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操是开国57位上将之一,在革命年间,他曾领导过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是八路军冀中军区的司令员。
作为我国的开国上将,吕正操上将战功赫赫,他不仅是八路军冀中根据地的创始人,还是河北游击军和河北人民自卫军的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吕正操执掌冀中军区时,麾下曾经出现过6位战将,他们都是谁呢?
在吕正操早期的部下中,李耕涛进入冀中最早,早在1938年,他就任冀中公署主任,是吕正操在行政方面的得力助手。
1937年,李耕涛参加了由罗荣桓领导的阜平县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总动员会,当时,他一边努力进行扩军工作,一边又组建曲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位县长。
1938年,吕正操率河北人民自卫军进入曲阳,受党的指派,李耕涛出任八路军冀中公署副主任,成为了吕正操的部下。
李耕涛军政能力突出,他无论是军事工作,还是政治、宣传,都十分娴熟。
抗战胜利后,李耕涛先是担任晋察冀边区贸易局局长,接着又出任天津市市长,成为了天津市委的二把手。
1960年,李耕涛调任河北省副省长。1974年8月6日,他因病在天津去世,享年62岁。
杜文达是中央派驻到冀中的干部,他是江西吉安人,参加过中央苏区反“围剿”战斗。历任红12军特务团勤务员、红1军团随营学校排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组织科科长、冀中军区13纵队11旅旅长、保定警备司令、志愿军67军副军长等职。
1938年,杜文达被派遣到由吕正操领导的冀中军区三分区任职,当时,他一边组织群众抗日,一边又积极开展地区性抗日游击战争,成为了冀中军区三分区11大队的大队长。
1944年,吕正操调回延安学习,杜文达升任冀中七分区副司令员。
1955年,杜文达当选为天津警备区司令员,授衔少将。1995年3月6日,他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杨雨民,内蒙古赤峰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承平宁联合县工委书记、热河行政公署副主任、热河省副省长、河北省副省长等职。杨雨民是最早追随吕正操的行政骨干,解放后,他参加了热河省人民政府的组建,成为了热河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5年,杨雨民当选为河北省政协副主席。1971年6月9日,他因病逝世,终年61岁。
四、原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毅忱张毅忱是从陕北红军走出来的骨干,他是陕西吴堡人,曾任陕北红军游击支队政委、中共绥南地委书记、宝鸡市委书记等职。
抗战时期,张毅忱曾担任过由吕正操领导的冀中分区副政委。1955年,他调任陕西省副省长和陕西省工业厅厅长,位居副部级。
除了张毅忱,钟华农也参加了冀中军区的领导。他出生于江西瑞金,曾任红军宣传分队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营教导员、晋察冀军区兵站部部长、华北野战军第2纵队6旅政委等职。
钟华农参加过冀中六分区和十一分区的抗战,解放后,他先任解放军67军政治部副主任,接着又出任志愿军67军副政委,成为了志愿军的王牌战将。
1955年,钟华农因病逝世,终年42岁。
钟华农是吕正操在冀中军区时的得力助手,他的早逝,实为我党的一大损失。
王先臣是河北人民抗日自卫军最早的领导者,他是江西吉安人,参加过湘赣根据地的创建,曾任八路军120师营教导员、八路军359旅718团组织股长、冀中军区警备旅1团政委等职。
王先臣作战以勇猛著称,在德州、石家庄等战役中,他曾率部歼敌2000余人,又捣毁敌人铁路26公里,赢得了八路军总部的高度赞扬。
1945年7月1日,王先臣在攻打赵县前大章敌据点时英勇牺牲,年仅30岁。
综上,吕正操麾下的6位战将,有1人牺牲,1人早逝。他们都是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卓越领导者,也永为民众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