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高平县的驻军情况
小西水历史
2024-09-17 12:14:55
一、八路军115 师344旅
1937年12 月底,八路军344旅687团、新16团、 772团参加平型关大战之后进驻高平,转归 129 师指挥,在城关、店上、邢村等地作短期休整,得到高平人民的大力支持。
1938年5月9日,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 344 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率部在参加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晋东南后驻防高平。旅部驻城北村(今凤和村)公家大院。同年9月,344 旅党代会在旅部驻地召开,朱德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专程到会讲话。次年3月,朱德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视察了 344 旅部队。
1939年7月15 日,为粉碎日军对晋东南进行的“一号作战”(即日军第二次九路围剿晋东南),徐海东、黄克诚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率 344 旅再次驻防高平。旅部驻段庄村,后移驻北庄村、陈区石村。驻防期间,344 旅部队先后参加了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晋东南的战斗、日军第 二次九路围攻晋东南的战斗,以及在玉井、三甲、南北李村、赤祥、高平城等地对日军的战斗。 1940 年4月, 344 旅按朱德总司令和卫立煌谈判新确定的防线, 奉命掩护高平县长刘湘屏和抗日干部及积极分子一并撤出高平,转移至壶关、平顺一带。
2、八路军总部
1938年2月20 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率部从洪洞转战进入高平。21 日,八路军总部驻北陈村朱家大院 。26 日彭德怀副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离开高平。
3、国民革命军陆军第 17师
1938年2月 20 日,陆军第 17师师长赵寿山率部在离石县碛口镇整训后,经洪洞、赵城、沁水、晋城,进驻高平。17 师进驻高平的第二天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人乘坐吉普车从北陈村前往 17 师师部驻地康营村,会见了师长赵寿山,部署当前的作战方针和任务,商定双方使用电台联系的具体办法。 此后, 17 师归朱德、彭德怀直接指挥。
17 师在高平驻防期间,先后参加了高平关对日阻击战、对日军九路围攻晋东南的反围攻作战。同年 6月26 日, 17 师命归还 38 军建制后,赵寿山升任 38 军军长兼17 师师长,于 6月底率部由高平进入中条山地区坚持抗战。
4、八路军高平兵站
1938年2 月,八路军前方总部后勤部在高平宰李村玉皇庙内建立了第十八集团军高平兵站(即第六兵站) 。共配备八路军干部 20 多名, 战士 90 多名。其中警卫、运输排各一个,医疗队一个,炊事班一个。站长先后是黄曹龙、杨毓贤,教导员董洪国。 兵站下设陵川禹居交通站和晋城东沟派出所。
十二月事变"后, 1940 年2月,同民党孙楚部1个团的兵力在一个夜晚突然袭击了晋城东沟派出所,所有干部、战士英勇反击,奋力抵抗,几乎全部殉难。同时,国民党的另一支武装又偷袭了陵川禹居交通站,站内全体人员被俘。敌人两次偷袭得手后,接着,阎锡山 61 军独8旅 一部又开始向驻高平宰李村的八路军第六兵站逼进攻。这时,站长黄曹龙正奉命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杨毓贤接任不久,当敌人距宰李村仅4公里时,兵站全体人员由于及时接到情报,站长杨毓贤命令全体干部、战士及 一百多名伤病员进行突围。 突围时,战士们将一切重要的军事文件、物质及医疗器械随身携带,不能突围的重伤病员及一些物质用品交给当地群众保护。阎军开进村时,兵站人员已全部安全转移到平顺县 ,留下的伤病员和军用物质也被群众保护起来,宰李村大庙已成空庙,但这条秘密交通线却遭到了破坏。
5、国民革命军第 529旅
1938年3月, 国民革命军第 17 路177师 529 旅, 加忻口战役后转战进入晋城、高平,旅长杨觉天。部队驻晋城大阳镇等村庄及高平大周、西周一带,司令部驻高平金章背村。归陆军第17师统辖。在高平驻防期间,参加了对日军九路围攻晋东南的反围攻作战。
