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山河沦丧之际,他用一己之力,撑起了汉民族最后的脊梁!

凌峰公子讲历史 2023-02-14 14:42:29

公元1236年,文天祥出生在江西吉安庐陵县境内。此时正值宋蒙战争爆发的第三个年头,南宋的襄阳,成都重镇相继失守。

好在,文天祥出生的江西,身处南宋腹地,并未受到战火波及。这让文天祥有了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而在文天祥还没出生之前,他的出生地世代流传着庐陵先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为国为民、坚贞不屈的故事。这又让文天祥有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文天祥在入学之后,每当有人为其讲起庐陵先贤的故事时,文天祥都会心潮澎湃,并立志在长大之后,要当一个和庐陵先贤们有着同样操守和气节的人。

公元1256年,在经过二十年的成长之后,文天祥生得一副眉清目秀,仪表堂堂的好相貌,更是在二十岁那年高中状元。

此时的文天祥可谓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

高中状元的文天祥本应留在临安当官,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精心培养他成才的父亲却在他高中状元后去世。

这时的文天祥不得不回到吉安庐陵老家为父亲守孝三年。

1、官场沉浮

公元1259年,守孝期满的文天祥被南宋朝廷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这是23岁的文天祥生平所任的第一个官职。

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发生了蒙古大汗蒙哥亲征南宋四川,忽必烈兵临鄂州(今武昌)的大事。

好在天佑南宋,蒙哥在攻打重庆钓鱼城时战死。但忽必烈却打过了长江,兵临鄂州城下。与此同时,蒙古大将兀良合台也从云南出兵,打到了潭州(今长沙)。

眼见在蒙军的兵锋下,南宋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南宋的朝堂上有人建议议和,有人建议迁都,但主张拼死一战的人却很少。

就在这时,人微言轻的文天祥站了出来,请求宋理宗诛杀主张迁都的宦官董宋臣以安人心。

但由于宋理宗对宦官董宋臣过于依赖和宠幸,对于文天祥的建议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

文天祥一看宋理宗是这个态度,决定辞官归乡。

为了安抚文天祥,宋理宗晋封文天祥为刑部侍郎。

与此同时,兵临鄂州城下的忽必烈在蒙哥死后,为了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在公元1259年冬,从鄂州城下撤兵。

南宋由此逃过一劫。

当忽必烈从鄂州撤军之时,文天祥也来到刑部侍郎的任上。但是在担任刑部侍郎期间,文天祥依旧没有放过董宋臣,而是日复一日的揭发董宋臣的罪行,请求宋理宗将董宋臣革职查办。

