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14:君主控制武力的困境

永哥历史 2024-08-10 20:28:36

1、对于武力系统,从逻辑上说,君主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拥有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二是拥有一支服从君主控制的军队。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君主希望军队既能打胜仗,又能服从指挥。

2、然而,对君主来说,非常棘手的问题是,军队恰恰是君主制条件下最具反叛潜能的组织,手握重兵的将军恰恰是君主眼中最有反叛潜能的潜在对手。所以,君主统治模型在武力问题上的基本困境是,如果统治者无力控制军队,就会反过来被军队所控制。

3、从前现代帝国与王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君主在控制武力系统上主要的政治原则有三。第一个原则是君主对武力系统的领导权做分拆。第二个原则是在武力系统的制度规则上搞牵制。分拆是指控制武力系统的权力属于不同的部门或不同的将领,牵制是指在实际领导军队或指挥作战的过程中,不同部门或将领的权力是互相制衡的。第三个原则是在观念体系上强调军队将士对君主的忠诚,即塑造一种军队和将士应该忠于君主、忠于帝国或王国的意识形态和组织文化。

4、君主制政体控制武力系统宋朝的发明是,军队权力的分拆与牵制,把武力系统的权力一分为三,分为调兵权、统兵权和握兵权,并由不同部门掌握。这种制度设计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大大降低军队与武将反叛的可能性。然而,其负面后果也是严重的,那就是军队很难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5、君主制政体控制武力系统的另一个制度发明是,对武力系统做中央军和地方军的拆分,并着力打造便于君主直接控制的、战斗力更强的中央军和禁卫军。由于这支武装力量的威慑力,全国各地军队与武将反叛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当实际发生内乱或地方军队反叛时,强大的中央军或禁卫军也是君主平定叛乱和稳定政局的关键力量。

6、在控制武力系统方面,君主的另一个制度发明是使用反叛潜能较低的武将与军队。问题是,究竟哪些武将与军队的反叛潜能较高,哪些武将与军队的反叛潜能较低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君主很少会任用自己的兄弟作为整个帝国或王国军队的主帅。

7、在所有武将和军队中,对皇帝的生命安危与政治生存影响最直接的是宫廷禁卫军及其首领。因此,如何降低禁卫军及其首领反叛的可能性,也是君主有效控制军队的关键问题。奥斯曼帝国在选择近卫军将士时,采取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做法。

8、奥斯曼帝国的官方宗教是伊斯兰教,但吊诡的是,苏丹在选择近卫军将士时,却从基督教家庭中进行挑选。具体的挑选办法则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血税”制度,即一定比例的基督教村落或社区要向帝国政府贡献一个男孩,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后充当帝国近卫军的后备人员。

9、奥斯曼帝国君主这样做的一个主要考虑,就是让这些掌握最关键武力资源的人不具有控制帝国政治权力的合法身份。跟穆斯林相比,基督徒是奥斯曼帝国的少数政治势力。即便这些基督徒将士实际上掌握了巨大的武力资源,他们也不太可能成为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加上帝国近卫军待遇优厚,他们往往没有动力卷入反对君主的宫廷阴谋。

10、唐朝设立神策军作为禁卫军的主力部队,但神策军的制度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特点:不是由常规将领而是由宦官统领神策军。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恐怕在于,即便宦官手握重兵后可能会权倾朝野,甚至不能排除其犯上作乱的可能性,但宦官由于其生理特征,无论如何都无法自立为王。因此,即便宦官可能干政,他们仍然要跟皇室或君主建立起最低限度的合作关系。

11、明朝皇帝则把用宦官控制禁卫军和特务机构的做法发挥到了极致。自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以后,明朝的宦官就直接统领了东厂,以及后来存在时间较短的西厂和内行厂。兼任禁卫军和特务机构双重身份的锦衣卫也隶属于东西厂管辖,因而宦官实际上统领了明朝的厂卫机构。

12、历史学家通常都会批评明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权,特别是宦官控制了厂卫机构,但这种制度设计的真实逻辑可能在于,在皇帝的统治素质并不稳定的条件下,为了维持朱氏王朝的统治和皇族血统,一个重要的制度设计,就是让宦官而非其他权臣或武将在高层政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3、明朝中后期的君主素质与高层政治总体上较为不堪,这一时期的政治甚至是一幕幕荒唐剧的连播。但一个有趣的理论问题是,为什么明朝中后期的皇帝表现那么差劲,高层政治如此不堪,却仍然维持了267年的统治?这恐怕就在于明朝皇帝任用宦官控制厂卫机构,让宦官这类反叛潜能低的人控制关键的武力机构密切相关。

14、问题是,历史经验表明许多帝国与王国的君主们最终还是很难实现对武将与军队的有效控制。否则,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帝国与王国因为武将反叛而终归覆灭的剧情。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君主付出许多政治努力、采用很多政治制度设计的发明,最终仍然无法有效控制武力系统?

15、首要的原因是君主自身素质与个性的不稳定性。其次的原因在于君主制难以解决武力系统的战斗力与政治控制之间的平衡。最后的原因在于武力系统中将军与士兵关系的特点。

16、历史经验是,长期的军事竞争压力与持续的战争最终会使得控制武力资源的权力天平向主要武将们倾斜。当主要武将既掌握着最强的武力资源,又可能由于赢得战争而享有极高声望,甚至还因为长期作战而享受军队的个人忠诚时,君主就很难对这样的武将实现有效的政治控制。

17、如果这时主要武将用自己掌控的军队、权力与资源挑战君主,君主的地位有可能会变得岌岌可危。这里的分析充分验证了君主制在控制武力资源上的两难:如何既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又能维系对军队的政治控制以及确保将军们的政治忠诚。

18、跟一般官僚系统相比,成功的武将往往拥有其军队和下属更高的个人忠诚度。这就会导致一种情形,君主有时需要跟主要将军竞争军队与士兵的政治忠诚。而将军拥有军队与士兵的较大个人忠诚,又是由军队的运作方式和战争的基本特点决定的。

19、将军领导军队与士兵进行征战,面对的是一种出生入死的情境,二者在战场上是生死与共的关系。一支成功的、有很强战斗力的军队,普通将士需要做到自愿服从军队主帅的命令,并根据这个命令在前方冲锋陷阵。如果没有在操练过程中养成的严格军纪,没有对主帅指挥战争的命令与能力的信心,没有对主帅的相当信赖与忠诚,一支军队是很难赢得战争的。

20、事实上,军队和士兵跟主帅基于战争所形成的私人关系与彼此连接,要比军队和士兵跟君主之间的抽象忠诚与抽象连接紧密得多。因而一个成功的军队主帅自然更容易赢得自己军队的信任与忠诚。但在君主看来,这恰恰意味着这样的武将有着较高的反叛潜能。所以,武力系统中将军与士兵关系的这种特点也是君主难以有效控制主要将领与武力系统的原因。

0 阅读:0

永哥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