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把情人送给戴笠,却不当人对待,他死后,情人的做法让人敬佩

星河游侠不羁 2025-01-09 10:47:36

1988年一本回忆录的问世,再度扰动我国近代史学界。人们关注它不仅是因为书中记载大量国民党内部的秘辛,更在于口述者提出戴笠自导自演坠机事件的观点颠覆了很多历史学者的认知。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陈华女士回忆录》。她不仅是军统的特务,更是戴笠的情人,还是见过戴笠最后一面的人,她叫做陈华。

权贵的玩物

陈华出生于1906年的上海。虽然成长在当时亚洲最繁华的都市,但陈华家的条件却十分贫苦。陈华家贫穷到什么程度呢?当弟弟出生时,她们家连请接生婆的钱都没有,是陈华亲自为母亲接得生。

在旧社会,妇女的地位是很低的。事实上,即便到解放之后,在一些偏远地区依旧存在牺牲女孩前途而成全男孩的做法。在黑暗的民国时代,情况便更加糟糕。十三岁时,陈华便被贫穷的家庭卖给老鸨,最终沦落到惠州的妓院,以取悦男人为生。

年幼的陈华出落的亭亭玉立,自然也成为了妓院的“头牌”。陈华因为姿色流落风尘,却也因姿色“逃脱苦海”。在一次“招待”中,陈华被当时高官杨虎看中,其命运也随之改变。

杨虎是国民党党内大佬。早年间,他就加入同盟会,积极跟随孙中山先生参与反清革命。1915年,在袁世凯的称帝事件中,杨虎伙同陈其美、蒋介石等人发动肇和舰起义。他也一度成为国民党内的实权人物。

但随着蒋介石在国民大革命中的强势崛起,杨虎在党内逐渐被边缘。但蒋介石出于拉拢的目的,依然任命其担任诸如国民革命军特务处处长、上海警备司令等显赫职务。

杨虎在妓院中对陈华“一见倾心”,随之动用关系为其赎身。当时杨虎早有家室,注定无法给陈华名分。但依然将其安置在自己的家中,当成自家私宠,随时享用。

虽然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提升,但陈华的地位与在妓院中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无非是从服侍众多客人,变成招待杨虎一人罢了。而久历风月的杨虎也很快厌倦了陈华这件“旧物”,对她再也没有当初的热情与关心。

对杨虎而言,陈华已经从“一件”泄欲工具,变成一个纯粹的装饰品。只要回报丰厚,杨虎就可以轻易地将其转赠他人。很快,陈华便告别杨虎,迎来了自己的“新主人”。

那是一次在杨虎家举办的宴会,作为家中最耀眼的“花瓶”,陈华自然要配合陪伴应酬。在宴会上,陈华发现一个中年男人时常瞄自己看。作为妓院花魁,陈华对男人的这种目光早已见怪不怪,但还是吃惊于那人不加掩盖的情欲之心。

要知道杨虎作为党内大佬,参宴者自然都是达官显贵。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场面人物,不管背地里如何荒淫,表面上还是要装一装的,没想到那人却这般色急。

正当陈华被盯得尴尬不已时,身边的杨虎却面露得意神色。原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党内只手遮天的军统头子戴笠。戴笠这人千般好万般好,就是太好色。军统内部的女间谍几乎都和他有染。甚至他还把自己的姘头向影心推给属下毛人凤“接盘”。

“若是能用这’贱人’巴结上戴笠,倒是笔合适的买卖”。怀揣着这个念头,杨虎主动提出让戴笠带走陈华好好培养,相当于变相将陈华送给戴笠,久怀色心的戴笠求之不得,随后,陈华便开始了自己的军统生涯。

军统一枝花

要说戴笠对陈华的态度,并不能单纯地套用流氓与美女的关系。戴笠确实为陈华的姿色所倾倒,但深沉阴狠的“戴老板”在陈华身上还看到了优秀间谍的潜质。他是真想把陈华留在身边。

陈华有着出色的外表,这是迷惑他人、套取情报的天然优势。但更重要的是,他看出陈华早年的经历,为其塑造了机敏聪慧、绵里藏针、手段圆滑的特点。这才是陈华能从一众风尘女子中脱颖而出,借助杨虎之手逃离青楼的重要原因。

正是看中这一点,戴笠才不单单把陈华看做“厌之即弃”的玩物,而视作一个有潜质的优秀特工。

在接受一定的训练后,戴笠随即派陈华去监视孙科等老蒋的党内敌人。孙科是孙中山的长子。同为党内大佬,身怀国父血脉的孙科即便没有执掌民国权柄,但依然是蒋介石忌惮的政治对手。

陈华的行动虽然未能扳倒孙科,但向戴笠提供孙科一系的大量情报,帮助老蒋剪除孙科一派的不少羽翼。在出色地完成多次任务后,陈华在军统内部声名鹊起。再加上他与戴笠特殊的关系,政府的人都对陈华礼敬有加,这是过去她从未享受到的。

不仅是外人尊重她,连戴笠本人也对陈华十分看重。在相处中,戴笠多番讨好陈华。其耐心、其态度,甚至令戴笠的好友唐生明都惊讶不已。

据陈华在回忆录中讲述,在一天夜里,戴笠主动向自己求爱。在陈华看来,戴笠眼神火热、态度恳切,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爱”。两人情感急速上升,很快他们的身影便纠缠、交叠在一起。

