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是三清,哪吒是三头六臂,封神中的13个谣言,你信了几个?

行到梅子青时 2025-02-03 03:30:40

《封神演义》是影响力仅次于《西游记》的神魔小说,独创了一个宏大的封神世界观。

封神的世界观不同于任何神魔小说,也不同于道系神话。虽然这一部小说限于笔力,有着不少情节和人物没有刻画好,但依然有着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情节,而且封神演义出现后,对道系和民间信仰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

再是对后世神魔小说以及演义小说,封神中的设定都是有着很深的影响的。这其中包括清朝的神魔小说《八仙得道传》,也包括《薛丁山征西》、《月唐演义》、《宋太祖三下南唐》等古典演义,其中摆阵破阵、法宝等都与封神的设定类似。

虽然如此,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看过原著小说。很多人是通过影视了解的封神故事,但相对于原著改动是不小的,尤其是现在洪荒流设定对封神设定有着一定冲击,比如“圣人之下皆蝼蚁”、“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更在前”,以及提起鸿钧、女娲娘娘又会说她们师父是创始元灵。

实际上,这对封神的设定来说就算是一种“谣言”了。因为封神是独特的世界观,就算是《西游记》的设定也不能相互套用的。

下面就封神的设定,来看下那些不属于封神却为人所知的“谣言”:

纣王是最后一任人皇

在封神世界中,火云洞有天皇、地皇、人皇,人皇指的是轩辕黄帝。

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确实是属于人皇黄帝一脉的。按照史书记载,纣王是子姓,名受,号为帝辛,是商汤的后裔。而商汤的先祖是契,契是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帝喾又是黄帝的曾孙,是属于黄帝一脉。

在封神演义中也是很明确的说过:成汤乃黄帝之后也,姓子氏。不过,就算是商汤也没有人皇之名,封神开篇就曾说过“诸侯皆推汤为天子,于是汤始即位,都于亳”。这就是说在封神世界中,自商汤开始,就是称之为天子,而不是人皇。

至于纣王,更没有“最后一任人皇”之称了。同样是封神开篇,帝乙去世之时托孤于太师闻仲,“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后续之时,无论是纣王自称,还是提及纣王,都是称呼的是天子,比如“天子传旨”、“天子龙颜大喜”、“天子失政”、“天子无道”、“天子洪福”、“天子登殿”等等,又比如纣王曾言“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苏妲己曾言“我乃天子之宠妃”。这种种都表明,封神中的纣王就是天子,而不是从周朝开始才是周天子的。

说纣王为人皇,只是受洪荒流的影响,认为人皇凌驾于天子之上,与教主级别平等。实际上,封神世界就算是轩辕黄帝也是老子度化的,有言为“度得轩辕升白昼”。

就历史来说,夏商时期的王也没有人皇之称,天子就是人间至高无上的。比如在战国时期的《墨子》中有记载: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

纣王只有两子

说起纣王和姬昌的子嗣,有言为:残暴荒淫的纣王只有两子,清心寡欲的周文王却有百子。

纣王两子、文王百子,这个说法就是出自《封神演义》。周文王姬昌的百子自然没人能数的出来,只知道伯邑考、姬发等人,义子雷震子是百子;而纣王的两子自然就是殷郊、殷洪了。

就封神演义来说,纣王也不是有两子,而是有三个儿子。在纣王自焚摘星楼后,周武王姬发和姜子牙与诸侯一同进入朝歌鹿台,又有士卒从“后宫擒纣王之子武庚至”。诸侯看见武庚后切齿大怒,但姬发却没有杀他,而且还“封武庚世守本土,以存商祀”。不过,为了防止武庚留守朝歌有祸端,姬发又让管叔鲜、蔡叔度二王监国。

按历史来说,武庚确确实实是纣王的儿子。在殷商灭亡后,姬发确实是安排了武庚在朝歌管理殷商遗民,灭国不绝祀,同时也安排了管叔、蔡叔、霍叔在朝歌周围设邶、鄘、卫三国负责监视。后来,武王姬发去世,成王即位,按姬发遗命是周公旦摄政,但周公是文王姬昌的第四子,老三管叔很是不满,就与蔡叔、霍叔联合武庚叛乱。最终,周公东征平了三监之乱,诛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

因武庚在封神中只是短暂出现,名声远不如殷郊、殷洪,但他确实是在封神中出现的纣王之子。

梅山七怪之首是袁洪

梅山七怪的老大是谁?白猿袁洪为首是很被人认可的。

袁洪精通八九玄功,在七怪中最强毋庸置疑。不过,最强的袁洪却并不是七怪之首,戴礼才是七怪之首,有诗为:七怪之中他是首,千年得道一神獒。

很显然的是,神獒戴礼才是梅山七怪的老大。这也并不违和,在各种小团体组合中并非是实力最强就是老大,比如黄花山四将中飞天的辛环、拥有聚风幡的陶荣最强,但四人的排名是邓忠、辛环、张节、陶荣。因此,梅山七怪中袁洪最强,但老大是戴礼。

