉴于龙云被困在重庆,就对60军代理军长万保邦和93军军长卢浚泉递话,滇军的两个军要给龙云的长子龙绳武留一个军长的位置。

可卢浚泉是卢汉的幺叔,哪能让出位置?只能由万保邦做奉献了。

这支滇军可是由龙云和卢汉二人共同创建的,既然卢家有了一支部队,那另一支部队自然就应该由龙家执掌了。

可不料,这个推荐却被蒋氏驳回,反而把184师师长曾泽生任命为第60军军长了。

为此,要说曾泽生一点也不感激蒋氏,那也不尽然,毕竟,曾泽生也是在黄埔第3期当过区队长的人,和蒋氏还是有一点香火之情的。

而且,在60军184师起义,暂编21师遭到重创,尤其是60军主力由吉林撤到长春之时损兵折将,丢弃了大量装备的时候,蒋氏不仅没有对其严辞训斥,反而大加赞赏,把60军的这次撤退称为“陆上的敦刻尔克”,亲笔书信和加官进爵纷至沓来。

曾泽生本来属于被排挤的人,稍受温暖,就感激得不得了。为了表示重视,曾泽生还把蒋氏的亲笔信装裱起来珍藏。

也因此,当暂编21师师长陇耀在海龙战败后多次提出要曾泽生与东野接触的时候,曾泽生就比较反感。按照他的话来说,“这边倒倒,那边倒倒,这样的事我搞不来。”

在辽沈战役爆发之前,蒋氏下令卫立煌放弃长春,把兵力集结到锦州一带,可卫立煌拒不奉命。他的理由是,只要部队一离开防守坚固的城市,就会在野外被东野歼灭,他还举了60军暂编21师被歼灭7500余人,60军从吉林撤到长春损失惨重的两个例子。

蒋氏实在拗不过卫立煌,只能给了长春守军一个“固守待援”的命令。

可在1948年9月12日,东野在北宁线发起进攻,不到一周时间,锦州外线的据点接连失守,华北与东北之间的交通大动脉被切断。

这下子,曾泽生明白了,什么“固守待援”?这就是蒋氏在迷惑他,如果锦州有失,整个东北都将落入东野之手,自己哪里能够盼来援兵呢?

因此,曾泽生气得大骂蒋氏就是个大骗子,并撕毁了当初他装裱起来的蒋氏的亲笔信。

时局发展到这个阶段,曾泽生也要为自己以及60军的前途着想了。

可要战场起义,有两个问题在制约着曾泽生:

其一、长春的部署问题

蒋氏虽然在表面上对曾泽生很好,但却始终怀有戒心。

在长春的部署上,60军紧邻新7军,而且,在60军的暂编21师和182师之间还夹了一个52师。

52师这支部队虽然战斗力一般,但却是由军统特务组织在抗战胜利后改编而成的。这个师之所以要摆在60军的暂编21师和182师之间,就是在近监视第60军。

如果60军在起义的时候没有搞定这个52师,就要面临着新7军和52师的夹击。

其二、内部人员是否能跟随自己参加起义的问题。

虽然暂编21师师长陇耀在海龙战役后,不断在曾泽生耳边吹风,但182师师长白肇学的态度却始终不明朗。在这两个人中,只要有一人反对,60军就难以起义。

那么,既然曾泽生是军长,他在60军的影响力不够吗?

严格来说,在军事指挥上,是由曾泽生说的算,但要论在60军的人事关系上,曾泽生还就真的说了不算。

图片来自网络

60军虽然由曾泽生担任军长,但营以上军官的任免权却在龙云和卢汉手中。暂编21师师长陇耀是龙云的卫士出身,对龙云很忠诚。因此,在60军中,陇耀其实就是龙云和卢汉的代言人。

每逢军官任免,都是先由陇耀把名单报到龙云和卢汉那里,得到回复后,再由陇耀通知曾泽生照办。因此,在60起义,没有陇耀的支持,或者说没有得到龙云和卢汉的首肯,是肯定实现不了的。

可自海龙战役之后,陇耀原有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或者说他在暗中得到了龙云和卢汉的授意,因此,在曾泽生征求他和白肇学对起义的看法的时候,陇耀立即表示,自己早就受够了蒋军嫡系们的排挤,这个气早就受够了,对起义举双手赞成。

他的意见是,待到起义成功后,还要把部队拉到云南去,以报五华山一箭之仇。

可白肇学的态度则令人难以捉摸,他倒也不是反对起义,可他的想法是,部队起义后,全员放下装备,解甲归田。

他的理由是,自己看多了自相残杀,心早就伤透了。

不过,白肇学后来还是被曾泽生说服,对起义一事表示赞成。

说服了陇耀和白肇学,就意味着搞定了暂编21师和182师。可接下来,如何对付52师,就成了大问题。

上文说过,52师的底子是军统特务,这种部队往往是很难搞定的。而且,52师的正副两位师长都是毕业于黄埔6期的,要想拉着他们一同起义,难度不小。

为此,曾泽生决定,不事先做他们的工作,而是在起义发起前再通知他们,如果他们不参加,就立即扣押。然后以李嵩等人为质,挟持52师一同行动。

1948年10月16日夜,曾泽生在完成对暂编21师和182师以及军部直属队的起义动员后,给52师师长李嵩打电话,要其带所部3个团长于夜间11点钟到军部开作战会议。

李嵩不疑有他,痛快答应。

曾泽生命令副官处长张维鹏,到了11点后,立即把李嵩及3名团长扣押,并要提醒副师长欧阳午,李嵩等人的性命就攥在我们手中。

曾泽生为何这么有把握能够在扣押李嵩及3名团长后,就能保证让其他军官们乖乖听话呢?