然而,尽管文天祥为参倒董宋臣做着不懈的努力,但是文天祥那颗炽热的心,却遭到宋理宗的冷处理。

为了平息文天祥和董宋臣的矛盾,宋理宗外派文天祥出任瑞州(今江西高安)知州。

但是,就算是外出任职,文天祥也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向。

公元1264年,宋理宗去世之后,南宋朝廷继位的是智商不足的宋度宗赵禥。而这时,一代权相的贾似道开始他的弄权之路。

因看不惯贾似道的所作所为,文天祥再一次上书弹劾贾似道。

由于得罪了贾似道,时年二十七岁的文天祥被迫致仕,回到江西吉安老家过起了赋闲的日子。

让文天祥没想到的是,这种赋闲的日子一过就是九年。

在文天祥赋闲吉安的九年时间里,北方蒙古高原的忽必烈不仅打败了阿里不哥,夺得了蒙古帝国的汗位。更是在统一了蒙古诸部之后,与南宋展开了惊世骇俗的襄阳大战。

公元1273年二月,随着襄阳守将吕文焕开城投降蒙军,南宋与蒙古帝国历时六年的襄阳大战落下帷幕。

襄阳失守之后,南宋的整个京湖战区变得岌岌可危。为了加强湖广地区的守备,赋闲在家九年的文天祥被南宋朝廷再次启用。

在南宋朝廷的任命下,文天祥被调往潭州(长沙)担任提点刑狱。而此时的文天祥已经三十六岁了。

三十六岁的文天祥本想在潭州干出一番事业,但此时的南宋已经风雨飘摇。

公元1274年开春,在忽必烈的命令下,蒙古丞相伯颜亲率二十万大军,从襄阳出发,一路沿汉水杀奔江南而来。

在蒙军攻克长江重镇鄂州(武昌)之后,南宋朝廷为防止蒙军从武昌突入江西腹地,开始着手加强江西军备。

这时,刚刚上任潭州提点刑狱的文天祥又被调往江西赣州担任知州。

为了不负朝廷重托,文天祥来到赣州之后,上马治军,下马管民。时人评价文天祥:治郡持节,廉明有威。

然而,赣州虽然在文天祥的治理下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态,但此时整个南宋王朝的国运已经江河日下。

蒙古丞相伯颜在攻陷京湖重镇鄂州之后,又带着二十万蒙军水师,一路势如破竹,席卷江南而去。看到蒙军来势汹汹,南宋沿江两岸的南宋守军纷纷献城投降。

公元1275年二月,随着长江两岸宋军的相继投诚,蒙古军兵不血刃的入驻安庆府(今安徽安庆)。

眼看蒙军下一步就将攻占江南重镇建康(今南京),南宋朝廷一方面派出贾似道亲率十三万水师前往安徽芜湖阻击蒙军,一方面下诏让江南各州招募义军进京勤王。

2、入京勤王

南宋朝廷的诏命下达之后,身在赣州的文天祥不仅在赣州募兵抗蒙,更是返回吉安老家招募乡勇,联结溪峒蛮族,为挽救南宋王朝做最后的努力。

不久,在文天祥的号召下,赣州的游侠杜浒带着四千余人前来投奔文天祥,而吉安的名门大族金应也带领着数千人前来加入。

一时间,文天祥在江西募集了万余人马。

然而,有这么多人加入之后,文天祥又遇到新的问题。

那就是该如何养活这支万余人的队伍。

此时的南宋朝廷已经是自顾不暇,指望朝廷出资养活这支军队已经不可能。为了解决军费的问题,文天祥散尽家财,四处筹措,甚至将自己母亲的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卖掉以解当务之急。

就在文天祥在赣州紧锣密鼓的招募义军之时,由贾似道率领,前去阻击蒙军的十三万水师在安徽芜湖丁家洲遭遇大败。

十三万大军在蒙军的打击下瞬间作鸟兽散,连主帅贾似道都逃往扬州。

丁家洲战败之后,南宋再也没有能力在长江之上再对蒙军发起一场像样的水战,蒙古丞相伯颜由此率军攻占江南重镇建康(今南京)。

建康失守,举国哗然,南宋朝廷急命江南各大州郡火速带兵进入临安勤王。

接到入京勤王的诏命,文天祥即刻在赣州城内大点兵马,准备入援临安。

但文天祥昔日的好友却对其好言相劝道:“今北兵势重,破郊畿,掠内地,君以万余之众赴之,何异于驱羊而搏猛虎?”

文天祥回答道:“你说的我都知道。但国家养臣子三百余年,今日有急,征天下之兵,却无一人一骑入关,我深恨于此。今自知兵微将寡,自不量力,但我愿以身殉道,以此唤醒天下忠义之士。”

就这样,文天祥带着他的一腔热血上路了!

公元1275年三月,蒙古丞相伯颜自占领建康之后,又命蒙将阿术挥军攻打长江下游沿岸的南宋各大州郡。到了公元1259年八月,蒙军已经彻底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两岸,蒙古丞相伯颜又兵分三路攻取南宋的都城临安。

就在南宋王朝濒临灭亡之际,文天祥带领兵马来到临安勤王。

然而,在临安城内节制南宋诸路军马的陈宜中,看着文天祥招募的万余乡勇,感觉上不了台面。竟然不让文天祥带兵进入临安,而是将他外放到平江府(今苏州)驻防。

此时在临安节制诸路军马的之所以是陈宜中,是因为之前节制南宋诸路军马的贾似道因为丁家洲大败,已经被革职罢官,在贬往广东的路上被人杀死。

而不知兵的陈宜中,很快就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代价。在文天祥驻防平江府之后,蒙军大将阿刺罕,奥鲁赤引军十万自建康出发,一路由陆路南下,攻陷了临安的西北门户独松关。