杨戬是三只眼

在各类封神相关的影视中,杨戬额上都是有第三只天眼,还有神通。

实际上,封神世界从来没有提及杨戬有三只眼。在封神世界中,有三只眼特征的都有具体描述,闻太师有三只眼,曾多次发神光,比如“三目交辉,只急得当中一只神目睁开,白光现尺余远近”;瘟神吕岳有三只眼,描述为“三目远睁”;罗宣有三只眼,“三目光辉现宇宙”;殷郊被广成子改造成了三头六臂三眼的形状,温良、马善同样是三只眼,哪吒嘲笑道“三人九只眼”。而杨戬呢,出场描述就是:

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

其实,在封神世界中三只眼也是稀奇的特征,见到的人都很诧异。不过,封神中却从没有丝毫表示杨戬有三只眼的迹象,更别说有神通了。

哪吒是三头六臂法身

法身是封神世界中的一种高级神通,可以变化出三头六臂、三头八臂等,手臂可以同时使用法宝和兵器进行进攻和防御。

这种法身的话,在封神世界还是有几个的。殷郊是三头六臂的形象,头颅和手臂不能隐现;吕岳、罗宣是三头六臂法身,可以隐现;三大士也有可以隐现的法身,或是三首六臂,或是八首六臂,或是三首八臂;准提道人更是厉害,有着十八手二十四首的法身。

哪吒呢,他的法身是怎样的呢?

在《西游记》中,三坛海会大神哪吒是三头六臂法身。不过,哪吒用的却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属于是我们不太熟知的法宝和兵器。

封神中的哪吒并不同于西游,他是三头八臂法身。在汜水关之时,哪吒被余化的化血神刀所伤。太乙真人为了加强爱徒,让他喝了三杯酒吃了三枚火枣。然后,哪吒左右长出六只手来,共是八条臂膊,又长出三个头来。这也就是八臂哪吒,八手各持两根火尖枪、乾坤圈、混天绫、金砖,太乙真人再赠了九龙神火罩、阴阳双剑。

至于正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显出的是三头六臂法身,但使的是火尖枪、乾坤圈、混天绫。再者,太乙真人也有九龙神火罩。因此,“魔童”哪吒虽是三头六臂,却属于是封神版哪吒。

哪吒是个身材矮小的小孩

由于哪吒闹海深入人心,他的形象也被定格为一个小孩。

在封神世界中,哪吒七岁时就已经“身长六尺”。再到太乙真人为哪吒塑造成莲花化身时,他更是成为了“身长一丈六尺”的形象,这也是他在封神世界中的真正形象。

哪吒一丈六的身高,在封神中是个什么水平呢?

其实,封神中的高人并不多。邬文化是身高数丈,方弼是三丈六尺,方相是三丈四尺,魔礼青是两丈四尺,雷震子是两丈,再是一丈七八尺的余元,然后就是一丈六七尺的哪吒、金大升、周信、李奇、朱天麟、杨文辉,以及一丈五六尺的九龙岛四圣。因此,哪吒也可以称得上是封神中屈指可数的巨人了。

当然,哪吒的岁数不大,属于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

老子是人教教主

封神榜是三教并谈,三教多被认为是元始天尊执掌的阐教、通天教主执掌的截教、老子执掌的人教。

然而,在封神世界从没有提及过“人教”之说,老子就是阐教大教主。鸿钧道人曾明确说“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就是说只传下了阐教、截教,而没有所谓的人教。后续赤精子则明确称呼老子为“掌教大老爷”,通天教主更是对老子说过“你等谬掌阐教”、“李聃,我和你一体同人,总掌二教”等。因此,老子和元始天尊共同执掌阐教,是阐教教主。

至于说老子是人教教主,则是洪荒流小说中的设定,化用的是封神中的人道:

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

三友就是三清

在洪荒流小说中,人教教主是太清道德天尊、阐教教主是上清元始天尊、截教教主是玉清通天教主。

一般来说,也确实将三友说成是三清,通天教主就是玉清。就好比电影《封神:战火西岐》中的通天教主形象大被吐槽,说不能想象三清是这个形象。

在封神世界中,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是三友,但却并不等于三清。

在诛仙阵之时,老子一气化三清,分出三道化身,分别自称上清道人、玉清道人、太清道人。通天教主听后却很是疑惑,根本就没听过,暗中思索:“自古至今,鸿钧一道传三友;上清、玉清不知从何教而来?”