说起来,这也算是当时蒋系部队的一个特点。

当时,哪怕是黄埔嫡系部队,在实质上仍然没有完全脱离私兵的窠臼。一支部队的长官往往会把自己的亲信以及兄弟都安插在部队中,只要扣押了他们的长官,就不怕其他人不听话。如果有人想要不听话,这就意味着会把自己的长官置于危险之中,这时候,其他忠于长官的部下就会起来把这个不听话的人干掉。

陇耀 图片来自网络

可后来证明,曾泽生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有些冒险,那位副师长欧阳午就差点坏了大事。

还没到11点,李嵩就带着3个团长来到了军部。见曾泽生不在,李嵩表现得很焦躁。

好在11点到了,张维鹏拿出曾泽生的手令,要其与60军其他两个师一同起义。

李嵩当时非常害怕,立即表示照办,并按照张维鹏的要求给副师长欧阳午打了电话,要其带着三个副团长到军部来。

欧阳午带着三个副团长到了军部后也傻了眼,可他又不敢多问。李嵩这时候倒很听话,按照张维鹏的要求给欧阳午做了交代,其他三个团长也照样办理。

欧阳午表示,一定会按照曾泽生的指示去办,听从指挥,拥护起义。

解决了52师,曾泽生又下令扣押了60军参谋长徐树民,这位徐树民是军统分子,留着他不确定因素太多。

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让曾泽生没有料到的是,那位自己信任的且口口声声表示拥护60军起义的52师副师长欧阳午在回去之后就给郑洞国打了告密电话。

这个行为对于60军和曾泽生来说,简直是致命的。

原来,这位欧阳午是害怕在起义后被我党清算。

欧阳午虽然毕业于黄埔6期,但在蒋军中并不太受重用,他和52师师长李嵩根本没法比。

李嵩是蒋氏外甥俞济时派系中的人,在俞济时担任58师师长的时候就跟随,属于很受重用的人物。

可欧阳午虽然资历并不比李嵩低,但朝中无人。

所谓是越没有什么,就越吹嘘什么,见无人重视自己,欧阳午就在吹嘘,“毛泽覃是他那个营打死的、谁又是他那个师抓到的”云云。

在过去,这些都是他在蒋军中的“功绩”,可在现在,这些就成为了他的罪行,他在担心起义后,我党会饶不了他。因此,他嘴里答应要拥护起义,却在回到师部后立即就用电话向郑洞国告了密。

可欧阳午的告密,郑洞国却半信半疑,他知道52师历来和60军不和,欧阳午的告密是否在夸大其词?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东北“剿总”给52师空投了一批装备,其目的就是让52师用这批装备来制约60军。

可空投装备却落在了60军其他师的阵地上,曾泽生装作不知道,就把这批装备分给了暂编21师和182师。

可52师不干了,他们拿着郑洞国的手令硬生生的把这批装备又给要回去了,这就引起了包括曾泽生在内的60军将士们的不满。

郑洞国 图片来自郑洞国

郑洞国据此判断,这次告密很有可能是欧阳午夸大其词了,因此就没有按照欧阳午期望的那样的“断然处置”。

这下子,欧阳午没辙了。无奈之下,他只得按照曾泽生的命令,对52师下达了跟随60军军部行动的命令。

当时,曾泽生并不知情,一直到了起义后,60军的军官被集中到东北军政大学学习期间,众多起义军官纷纷起来揭露欧阳午之时才知情,想想这其中隐藏的危险,曾泽生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

东北军政大学学习结束后,欧阳午并未能够毕业,而是被转到了其他地方继续接受审查,后又被转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

1960年,欧阳午被特赦。

1980年,高法重新做出审理决定,撤销原特赦决定,对欧阳午按起义人员对待。

虽然当时有着具有“破坏起义”行为的人,不应当算做起义人员对待的规定,但考虑到欧阳午的破坏行为属于“未遂”,并没有造成后果。

而且,在告密无果后,欧阳午仍然向部队下达了起义命令,按照“宜宽不宜严”的方针,故而撤销原决定。欧阳午也由此得到了离休老干部待遇。

一次成功的起义,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其中隐藏的危险很多,稍有不慎,就将付出血的代价,非大智大勇者不能为也。

图片来自郑洞国

0 阅读:7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