尽管,我们并不清楚那是不是“戴老板”的虚情假意,但以戴笠的权势地位,他如果色心大起,确实没有刻意讨好陈华的必要。要知道上一个令戴笠这般上心的美人,还是大影星胡蝶。

在那次求爱之后,陈华与戴笠走到了一起。私下里,他们时常耳鬓厮磨、共赴巫山。但要说戴笠多爱陈华,也说不上。因为他很快给陈华安排了一个孤身犯险、“决死报国”的任务——监视汪精卫。

1939年,汪精卫与侵华日军合作,成立汪伪政权。自诩国民党和民国正统的蒋介石自然视汪精卫为眼中钉肉中刺,对汪监控便很快排上日程。伪政权成立后,汪精卫收拢了不少在体制内郁郁不得志的情报人员,因此对汪监视的工作十分困难。

当时戴笠手下,能力强,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人中,陈华算是一个。因此戴笠没做犹豫便派陈华前往敌占区的南京,进行情报工作。

当时南京是汪伪政权的心脏,陈华此去无异于孤身犯险,深入龙潭。稍有不慎,陈华在汪伪政权和日本人手上的结局恐怕比死不如。接到命令时,陈华的内心是拒绝的,情绪是崩溃的,但戴笠此时眼神格外阴冷决绝,仿佛并不在意陈华的死活。

去,是九死一生;不去,是十死零生。既然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一把。怀着视死如归的心情,陈华前往南京执行任务。多年从事情报工作的经验和频频得手的美人计,让陈华在敌占区如鱼得水,她幸运地熬过了这个任务。

国民政府没有为陈华授奖,只是为其提供了一座香港的房子和一笔钱。就连迎接其归来的接风宴也只是在戴笠居所办的家宴。当陈华准备离开时,戴笠还扣下了她从上海带来的裘皮大衣与皮靴。当陈华询问原因时,戴笠表示仅仅是为了预备将来给某位夫人送礼。

多年相处下来,陈华早已习惯了戴笠的凉薄。可没想到,自己曾经的“爱人”决绝至此。陈华裹着戴笠家里的毯子登上了离开重庆的飞机。凉的不仅是她的身体,还有她的心。

有趣的猜想

抗战结束后,陈华还时不时为军统搜集情报,从事间谍工作。直到1946年3月下旬,几位军统特务的到来,打破了陈华生活的平静。

只见几人从牛皮纸的档案袋中拿出13张照片。相片中满是飞机坠毁的残骸和烧焦的遇难者遗体。虽然尸体损毁的很厉害,但陈华依旧从中看出端倪。

通过照片,陈华发现一位死者镶有金牙,而且右手高举,拳头紧握,和自己心中一直怨恨的那人很像。难道是戴笠?在询问下,几人向陈华确认了戴笠身亡的消息。陈华这才敢确定照片上的死者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戴老板”。

其实陈华对这个结局早有意料。因为在戴笠前往南京前,已经透露出了端倪。那天在会见陈华时,戴笠神情默然,显得有些沮丧。他对陈华说自己当下的处境不太好,感觉老蒋要抛弃自己。

蒋介石对戴笠又用又防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别人都说戴笠是蒋介石的佩剑,但蒋介石也时时刻刻防范着这把尖刀。因为军统实力太强,戴笠在民国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万一这把刀有天不甘于被人指挥呢?

所以内部的制衡是必须的。之前,中统军统就彼此敌对,内部暗战不断。抗战胜利后,老蒋又开始扶持蒋经国组建自己的情报势力。戴笠的军统地位逐渐尴尬。

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形势占优。蒋介石觉得“优势在我”,开始借军事胜利整顿国民党内部。生性敏感多疑的戴笠从中感觉到苗头不对,这便有了戴笠与陈华的“爆料”。

虽说戴笠对他人狠毒刻薄,但对蒋介石还是忠诚的。他出身贫贱,人到中年都碌碌无为,是蒋介石给他机会,让他平步青云,权欲熏天。尽管他的势力很大,但从未有过背叛蒋介石的想法。他当时对陈华表示,他之前树敌太多,一旦失宠,必然身首异处,不如自己求死。

另外,照片上死者的姿势也透露很多细节。陈华回忆到,过去戴笠在亲手处决他人时,开枪后,持枪的右手会不自主抬起紧握,这与死者姿态相同。很有可能是在飞行时,戴笠杀死飞行员,之后坐视飞机撞山坠毁。

但此事关系重大,陈华并不知道事后是否有人大做文章。如果自己贸然说出推测,可能会引发杀身之祸。因此陈华只是确认了戴笠的尸体,并没有透露他自杀的想法。直到年老后开始筹备回忆录,陈华才敢陈述这一猜想。

另外,在陈华的回忆录中,他对戴笠的刻画相对克制,并没有像沈醉回忆录一样将之描写为贪财好色、挥霍无度、一无是处的恶棍。她口中的戴笠更多是一个多疑、阴狠,敛财但不私藏的特务头子。

虽然我们并不确定她口中的戴笠是否属实,但联想到戴笠对其所作所为,其心胸还是值得敬佩的。

参考文献:

《陈华女士回忆录》1988年 章君谷著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