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蒙古军拔掉襄阳用了六年,而从襄阳打到临安,却只用了两年?

凌峰公子讲历史 2023-02-14 14:46:32

公元1273年二月,随着襄阳守将吕文焕的开城投降,历时六年的襄阳大战落下帷幕。

襄阳战事结束,蒙军在巩固了既定军事成果后,北归中原。

但这些蒙军在北归中原之后并没闲着,在忽必烈的命令下,他们在广袤的中原大地,造船于江湖,练兵于荒野,为即将到来的灭宋之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1、南下汉水

公元1274年正月,在攻陷襄阳一年之后,忽必烈决意彻底灭亡南宋。

经过蒙元朝廷的最终决议,丞相伯颜被忽必烈推上了帅坛。

而昔日征战天下的蒙古名将阿术,阿里海牙,阿刺罕,刘整,张弘范,李桓,董文炳以及刚刚投降不久的吕文焕等人,都投拜在伯颜脚下。

公元1274年六月,忽必烈正式下诏伐宋。

当蒙军即将大举伐宋的消息传至江南之时,南宋的皇帝宋度宗在蒙军兵锋的恫吓之下,中年而亡。

宋度宗病逝,四岁的皇子赵㬎即皇帝位,太皇太后谢道清临朝听政。

在南宋孤儿寡母的眼泪之中,伯颜来到了襄阳,开始在襄阳大会兵马。

当一切准备就绪,伯颜亲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汉水,兵锋直指襄阳下游的郢州(湖北荆门)。

面对伯颜大军的来势汹汹,郢州守将张世杰效仿曾经的襄、樊二城,将汉江以西的郢州,汉江以东的新郢两城,以铁索相连,互为唇齿;而后以火炮封锁江面。将其打造的如同当年的襄、樊二城一般。

面对张世杰的严防死守,伯颜放弃了旷日持久的攻城之战,而是选择绕过郢州。

在绕过郢州的第二天,蒙军抵达沙洋(荆门沙洋)。

沙洋城的守将王虎臣和王大用二人曾经是吕文德的部下。此时的伯颜寄希望让吕文焕去劝降。

只是,沙洋城下,吕文焕的三分薄面,在忠义之士的面前不值钱。前去劝降的吕文焕被沙洋守军用箭射退。

吕文焕劝降失败,伯颜丢掉了劝降的耐心,下令蒙军全力攻城。

半日之后,王虎臣、王大用二人城破被俘。伯颜下令,沙洋全城,鸡犬不留!

攻破沙洋的第二天,蒙军又来到了沙洋下游的新城(沙洋新城)。

新城守将边居谊并没有被蒙军屠戮沙洋的恶行吓到,反而更加坚定了守城的决心。

看见边居谊据城坚守,蒙军将沙洋军民的人头罗列于新城之下,并当众斩杀沙洋守将王大用和王虎臣二人,以此瓦解新城军民守城的决心。

当然,伯颜这样做,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就在当日,沙洋不少军民便私自出城投降蒙军。

但整体上,边居谊仍旧控制着新城的局面。

由于边居谊拒不投降,伯颜再次下令攻城。新城一日便破,边居谊赴火而死,以身殉国。

随着沙洋和新城的陷落,汉水之上已无险可守,南宋此时唯有死守长江防线。

为了构筑长江防线,南宋朝廷命镇守淮西庐州的夏贵引军自长江西进,增援鄂州;然后又命镇守江陵的京湖安抚使朱禩孙领兵星夜驰援。

2、横渡长江

公元1274年秋,就在南宋各路援军云集鄂州之时,蒙军招降了汉水上的最后一座城池复州(湖北仙桃)。

复州之后,千里汉水之上,已再无重镇可以阻挡蒙军南下。不久之后,蒙军陈兵长江北岸的汉阳。

下一步,蒙军只需拿下汉阳,多年来那梦寐以求的“浮汉入江”的战略计划便可实现。

但是,伯颜要是想真正实现浮汉入江的战略计划,却并非那么容易。

当伯颜大军来到汉阳之时,淮西宋将夏贵,已经率领舟师,来到了鄂州(今武昌)的长江江面,并控扼了江南,江北的长江渡口;而自江陵(今荆州)东下的京湖宣抚使朱禩孙也率舟师进抵汉阳江面。