6、决死队三纵队第11团
1938 年8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3纵队从晋南开赴晋东南,其中游击第11团驻高平柳树底村、尹家沟、杨村等地。团长刘修堂,政治部主任杨绍曾。 1939 年12 月,晋西事变发生后,决死3纵队游击11团1 营,在营长牛善斋(原“皇协军”连长)挟持下叛变。 该营的政工人员先期撤出,未受到损失。
7、八路军唐天际支队、 129 师新编第1旅
1938 底,晋豫边区游击支队(即唐支队)在高平牛庄一带驻防,司令员唐天际。 1940年2 月, 344 旅688 团和晋豫边区游击支队改编为129师新编第1 旅,旅长韦杰,政委唐天际, 副旅长何柱成(后为黄新友) ,政治任唐志强(后为何柱成) ,副主任杨伯笙。下辖2个团,第1团由 344旅688 团编成,第2团由晋豫边区游击支队编成。 本月23日,新1旅第1团在高平下马游一带自卫反击独八旅,歼灭独八旅13团; 29 日,新1旅两个团和独3旅董天知部在晋城大阳、中村和高平东周、陈庄一带与卫立煌部黎明支队激战,歼敌 1000人。
8、八路军 386 旅772团
1937 年12月 ,八路 386 旅772 团(史称老2团)进驻高平。1942 年秋,772 团在野川 、唐王山一带围歼姬镇魁武装。 1943 年8月, 772 团袭击寺庄、马村日伪据点。
9、太行第四军分区 32团
1945年4 月,太行第四军分区 32 团驻高平云泉村,团长宗书阁,政委李震。在高平县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开展了对日局部反攻,先后参加了解放米山的战斗、攻克龙顶山日伪据点的战斗 、解放河西的战斗,扫除了高平境内白晋路以东的日伪残敌,使这部分地区获得解放。
10 、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 20团
1943年7 月,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 20 团开进高平,帮助新建立的建宁县抗日政府开展工作。 同年8月, 20 团护送太岳行署主任牛佩琮过高平,并与日军展开激战。 1945年5 月, 20团1 个营在伯方村伏击日军。 同年6月,20 团在团长楚大明的率领下, 加了解放高平县城的战斗。
11 、士敏独立团
1944 年11 月,士敏独立团在高平县大队的配合下,对盘踞在团池村的姬镇魁政工团及国民党 27 军残部 200 余人进行了严重打击,毙敌 50 余人,俘敌 100 余人。 1945 年2月,士敏独立团与高平县大队、长子县大队袭击回山村日伪军,俘敌 60 余人。1945年6 月,士敏独立团在团长蒲大义的带领下,参加了收复高平县城的战斗,高平全境解放。
12 、国民革命军第 27军
1938年2 月,日军飞机轰炸高平县城后,驻高平县城附近的国民革命军第 27 军预备第8师撤至龙顶山后的吴庄、龙泉、北诗、拥万一带。 “十月事变”后, 27 军长期驻防高平,军部驻陵川,军长范汉杰。1940年1 月,27 军45 师和 46 师补充团和 45 师33 团进驻高平。1941 年1月, 27军 45师补充团驻高平龙顶山 一带; 另有该军 133 团驻大山一带。
1940 年5月、 1941年2 月, 27 军预8师补充团先后两次在龙顶山与日军作战。1940 年4月, 27 军45 师在七佛山与日军作战。1943 年撤出高平。
13 、阎锡山61军独8旅
1938年4 月,阎锡山61军独8旅驻守高平北杨、下马游一带,后转至董峰等地。 “十二月事变”中,阎军独8旅在高平勾结日伪军,大肆进行反共、反人民活动,屠杀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 1940 年2月,阎军独 8旅被八路军和高平地方武装围歼。
14 、国民革命军第 98军
1940年,国民革命军第 98 军一部活动于釜山、回沟一带 1941年9月,98 军与日军激战于高平西部地区及沁水一带,军民武士敏阵亡,部队撤离。
15 、国民革命军第40军
1940年,国民革命军第40军驻守河西、牛庄、侯庄 、寨平一带。军长庞炳勋,军部驻侯庄村。同年4月奉命撤离。
16 、续济川保安团
1939年,阎系五专署续济川保安团1个营驻守团池一带。
17 、国民革命军第93军新8师
1940国民革命军第93军新8师驻守高平釜山和沁水、长子一带。师长陈牧农,副师长傅砚农,下辖 主力22 团、 23 团、24团。在高平等地驻防期间,参加了对日作战的长高战役。
1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