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集采倒计时?欧普康视的新出路困在“OK镜”里

深潜atom 2023-02-09 10:23:41

本文系深潜atom第610篇原创作品

“金眼科,银牙科”,几乎是医疗行业从业者的共识。眼睛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使用的组织,一旦出现了问题,治疗费用也可能会超出我们的认知。由于人口众多,数据显示我国非致盲类眼病患病人数达9.9亿人,致盲类眼病患病人数达2.51亿人,催生了“金眼科”的巨大市场。

巨大的市场需求,也造就了众多的独角兽企业,比如我国最大的眼科医疗连锁机构爱尔眼科市值早就超过了2000亿,傲立全球之巅。不过,如果说这个赛道,那个企业盈利能力更强,这毫无疑问属于欧普康视。

作为一家主攻眼视光的企业,欧普康视凭借拳头产品角膜塑形镜(OK镜)赚得盆满钵满。经销商层层加价后,一副出厂价不足千元的OK镜最终却能卖到上万元的高价。伴随着医保改革走进深水区,售价高昂的角膜塑形镜或将难以继续收割。2022年10月,河北省将角膜塑形镜首次纳入集采的消息,让众多相关企业如坐针毡,欧普康视则是首当其冲。

01

OK镜的市场突变

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在眼科有一个很神奇的鄙视链,那就是眼底病从业者轻视眼前节疾病从业者,而眼前节疾病从业者却又轻视眼视光领域从业者。不过,在盈利能力上,却完全反了过来,眼视光领域的从业者盈利能力几乎是最强的。

眼视光领域的“红火”背后则是更大的市场,以及更高频的需求。甚至走进校园内,视力正常的学生反而成为少数。根据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视专项调查结果,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儿童青少年的视力问题,几乎成为了全社会的困扰。

当前,欧普康视的基本盘都是在近视的防控上,特别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

近视是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的视物模糊,也就是我们的眼睛不能正确聚焦。通过佩戴特殊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可以使得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可以使眼睛正确聚焦,从而“治疗”近视。

现实中,任何近视都是不可逆的,OK镜也仅仅取得防护的功能。不过,因为佩戴OK镜后,孩子的角膜在一定时间内是被矫正的,可以取得短暂的视力“恢复”。而这种效果,往往被认为是对近视的治疗。

OK镜并非全新的技术,早在1997年就由美国引入中国,不过在之后的几年,由于产品质量及验配、护理、复查不够规范,造成群发性角膜感染。2001年,OK镜被纳入“三级医疗器械”管理,OK镜市场开始冷静了下来。

随着OK镜器械化,众多医疗器械公司因此得利。2005年,欧普康视旗下的“梦戴维”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OK镜产品。此后6年,都没有任何新产品获批。凭借宝贵的时间差,欧普康视得到了行业的认可。2019年,欧普康视的市占率约20%。

△梦戴维

不过,OK镜的器械化管理并未完全去除这一市场的混乱。

首先是高昂的价格问题,OK镜上游有定价权,再加上渠道商的加价,导致镜片动辄数千上万元。此前,新华社报道,北京市面上的一副OK镜价格普遍超过一万元,部分进口品牌如美国的CRT和欧几里德等,一副镜片价格能达到14800元。

一方面是高昂的价格,一方面是OK镜的使用时间过短。因为近视是不可逆的,并且会伴随着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而加深,这意味着,每一段时间孩子近视度数会不断变化,这意味着通常一年至一年半就需要更换一副。

已经成为国内OK镜细分领域龙头的欧普康视,在2019年到2021年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了26.13%、28.18%和28.30%,平均资产收益率27.54%,毛利率77.88%,净利率47.42%。欧普康视超高的盈利能力,背后则是一个个爱子家庭的“眼泪”。

OK镜的主要研发壁垒集中在材料、光学设计、以及加工工艺,虽有技术难度,但并非不可攻克。市场和利润都足够大,OK镜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当前,我国审批的OK镜产品已经达到15种,其中国内有5家企业获得了认证。由于OK镜的验配,离不开医生,这也让OK镜厂商的竞争进入到了院内。