然而,就在伯颜为攻汉阳无法入眠之时,蒙将阿术建议伯颜放弃汉阳不攻,大军绕道武湖直达长江沙武口。

沙武口上接武湖,下通长江,战船由此入江,可往西可夺取阳逻堡,渡江可攻青山矶(今武昌青山),进而再往西可攻取鄂州。

阿术认为,攻下鄂州,汉阳守军自会投降。

在二人的一番讨论下,伯颜同意了阿术的建议。

公元1274年十二月十三日夜,蒙军乘宋军不备绕道武湖,从沙武口横渡长江偷袭了青山矶。

南宋青山矶守将程鹏飞西逃鄂州(武昌)。由此,青山矶被蒙军控扼。

第二天,伯颜与阿术等诸将率领舟师横绝江面,陆续从青山矶登陆,蒙古铁骑由此踏上江南的土地。

看到蒙军横渡长江,前来救援鄂州的宋将夏贵趁蒙军水师不备,率军东下逃往淮西。看到夏贵临阵脱逃,京湖宣抚使朱禩孙引军逃归江陵。

眼见夏贵和朱禩孙不战而逃,汉阳守将以城来降。

随着汉阳的投降,此时长江之上,就剩下鄂州一座孤城在据城坚守。

蒙军横渡长江三天之后,吕文焕来到孤立无援的鄂州城下。城内的守将张晏是他昔日的部将。时局至此,这个昔日的部将只好服从老领导的安排,降幡高悬,携程鹏飞以鄂州城降蒙。

随着张晏降蒙,鄂州这个控扼长江中游的第一军事重镇,从此不归南宋所有。

一年半之前,襄阳失守,汉江门户大开,消息传至江南,南宋朝野震动。如今,当鄂州失守的消息又传至江南,南宋上下已经感觉天塌地陷。

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南宋帝国的大局,指望深宫大院内的孤儿寡母是指望不上了。

这时,众人将目光投向平日高高在上的师相贾似道。他们自发的邀请贾似道在这国家最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迫于舆论压力,贾似道开始都督各路军马,逆江而上,准备迎战伯颜大军;与此同时,南宋王朝也向帝国的各地官民,下达了起兵勤王或就地抵抗蒙军的命令。

就在南宋上下针对鄂州失守,颁布一系列自救的举措之时,伯颜命阿里海牙以四万兵马镇守鄂州,而后其本人率十数万大军,再一次沿江列阵,拔锚起航。

公元1274年年底,伯颜以吕文焕为招降先锋,阿术引精兵殿后,其本人自统中军,浩浩荡荡的沿长江东进。

公元1275年正月初一,黄州(今湖北黄冈)守将陈奕在老友吕文焕的劝降下,引黄州城降蒙;

正月十一,吕文焕之侄吕师道以蕲州(今湖北黄冈蕲春)向蒙军投诚;

正月十四,吕文德之子吕师夔在长江南岸的江州(今江西九江)高悬白旗,引蒙军入城。

蒙军进驻江州,标志着在灭亡南宋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就在这时,长江下游重镇安庆府(今安徽安庆县)守将范文虎、池州(今安徽池州)都统张林,又不远千里,遣使从长江逆流而上,来到江州向伯颜请降。

3、决战丁家洲

就在蒙军进驻江州,长江两岸望风而降时,贾似道在举朝上下的注视下,节制诸路兵马舟师十三万,自临安出发,沿江西进,迎战伯颜。除此之外,南宋郢州守将张世杰应朝廷起兵勤王之诏,率大军自郢州南下。

贾似道在引军逆江而上的路上,不断接收到前线沿江各州县降蒙的奏报,就在贾似道带军抵达建康(南京)的那一天,曾经被贾似道包庇的范文虎打开了安庆府的大门,迎接蒙军进城。

安庆府既降,蒙军继续顺江东下池州。

此时,池州知州王起宗早已弃城而逃,都统张林已经秘密降蒙,只剩下通判赵卯发一心守城。

两日之后,蒙军在池州都统张林的引领下,来到池州城内。而此时的赵卯发夫妇,已经双双自缢于厅堂之内。

池州之后,便是建康(南京)。

为了拦住伯颜大军,公元1275年二月,贾似道率领着十多万大军,进驻长江南岸的安徽芜湖,与伯颜在长江上展开对峙。

与此同时,从鄂州逃往淮西的夏贵,也引军数万自庐州(安徽合肥)来到芜湖。

夏贵的到来,让贾似道西进御敌的大军,实力大大增强。

二人合兵之后,贾似道命步军统帅孙虎臣率兵马七万,北上芜湖上游丁家洲驻守;命水军夏贵,引舟师战船数千艘,进驻丁家洲长江江面列阵;而他本人统率兵马舟师五万,驻军芜湖鲁港。