通天教主根本都不知道三清之说,可见封神中并没有三清,而只有三友。

当然,三友虽不是三清,通天教主依然是得道的混元大罗金仙,封神电影中的这个形象确实是有点奇特。

莫名其妙的蚊道人

在蚊道人的相关词 条中,解释为:封神演义原文中说他是鸿蒙凶兽。

这个释义的参考资料来自于《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也就是三大师收狮象犼。事实上,在这一回中,并没有提及“蚊道人”这个词,“鸿蒙凶兽”四个字中只有“凶”字有提及。

在八十三回确实有蚊子出现,但并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凶蚊,而是一群蚊虫。

当时接引道人降伏龟灵圣母后,白莲童子误放出蚊虫。蚊虫闻到血腥气,“俱来叮在龟灵圣母头足之上,及至赶打,如何赶得彻,未曾赶得这里,那里又宿满了。”在龟灵圣母被吸干后,蚊虫“四散飞去”,又吃了西方十二品莲台的三品莲台。

从“俱来”、“宿满”、“四散飞去”几个词来看,这明显不是一个蚊子,而是一群蚊子。

陆压道人是三足金乌

陆压道人是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自称西昆仑散人。

关于陆压道人的来历,封神中并没有具体交待。在洪荒流小说中自由发挥,有说陆压道人是东皇太一第十子,有说是妖皇帝俊之子,是后羿射日中幸存的一个,本体是三足金乌;有说是鸿钧道人的小师弟,还有言为: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更在前。

先有鸿钧后有天,这个是很显然的。在赵公明出场之时,曾说过“当时未有星河斗,先有吾党后有天”,可见截教中人在开天辟地之前多的是,鸿钧更是在最遥远的玄黄之外。

陆压道人在鸿钧之前就是妄言了,他曾自称“吾在天皇时期悟道”。天皇时期已经在开天辟地之后了,陆压道人与燃灯道人、赵公明等人都是得道于此时。而此时的三友早已经是历万劫不灭之体了,更别说早已不知经过多少劫数在天地玄黄之外的鸿钧了。

因此,陆压只是个实力强大的散仙而已,与燃灯、十二仙是同辈的道友,还到不了三友才层次。

申公豹身上的谣言

申公豹是封神之战中的重要人员,邀请了三十六路大军讨伐西岐,将众多修道士和能人异士送上了封神榜。

关于申公豹这个人物,有着多个谣言:

第一,申公豹是豹子成精。实际上,封神中从没说申公豹是异类成精,出场形象为:头上青巾一字飘,迎风大袖衬轻绡,麻鞋足下生云雾,宝剑光华透九霄。这个形象可以称得上是仙气飘飘,而且后续也称是“白面长须”的道者,全然不是梅山七怪那样的怪模怪样。

第二,申公豹是殷商国师。因为元始天尊授予姜子牙封神榜,申公豹才与他作对,“保成汤,扶纣王”。不过,封神中并没有提及申公豹去见纣王,更别说是当国师了,而且封神中也没有国师这个职位。这个设定是出自剧版改编,也算是完善了一些。

第三,申公豹的口头禅是“道友,请留步”。申公豹确实是四处拉人,但却没有说过“道友,请留步”,甚至书中不曾出现过“留步”这个词。

第四,申公豹坐骑是豹子。就因为申公豹名字中有个豹子,就被认为是豹子精,坐骑也被改为豹子了。事实上,申公豹的坐骑是虎,经常是骑虎而来。

这些都是申公豹身上较为常见的说法,多是出自影视改编。不过,有些改动也确实丰富了申公豹这个人物,尤其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申公豹更是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申公豹。

土遁是往土里钻

土遁是封神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法术,是修道士入门级别的简单法术。

要是顾名思义的话,土遁应该是往地下钻去而走。实际上,土遁是扬土借风而行的遁术,比如黄天化使用时,捏了一撮土,望空中一撒,借土遁往潼关去,迅速如风;燃灯是直接借土遁化青风而去;通天教主也是借土遁而起等等。

实际上,地行术才是真正往地下钻的法术,挨着土就能进入地下,而且能在地下走。这门法术比土遁高明了太多,明确会使用的只有土行孙和张奎,土行孙称之为盖世无双的神通。

圣人是一种境界

在封神武力排行中,常有圣人、准圣之说,并称之为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洪荒流小说中,圣人就是对应的是混元大罗金仙。不过,封神中的圣人并不是境界,也不等同于混元大罗金仙,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是圣人,火云洞三圣、瑶池金母是圣人,哪吒也被称为圣人,姬昌更是多曾称为圣人。

因此,封神中的圣人并不是一种境界,而是对有道德的高人、圣贤的一种尊称。

这是封神中13个较为常见的“谣言”说法,你信了几个?

​ ​

0 阅读:2
行到梅子青时

行到梅子青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