此外,伴随着技术的发展,OK镜已经不再是家长的单一选择。比如,众多镜片厂商纷纷推出了近视防控镜片,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近视防控方案也陆续走入千家万户。

2018年我国OK镜的使用量为64万副,行业渗透率只有1%左右,预计2025年OK镜渗透率有望在中国达到3%左右。对于OK镜的普及,集中采购将发挥重大作用。

对于欧普康视来说,更大的危机或许来自带量采购的到来。带量采购能使企业从私下里跑医院,变成面对面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通过带量采购、招采的竞争机制,能让企业在真正的市场条件下竞争。对于消费端来说,这也是更加友好的体现。

2022年10月26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通知,OK镜被首次纳入集采。医院渠道一直是OK镜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如果集采进一步铺开,这一渠道的竞争将更加公开透明化。不过按照过往的经验,以欧普康视为代表的OK镜产品价格或将大幅下降。

2022年10月27日,欧普康视股价跌停,收报33.49元/股。收割多年“韭菜”的欧普康视,也必须要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了。

02

忽视研发发力线下困难重重

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OK镜销量约300万片出头,其中欧普康视销量为63.4万片,市占率大约20%出头,国内排名第一。

当前,OK镜主要以自费为主,且具备消费属性,很难与带量采购相关联。2022年11月2日,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办公室表示将委托河北省医保局牵头组织开展第八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明确跟进OK镜集采。“全国医改看三明”,河北省的集中采购却释放了一个信号,或将蔓延开来。

有意思的是,还没等到市场的反馈,资本市场似乎率先做出了反应。2023年1月31日,欧普康视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3年1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69万户,较上期减少1015户,减幅为1.49%。不过,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1亿元、5.05亿元,继续同比增长21.58%、14.06%。营收70%来自OK镜及相关护理产品,其业绩增长主要来自OK镜的渗透率提升。相比较凭借“普诺明”系列人工晶状体和“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双腿走路的爱博医疗,主要依赖OK镜的欧普康视则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2019年到2021年,欧普康视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1608万、1903万和2734万;同期,欧普康视销售费用却高达1.307亿、1.603亿和2.439亿,销售费用几乎是研发费用的9倍。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欧普康视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38亿,可见手握规模优势、资金优势、时间优势的欧普并未选择大量投入研发,成为眼科器械大平台。

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06年至今,欧普康视累计注册了7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为26项,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此外,2022年的众多专利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镜片相关。2022年6月,欧普康视在研产品“硬性巩膜接触镜”在临床试验牵头单位江苏省中医院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完成在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备案,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是否能够取得市场认可有待观察。

△发明专利

在镜片外,欧普康视护理产品也有进展。2023年2月23日,欧普康视发布公告,其自主研发的硬镜护理产品“硬性接触镜润滑液”首次注册已完成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适用于对硬性接触镜的湿润处理,在佩戴和摘取时滴在镜片上起润滑作用。

在过往的经验中,进入集中采购的产品,大多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用户。这是否意味着,若OK镜进入更大范围的集采,硬性接触镜润滑液的市场也将更大呢?不过,相比较售价高昂的OK镜,护理产品在过去并未证明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硬性接触镜润滑液能够带来的营收和利润依然有待观察。

△护理产品

在忽视研发的同时,欧普康视正在押宝重资产。公立医院之外,自建线下终端也是OK镜的重要销售渠道。2021年11月,欧普康视抛出了一份不超过21.96亿元的定增计划,计划新增眼视光服务终端1348个。当前,眼视光终端盈利能力可能较弱,且回款周期更长。更重要的是,线下重资产运营并非欧普康视的基因,这或许在降低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大大影响其现金流。

1960年出生的陶悦群博士,年龄已经超过了62岁,年轻时曾任美国加州大学研发顾问和加州州立大学授课教授,欧普康视专注于角膜接触镜类产品,或许和创始人的经历和年龄有直接关系。上市之初,凭借股权激励,欧普康视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助力公司持续成长。在角膜塑形镜市场变化之际,陶悦群博士或许需要带领欧普康视迈出创新的脚步。

0 阅读:29

深潜atom

简介:科技趋势 财经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