但是,当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贾似道竟然派人前往伯颜处议和。

本来伯颜面对贾似道部署在长江上的十几万大军,一时间还心有余悸。但贾似道派人前来议和,让伯颜看到了贾似道的心虚,从而坚定了战胜贾似道的决心。

三日之后,在伯颜的指挥下,蒙军诸路大军在丁家洲的长江之上陆续集结。

一时间,小小的丁家洲江面之上,集结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悍的两大水师。

宋蒙之间,迎来争雄于江南的第一战。

大战将临,宋蒙双方近三十万的兵马,近万艘战船,布阵于长江江面。

蒙军携大胜之师,席卷江南而来,此时自然是士气高涨。但下游的宋军,时不时可以看到沿江而下的南宋溃兵,一问前线的状况,溃兵就在不经意间传达出上游蒙军的强悍和不可战胜。

这让本就对战局持悲观态度的宋军心底又增添了一丝畏惧。

而战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

这既是一场决战,也是一场硬战。所以,没有什么战术可讲。双方只能在这拥挤的长江水面,做无情的江上对决。

长江之上,阿术以战船进攻宋军水上防线;长江两岸,伯颜亲率陆军以炮火覆盖。

激战半日,双方互有胜负。

然而打着打着,宋军的士兵们却发现步军统帅孙虎臣不见了踪影,只看见先锋姜才在水面奋力抗击,沉着指挥。而主帅不见的消息很快就在宋军之间传播,还有不知道哪个怕死的宋军在军中大叫着“步帅遁逃”的话语。

此话一经传播,宋军军心顿时大乱,毫无斗志。阿术乘势带领水师冲撞过来,宋军毫无抵抗之力,四散奔逃。

这时,消失的孙虎臣,不知道从哪又蹦了出来。但此时,孙虎臣也无力约束这种大范围的溃败。之后他也跟着大部队溃退而去。

孙虎臣这一跑,就出现了连锁效应。后面的夏贵不明情况,也跟着溃退起来。一时间,孙虎臣,夏贵接连不战而逃。

尽管丁家洲的宋军尽数溃败,但驻军鲁港的贾似道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前线的战斗中去,他统领的兵马,依旧有着完整的建制。完全可以稳住阵脚,聚拢溃兵再战。

但夏贵在逃跑的路上还没有忘记叫上贾似道。本想沿江拒敌的贾似道,在一声锣响声中鸣金收兵。

然而,就是这丁家洲江面的一声锣响,让宋军十五万大军彻底崩溃。

这十五万水师,是南宋最后成建制的部队,但仅仅开战半天时间,就已灰飞烟灭。

黑夜之中,逃往长江下游的贾似道已经成了光杆司令。

战败之后,贾似道不敢再回到临安,他无法和朝廷交代,也无法和整个江南的百姓交代。就在贾似道百感交集之时,夏贵和孙虎臣两个败军之将来到了他的身旁。

三人经过一番商议,夏贵在黑夜里带着残兵败将回到淮西。而贾似道和孙虎臣则打算去扬州收揽溃军,迎接南宋朝廷入海。

4、控扼长江

丁家洲一战之后,贾似道逃往扬州,伯颜大军随即进驻建康(南京)。

贾似道去扬州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上书朝廷,请求谢太后孤儿寡母移居庆元府(浙江宁波)。

贾似道不上书还好,这一上书,就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打了败仗的贾似道还活着。而活着就算了,他竟然还建议朝廷像他一样未战先逃。

就在这时,那些昔日受贾似道排挤打压的“忠义之士”,趁着贾似道败军之际,开始对他义愤填膺的口诛笔伐。

但是,贾似道权倾朝野十多年,在朝堂之上还是有一些心腹的。比如南宋殿前指挥使韩震。

在所有人都不支持贾似道的迁都建议时,手中有兵的韩震决定执行贾似道的命令,带着兵去“请”众君臣一干人等移居海上。

韩震这激发众怒的行为一经付诸行动,让作为知枢密院事的陈宜中按耐不住怒火了。

陈宜中以商量迁都之事将韩震骗来议事,而韩震来到会场之后,就被陈宜中派人暗杀。

韩震死后,贾似道在朝中的最后一点势力便也随之烟消云散。此时陈宜中请谢太后杀贾似道以谢天下。

但谢太后考虑到贾似道毕竟历经三朝,还是有功劳的,只是罢掉贾似道平章国事与都督诸路军马的职位;而后拜陈宜中为右丞相,都督诸路军马。

随着贾似道的倒台,陈宜中的上台,南宋朝廷属于陈宜中的时代到来了。

南宋君臣既然不愿迁都,那便只有死守临安。

在对临安的防御上,南宋朝廷以将领刘经守临安以北的吴江(今苏州吴江县);