看到十万蒙军杀奔临安而来,陈宜中又火速调令文天祥带军入驻临安,并任命文天祥为临安知府。

但是,就在文天祥从平江府撤离之后,蒙古丞相伯颜又亲率铁骑三万,由镇江出发,一路攻克常州,平江府,进而又攻破临安东北门户嘉兴府。

随后,攻陷嘉兴府的伯颜率军和之前攻陷独松关的十万蒙军汇合,屯军于距离临安三十里外的余杭皋亭山。

看到蒙军兵临城下,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很快抛弃了忠孝节义,选择向荣华富贵靠拢,跑到临安城外向蒙军投降。

有着留梦炎的带头,随后,南宋朝堂上大批官员逃离临安,向驻扎在城外的蒙古丞相伯颜投诚。到了公元1276年正月,南宋朝堂几乎为之一空。

时局至此,还在为南宋坚守的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等人打算护卫宋端宗、谢太后以及广王赵昰,益王赵昺迁都海上。

但由于谢太后执意带着宋端宗投降蒙军,陆秀夫和张世杰只能护送广王赵昰和益王赵昺逃离临安,陈宜中则是连夜逃回了自己的家乡。

就在南宋朝廷分崩离析之时,文天祥却陪着谢太后和宋恭帝留了下来。

文天祥之所以留下来,并非是要和谢太后、宋恭帝一起投降蒙元,而是想凭自己的一己之力保留南宋的江山社稷。

公元1276年正月二十,谢太后和宋恭帝加封文天祥为南宋右丞相,命其出城和蒙元丞相伯颜谈判,寄希望保留南宋的宗庙社稷。

文天祥奉命来到蒙军大营,伯颜问他在南宋是何官阶。

文天祥不卑不亢回答道:“大宋右丞相文天祥拜见北国伯颜丞相。”

紧跟着,文天祥又对伯颜说道:“本朝承继帝王正统,衣冠礼乐之所在。北朝今日欲令本朝纳土归降否?欲毁我朝之社稷乎?”

伯颜回答道:“社稷必不动,百姓必不杀。”

听伯颜如此一说,文天祥依旧存有如赵构时代,向金国称臣纳贡以保留社稷的期望,便对伯颜说道:“北朝若以宋为臣属之国,还请丞相退兵平江或嘉兴,而后再议岁币与犒师之事。如此,北朝可全兵而返。如若北朝今日欲断我社稷,毁我宗庙,亡我国家,则淮,浙,闽,广尚在我朝之手,若决战于两广,闽浙,胜负还犹未可知。兵连祸结,旷日持久,将就此开始。”

文天祥这一番话说完,蒙古大营里瞬间炸开了锅,蒙古将领么纷纷向丞相伯颜请求诛杀文天祥以绝南宋残存社稷的幻想。

但是,面对随时都将身首异处的局面,文天祥仍然态度强硬地说道:“我乃南朝状元宰相,今国势如此,唯欠一死以报国。刀锯断鼎烹,非我所惧!”

面对文天祥的铮铮铁骨,蒙古丞相伯颜对其心生敬佩,随后将其软禁在蒙军大营。

由于文天祥被拘,谢太后和宋恭帝寄希望于通过谈判来保全社稷的念想被彻底被浇灭。

公元1276年二月二十三,谢太后和宋恭帝正式下诏天下,投降蒙元,而后遣散了还打算为南宋坚守的勤王之军。

3、江西抗蒙

当深陷蒙古大营的文天祥听说宋恭帝投降的消息之后,则是伏地而泣,嚎啕大哭。

但是眼泪并不能改变宋恭帝已经投降的事实,文天祥只能另外寻找途径复兴南宋。

后来,文天祥听说宋恭帝投降之后,驻守淮东扬州的李庭芝还在据城坚守,而从临安逃出的广王赵昰也在温州被南宋遗臣拥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正准备带军光复浙东地区。

