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自从成为我党的领袖之后,因为工作太忙,一般很少出门迎接部下。但是,还是有两次例外,毛主席特地放下工作,亲自出门迎接。
这两次都是迎接谁呢?就是我军的两位顶级名将,一次是林彪,一次是粟裕。
毛主席的秘书兼翻译师哲在《我的一生——师哲自述》中,记载了毛主席迎接林彪的故事:
“这天早上(指1943年7月16日),毛泽东破例没有睡觉,正往山下走,我同他不期而遇,他边走边说:‘林彪回来了,我去接他。’
“我十分惊讶:朱德从前线回来,周恩来、任弼时从苏联回来,毛泽东都没有迎接,为什么要迎接一个青年林彪?后来才了解,那是因为林彪执行了他交给的使命,因而表示对他重视。”
那么,师哲所说的“毛主席交给林彪的使命”是什么呢?
事情还要从1942年8月说起,当时,蒋介石在国内外的舆论压力下,提出要跟共产党谈判,并特地约见周恩来,提出要跟毛主席在西安见面,当面谈相关事宜。
对于蒋介石的这个邀请,毛主席也很高兴,给周恩来发电说:“乘此国际局势有利机会及蒋约见机会,我去见蒋,将国共根本关系加以改善。这种改善如果做到,即是极大利益,哪怕具体问题一个也不解决,也是值得的。”
但是,周恩来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毛主席先不要同意,可以先派林彪去跟蒋介石谈,看看情况再决定毛主席要不要与蒋介石见面。
这个建议,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的批准,于是,林彪去了重庆,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与蒋介石进行了多次会谈。
正如周恩来所料,蒋介石这次谈判其实只是迫于舆论压力,实际上根本没有诚意,因此,对于林彪提出的很多条件,蒋介石都是能拖就拖,甚至完全置之不理。
不过,林彪在重庆期间也做了很多工作,会见了几乎所有在重庆的国民党军政要员,还与很多黄埔同学见了面,向他们介绍了我党的抗战政策,以及与国民党的合作诚意,争取到了广泛的支持。
1943年6月,林彪与周恩来决定结束谈判,返回延安,毛主席还特地给他们发电:“何时动身?盼7月1日前赶到延安,共商七七宣言。成都、西安两地勿耽搁,一则求速,一则避嫌。”
1943年7月16日早上,林彪与周恩来到达了延安,毛主席与朱德、刘少奇等人亲自去迎接他们。
这就是毛主席破例去迎接林彪的原因,因为林彪是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的,毛主席急于知道这次谈判的结果,就打破了早上睡觉的惯例,亲自出门去迎接林彪。
毛主席第二次破例,是迎接粟裕,时间是在1948年4月30日。
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历史的直言——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一书中,这样写道: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正在花山村的一间房子里开会,听见外面有人和警卫人员打招呼,毛泽东立即放下手中的文件,惊喜地对大家说:‘粟裕来了!’
“在大家起身的同时,毛泽东已经迈开大步,跨过炭盆,迎到门外去了。快步走出院子去迎接下面来的将领,这在毛泽东还是第一次。”
当然,这不是毛主席第一次出门迎接将领了,李银桥是在1947年才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之前的事他可能不了解。
那么,毛主席这次为什么要亲自出门迎接粟裕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毛主席与粟裕是井冈山的老战友,当年粟裕还给毛主席当过警卫员,两人的关系很深,但是从长征开始后,两人已经十几年没见过面了,而且,粟裕在解放战争开始后的这两年,屡战屡胜,打了好几次大胜仗,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兴趣,急于要见见这位老战友。
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中央军委想让粟裕率军南下,渡江作战,但是,粟裕认为目前渡江作战的条件还不成熟,不建议渡江。
那段时间,中央军委数次给粟裕发电,讲明渡江作战的必要性,但是,粟裕又数次“抗命”,坚持认为不应该渡江作战。
最后,毛主席对这个“倔强”的爱将也没办法,只好发电让粟裕和陈毅一起到中央驻地城南庄,当面讨论渡江作战到底可不可行。
因此,当粟裕和陈毅到达城南庄的时候,毛主席非常高兴,立即放下手里的文件,亲自出门去迎接粟裕,还握着他的手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
这次见面,粟裕详细阐述了华东和中原地区的作战情况,用详细的数据、精密的推理,证明现在还不适合渡江作战。
毛主席、朱老总等人听后,最终同意了粟裕的意见,大军暂不渡江。
后来,粟裕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央领导同志这种处处从实际情况出发,十分重视前线指挥员意见的领导作风,使我深受教育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