以张濡守临安西北的独松关(浙江余杭西北),以阻挡蒙军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临安。

现在,南宋朝廷能做的都做了,眼下除了死守临安,等待勤王之兵,以观天下之变之外,南宋的君臣也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了。

然而,就在南宋的君臣坐以待援,以观天下之变之时,临安的夜空却出现了帝星陨落的不良天兆。

而关于帝星陨落的天兆,很快就传遍临安城的大街小巷。一时间,临安城内那些笃信天命,意志薄弱的富户们,纷纷逃离临安。而朝堂之上,前一天还对迁都口诛笔伐的大臣们,已经逃离了三分之一。

在南宋的文臣们纷纷逃离临安之时,南宋镇守长江沿岸的武将们也不甘其后。

其中,滁州、广德、镇江、江阴、无锡、常州、平江府(苏州)的守将们,或降,或叛,或逃。这让伯颜大军在进驻建康之后,又控扼了整个长江下游沿岸。

如此一来,拱卫南宋京畿的长江下游天险也不复存在。

但让南宋朝廷不解的是,就在伯颜大军尽控长江之后,蒙军却停止了进军的步伐。

原来,就在伯颜在江南大胜之时,西北的窝阔台汗国大军,在现任大汗海都的统领下大杀天山南北,已经危及忽必烈的统治。

不得已之下,忽必烈意欲暂缓江南用兵,特遣使者前往南宋首府临安劝降。

但忽必烈派出的使者,一进入南宋京畿附近,就被南宋独松关守将张濡所杀。

面对使者被杀,忽必烈决定将海都的叛乱放在一边,先灭了南宋再说。

然而,就在伯颜准备一鼓作气打下临安时,南宋郢州守将张世杰带着勤王之军,来到临安外围。

张世杰来到临安之后,其麾下兵马,即刻挥军向北,一路横扫临安外围的蒙军据点。先后收复广德军(安徽广德),平江府(江苏苏州),安吉州(浙江湖州)等地,让临安外围的防务大大加强。而且大有引军西进,收复建康(江苏南京)的军事意图。

张世杰的到来,把伯颜攻打临安的军事计划全面打乱。不仅如此,随着张世杰的到来,淮西夏贵,淮东李庭芝等人的江淮兵马,也正在蠢蠢欲动,双方人马在这大江南北遥相呼应,一时间本已降蒙的长江两岸,拨乱反正,降而复叛者比比皆是。

这样一来,让临安城旦夕可下的局势大为改观,而伯颜短时间攻下临安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然而,就在临安的城防由于张世杰的到来而有所好转之时,临安的上空又出现了日食。

“天狗食日,主不详”。

随之而来的,又是临安府内一大批官员的出逃。

看着一批批官员的出逃,深宫中的谢老太后只能在一片哀怨之声中叹息道:“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今日,吾与幼君遭家多难,大小诸臣,未尝有出一言以救国者。今内有庶臣叛官离去,外有守将委印弃城,我何负于尔等?朝廷何负于尔等?”

看到南宋朝堂发生的这一幕,身处临安外围的张世杰潸然泪下。张世杰认为,江南的宋军,实在是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找回已经丢失的信心了。

于是,公元1275年六月底,张世杰邀约扬州李庭芝、常州张彦、泰州孙虎臣三路兵马,出兵长江,意图在焦山水域合围蒙军,进而收复建康(南京)。

然而,当张世杰带领数万水军出战焦山时,李庭芝被蒙将阿术围困于扬州,常州张彦更是爽约没来,只有孙虎臣一人带军前来。

战争的结果是张世杰的千余战船和数万兵马,被蒙军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

张世杰焦山大败,南宋最后的家底损失殆尽。

但是与贾似道在丁家洲战败所付出的政治代价相比,张世杰在焦山战败,对他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张世杰以战败之身回到临安,仍旧是保康军承宣使,总督诸军。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南宋朝廷已经无将可用。