而后,文天祥在被蒙军从临安押往燕京的过程中逃脱。

逃脱之后的文天祥先是打算前往扬州说服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带领大军与淮西制置使夏贵合力收复临安,迎接广王赵昰回朝。

但文天祥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淮西制置使夏贵已经带着五万淮西军降蒙,而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又将文天祥当成了蒙军派到江淮地区的奸细。

由于无法取得李庭芝的信任,文天祥只能经由通州入海,前往温州寻找广王赵昰,继续为复兴南宋贡献绵薄之力。

在从通州坐船前往温州的路上,文天祥写下了:“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壮丽诗篇。随后,文天祥一路乘风破浪,赶到温州与广王赵昰汇合。

随着广王赵昰在温州就任天下兵马大元帅,那些还在为南宋坚守的南宋遗民们相继渡海而来。就在这时,逃回家乡的陈宜中也来到温州效命。

在陈宜中的建议下,在危难中建立的南宋流亡朝廷又渡海南下迁往福州。

公元1276年五月,在文天祥、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支持下,广王赵昰在福州登基称帝,改元景炎。而后拜陈宜中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为右丞相;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直学士。

得知已经灭亡南宋朝廷又在福州死灰复燃,忽必烈急忙调遣三路大军杀奔福州而来。

看到蒙军迫近福州,陈宜中再一次建议朝廷南下泉州;后来蒙军逼近泉州,陈宜中又建议朝廷南下漳州。

在陈宜中的带领下,流亡的南宋朝廷在面对蒙古的兵锋时,从来没发起过一次有力的反击,以致于南宋的海上朝廷从福州一路流亡到泉州,漳州,潮州等地。

当南宋朝廷在公元1276年七月,从潮州流亡到广州之时,文天祥面对陈宜中一逃再逃的军事策略,终于忍不住了,而后在朝堂上和陈宜中展开了激烈的争吵。

由于陈宜中在整个南宋流亡朝廷中大权独揽,文天祥不得不被迫离开南宋流亡朝廷的中心,再一次回到老家吉安募兵抗蒙。

回到老家吉安之后,文天祥就拉起了一支抗蒙队伍。

在文天祥的领导下,这支义军很快收复福建汀州、江西宁都、江西于都,江西永丰。

公元1277年正月,忽必烈看到江西的抗蒙形势在文天祥的领导下风起云涌,又命蒙将李桓自湖北杀入江西,将文天祥从江西赶到福建漳州。

这时,时穷力屈的文天祥上书南宋海上朝廷,希望回到南宋的朝堂。但此时的陈宜中却不想和文天祥摒弃成见,从而驳回了文天祥的请求。

不得已之下,文天祥只能又从福建漳州一路转战梅州、会昌、兴国、永丰、赣州、泰和、吉州。而蒙将李桓一直跟在文天祥后面,对其展开穷追猛打。

公元1277年冬,文天祥在江西兴国县遭遇蒙将李桓,一番激战下来,文天祥带军逃至永丰。李桓再次穷追不舍,又在兴国方石岭大败文天祥义军。在这场战斗中,文天祥的妻妾子女尽数成了蒙军的俘虏,而文天祥也因赵宋宗室赵时赏的掩护方才脱身。而赵时赏则因为假扮文天祥被蒙军俘获后惨遭杀害。

从兴国方石岭逃脱之后,文天祥于公元1278年春来到广东循州。与此同时,流亡南海的南宋朝廷因为在海上遭遇飓风,兵马船只折损近半,连宋端宗赵昰也在这场飓风中落水而留下病根。

飓风过后,陈宜中看到南宋海上朝廷大势已去,就自告奋勇的告诉张世杰等人,自己要前往占城(今越南南部),为南宋海上朝廷寻找新的根据地。

然而,陈宜中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最后老死在今天的泰国境内。

陈宜中离开不久,公元1278年四月,宋端宗赵昰就病死在广东雷州的碙洲岛上。

年仅九岁的宋端宗赵昰病死之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又拥立卫王赵昺即位,改元祥兴,加封在广东惠州抗蒙的文天祥被为少保,信国公。但此时,文天祥的军中发生了极为罕见的瘟疫,其母亲和儿子也因瘟疫相继去世。

