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其琛谈中韩建交始末:曾搭专机赴朝鲜见金日成

星河游侠不羁 2025-01-09 10:45:29

中韩关系初探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由于历史纷争和冷战的地缘政治影响,中韩两国之间处于长期的敌对状态,这期间双方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官方交流或民间往来。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83年,中国申办并成功获得第十届亚运会的主办权。

随着亚运会的筹备工作逐步展开,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和体育团体开始与中国进行联系,这些接触虽然最初是基于体育和商业的需求,但逐渐地,双方的交流开始扩展到文化和教育领域。

例如,1986年亚运会期间,中国和韩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激烈竞争之外,也有机会在赛场下进行交流,相互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习俗。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韩国商人和公司看到了在中国投资的潜力。他们开始探索在中国设立工厂和公司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中国东部沿海的城市。这一时期,不少韩国企业如三星、LG等开始在中国大陆设立生产基地。

1980年代末,随着两国间民间交流的逐渐增加,原本紧张的中韩关系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在文化领域,中国的电影、书籍和音乐开始进入韩国市场,韩国的流行文化如电视剧和K-pop音乐也开始对中国大陆的年轻人产生影响。

此时,两国政府也意识到,改善双边关系将对各自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因此,虽然官方的高层对话尚未全面开启,但在多个非政府层面的交流已经在悄然进行。

逐步加强的交流与合作

到了1991年11月,中韩两国的关系开始显露转机。此时,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率领代表团赴韩国首尔,出席在那里召开的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钱其琛的访问引起了韩国方面的高度重视,而他在会议期间受到韩国总统卢泰愚的正式接见,则成为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面。两人会谈的内容虽然未对外全面披露,但可以确定的是,此次接见使双方高层开始就建立联系、探索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实质性沟通。

当时,韩国正处于积极推行“北方政策”的阶段,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与社会主义国家接触,逐步改善朝鲜半岛的外交环境。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关键国家,对韩国的战略布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进入1992年,双边关系的改善进程进一步加快。在4月召开的亚太经社理事会第四十八届年会上,韩国外务部长李相玉受邀赴北京出席会议,这次访问也被认为是韩国方面释放的又一次友好信号。在这次会议期间,钱其琛与李相玉在钓鱼台国宾馆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会面。

朝鲜问题是双方必须面对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一直与朝鲜保持传统友好关系,而韩国则希望通过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进一步推进其北方政策。如何在尊重朝鲜半岛现状的同时推进中韩关系,是双方在会谈中需要寻求的平衡点。李相玉的态度较为积极,他希望通过此次会面进一步明确双方关系改善的实际路径,而钱其琛则展现了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在长达几个小时的会谈中,双方就具体合作方向、外交框架的构建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达成了一系列初步的共识。

考虑朝鲜因素的外交布局

在中韩建交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与朝鲜的关系成为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外交挑战。朝鲜作为中国长期以来的友好邻邦,一直被视为中国在朝鲜半岛上的重要伙伴。而中韩建交的可能性在朝鲜看来无疑是一个敏感议题,朝鲜方面对这一可能性最初持保留态度,而中国方面也非常谨慎,努力在平衡两国关系的同时推动与韩国的建交进程。

在权衡局势后,中国外交高层认为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同时也意识到必须争取朝鲜的理解和支持,以确保这一外交举措不会对朝中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于是,在建交决定的关键阶段,中国专门派遣特使搭乘专机访问朝鲜,与金日成主席进行面对面的磋商。

中国代表团带去了精心准备的国礼,其中包括一件九龙戏珠玉雕和新鲜采摘的荔枝。访问当天,中国代表团在朝鲜当地时间上午十一时抵达,通过礼宾和正式安排,迅速展开了与金日成主席的会面。会谈持续了数小时,直到下午五点才结束。

在会谈中,中国特使向金日成主席清晰阐述了中国推进与韩国建交的立场。这一立场的核心在于,中国希望独立自主地处理外交事务,同时维持与朝鲜的传统友好关系。在这一点上,特使用具体事例和分析说明,中韩建交并不会削弱中朝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也不会对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金日成主席在听取中国特使的立场后,明确表示理解中国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做出的外交选择。

台湾问题的谈判与解决

在中韩建交谈判的过程中,台湾问题成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敏感议题。自1949年以来,韩国一直与台湾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维持着较为密切的往来。特别是在冷战背景下,韩国将台湾视为盟友之一,同时也依靠台湾的支持来强化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因此,韩国在与中国讨论建交事宜时,对放弃与台湾的关系表现出极大的犹豫。

中国方面则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毫不动摇,明确要求韩国在与中国建交之前,必须与台湾“断交”,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要求直接触及了韩国的外交基础,双方因此展开了多轮谈判。初期的谈判进展缓慢,韩国方面试图在这一问题上寻找某种折中的方案,但中国对此立场坚决,表示这一原则不容妥协。

在谈判过程中,韩国方面逐渐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已成为区域内不可忽视的力量,韩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不仅符合其“北方政策”的整体战略规划,也将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谈判的深入,韩国方面开始调整立场。在一次重要的闭门会议中,韩国高层经过反复讨论和评估,逐渐达成了共识。最终,韩国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决定与台湾终止“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台湾方面也察觉到中韩建交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在谈判进入关键阶段时,台湾当局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挽留韩国,提出包括经济援助、增加合作项目等条件,但这一切已无法改变局势。韩国的立场在当时已逐渐明朗,台湾与韩国的“外交关系”最终在1992年8月22日由台湾当局主动宣布“断交”。

中韩正式建交与亚洲地区的影响

1992年8月,中韩建交的谈判已进入尾声,双方对公报签署的细节问题展开了密集的磋商。对于地点的选择,韩方提出了明确的顾虑。由于韩国国内对与中国建交存在一定的敏感性,特别是在尚未完全淡化的冷战背景下,韩方对在汉城举行这一历史性仪式表现出一定的犹豫,担心消息过早泄露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舆论波动。因此,韩方提出建议,希望将签署仪式的地点安排在中国境内,以确保过程更加周密且不易受到干扰。

中国对此提议表示理解,经过协商,双方最终一致同意将签署仪式安排在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芳菲院。钓鱼台国宾馆作为中国处理重要外交事务的场所,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同时也符合双方对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共同需求。

在签署公报的前几天,中方和韩方代表团在北京展开了最后的准备工作。双方围绕公报的具体措辞、签署仪式的流程、代表团成员的安排以及媒体报道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讨论。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以确保建交过程正式且严谨。韩方派出的高级代表团在抵达北京后,与中方进行了多轮闭门会议,敲定了仪式的所有细节。

1992年8月24日早晨,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一片忙碌。中韩双方的代表团成员早早到达芳菲院,确保一切安排井然有序。上午9时整,在中韩两国国旗的映衬下,建交公报正式签署。签署仪式后,中韩双方代表团分别发表了简短声明。

参考资料:[1]李妍.试论中韩建交的原因和意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8(2):56-60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