然而,此时的南宋朝臣虽然没有追究张世杰的战败之责,但是对于严惩贾似道的旧事却再次被重新提起。

这时的谢太后不得不将躲在扬州的贾似道贬往广东循州。

5、临安出降

公元1275年九月,在前往广东循州的路上,贾似道被衙役郑虎臣击杀。

在贾似道被杀的同月,身在建康的伯颜,发动了对南宋最后的总攻。

此时,伯颜亲率阿塔海一干人等,引铁骑三万,由镇江出发,一路向常州,苏州挺进,目标直指临安东北门户嘉兴府;

蒙军大将阿刺罕,奥鲁赤,则是引军十万自建康出发,一路由陆路南下,直奔临安的西北门户独松关;

老将董文炳,猛将张弘范,降将范文虎,则是引水师十万,泛江入海,打算以水师封锁钱塘江口,意图海陆夹攻临安。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蒙军,已经山穷水尽的南宋王朝再无招架之力。眼见蒙军的日渐逼近,昔日朝堂之上,本就已经不多的官员,又出现了大批出逃的境况。

大江以北的李庭芝,看着长江南岸遭遇如此境况,多次想发兵进援临安。可是现在的扬州,一直被蒙将阿术死死围住,不得动弹。而拥兵数万,身处淮西的夏贵,早在伯颜的大军出发之时,就与其密约“只待临安归降,必以淮西之地投之”。

随着蒙军三路大军合围临安,公元1275年走到了尽头。

公元1276年年初,伯颜的三万铁骑踏破了嘉兴府(浙江嘉兴)。而阿刺罕所统领的十万西路大军,也攻破独松关陈兵临安西北。

值此蒙军大军压境之时,南宋朝堂之上,已经看不见左丞相留梦炎的身影了,他已经在伯颜进军嘉兴府之时,早早的跪迎伯颜去了。而且,不仅仅是留梦炎,昔日朝堂上很多高官显贵的身影都看不见了。

眼看伯颜即将兵临城下,南宋谢太后派出使者前往嘉兴府,寄希望向蒙古称臣以存社稷。只是,派去称臣纳贡的使者,根本就没有起到阻挡蒙军南下的作用,伯颜的大军依然从嘉兴府南下而来。

不久,伯颜来到了余杭,与突破独松关的阿刺罕部十万西路军会师余杭皋亭山。

此时的伯颜,已经完全具备了攻破临安的军力,但是伯颜却迟迟没有下令攻城。

因为伯颜眼里,此时的临安城俨然已经是蒙元帝国的财产了。一旦攻城,临安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数百年来所积累的财富,都必将在战火中毁于一旦。这是伯颜不想看到的,也是忽必烈不想看见的。

公元1276年正月十七,蒙将董文炳、张弘范与降将范文虎所率的十万水师又抵达钱塘江口。

由此,蒙军三路总攻大军在伯颜的指挥之下,会师临安城外。

而这时的南宋皇宫之内,正在进行着最后一次朝会。

这一次,南宋君臣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立刻马上迁都海上,众臣相约第二天清晨出发。

但年事已高的谢太后,却将出逃的时间记成了当天晚上。

当天晚上,谢太后和宋恭帝左等右等,也不见有人来接他们。一怒之下,年老的谢太后决定不走了,并且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公元1276年正月十八清晨,当所有出逃人员都在钱塘江畔的嘉会门前集结时,却唯独不见谢太后和宋恭帝二人。

当陈宜中去请他们时,谢太后已经派人将写好的降表以及传国玉玺送往城外的伯颜处,做下了投降的决定。

听到这个消息,国舅杨亮节、驸马都尉杨镇、礼部侍郎陆秀夫、殿前指挥使苏刘义带着年仅九岁的益王赵昰和五岁的广王赵昺,在蒙军还未进城之际,乘乱逃了出去。

随后陈宜中孤身一人逃回老家,张世杰则是带着为数不多的兵马前往浙东。

在众人逃亡的三天之后,公元1276年正月二十二,留在临安的宋理宗皇后谢道清以宋恭帝之名,下令临安开城投降。自此,南宋的国祚走到了尽头。

此时,距离襄阳沦陷刚好三年时间,距离忽必烈下诏灭宋仅仅两年时间。

0 阅读:3

凌峰公子讲历史

简介:有太多话不便明说,所以才有了许多动人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