即便遭遇丧亲之痛,文天祥的救国救民之心依然不改。在瘟疫过后,文天祥引军进入广东海丰。

公元1278年冬,身在大都的忽必烈听闻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带将南宋流亡朝廷驻扎在崖山。急命江西的蒙将李桓和浙江东部的张弘范南下合围南宋朝廷在崖山上的根据地。

随着李桓和张弘范的两路大军杀向广东,身在广东海丰的文天祥被蒙军团团围住。后来在叛徒的指引下,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张弘范俘获。

4、坚贞不屈

在俘获文天祥之后,张弘范又带着蒙军前往崖山合围南宋朝廷。在从海丰前往崖山路过零丁洋时,文天祥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四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当时文天祥写下的这首诗篇来看,他已经做好了从容赴死,以身殉道的准备。

公元1279年二月初六,文天祥在张弘范的楼船之上,亲眼看着流亡崖山的二十万军民蹈海殉国,传承三百余年的大宋王朝沉入海底。这时的文天祥已经心如死灰。

但此时的文天祥虽然想异心赴死,但张弘范却不愿意文天祥就此死去。

因为对于刚刚平定南宋的蒙元王朝来说,他们需要文天祥这种知名知识分子的投诚来瓦解南宋遗民的心气,从而能将新征服的江南各地迅速消化吸收。

所以,南宋的战斗虽然随着崖山海战的失败已经结束,但文天祥和蒙元政权之间的斗争仍旧在继续。

崖山海战之后,张弘范押解着文天祥北上大都觐见忽必烈。

这时,不愿北上大都的文天祥以绝食的方式跟张弘范做着最后的抗争。然而,在绝食八天之后,文天祥依然没有饿死,这时的文天祥才又开始进食。

被押回大都之后,忽必烈命之前投降蒙元的南宋降臣对文天祥展开了轮番劝降。但每一个前来劝降的南宋降臣,都遭到文天祥的痛骂。

看到昔日的南宋同僚无法动摇文天祥的坚定内心,忽必烈又让文天祥被俘的女儿写信让文天祥投降蒙元,为新朝效力。

收到女儿的来信,狱中的文天祥痛彻心扉。但是在文天祥看来,他不仅是女儿的父亲,更是大宋的臣子,还是天下读书人的典范。如果连他的都投降了,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于是,文天祥果断回绝了女儿的劝降。

见亲情无法感动文天祥,最后实在没办法的忽必烈,只能让三年前投降蒙元的宋恭帝亲自来到狱中劝说文天祥投降。

看见昔日的君主,文天祥跪地而泣。这时的文天祥也知道忽必烈让宋恭帝来的目的。

在宋恭帝还没开口说话之前,文天祥在一片血泪声中一直重复着“陛下请回,陛下请回……”。

这让宋恭帝将还未说出口的话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公元1282年冬,经过四年的劝降无果,忽必烈终于意识到文天祥是一个不可能投降的人。

最后忽必烈亲自来到狱中看望文天祥,问他还有什么愿望。

文天祥回答忽必烈:“忠臣不事二主,只求一死而已。”

最后,忽必烈选择了尊重文天祥的请求,下令将文天祥斩首于大都闹市。

文天祥死后,时人在收殓文天祥的遗体时,在文天祥的衣袖间,发现了文天祥最后所写的绝命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无几愧。”

这是文天祥在与蒙元抗争四年之后,留给历史的答案。而文天祥也终于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了和庐陵先贤们那样心系家国,坚贞不屈的英雄人物。

不仅如此,文天祥他还以一己之力,将那些投降卖国的南宋佞臣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并在蒙元灭亡南宋之后,独自一人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而随着文天祥的离去,一首《正气歌》也在世间流传开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余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0 阅读:44
凌峰公子讲历史

凌峰公子讲历史

有太多话不便明说,所以才有了许多动人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