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协同联动——宁波自律机制助力宁波地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chinamoney 2024-09-27 10:47:39

内容提要

自2022年初宁波市北仑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试点获批以来,宁波自律机制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指导下,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夯实自律平台作用,坚守服务地方,积极助推高水平试点有序落地和持续推进,在凝聚行业智慧、推动改革试点、促进业务创新等方面作了不少有益探索,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助推宁波市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试点政策背景和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示宁波要将港口这一最大资源、开放这一最大优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为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开放型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18项外汇政策试点在宁波相继落地,宁波自律机制以耕好先行先试“试验田”为己任,扎实做好试点落地推广,着力打通政策实施堵点难点,助力经营主体用好用足外汇政策。2022年初,宁波北仑获批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此次试点涵盖了9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区别于以往单项外汇试点,本次试点根据“综合集成式”改革思路,一次性推出涵盖跨境结算便利、银行服务升级、外汇行政许可改革等举措,部分政策突破现行限制,让“不能办”的业务“能办”,部分政策优化外汇服务方式,让“能办”的业务“好办”,大幅提升企业资金使用自由度、便利度。宁波自律机制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坚持外汇金融服务工作与城市开放发展同频共振、相融共促,积极研究试点政策,努力推动试点政策顺利落地。截至2023年末,13项政策全部落地,累计办理试点业务近13万笔,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区域涉外经济发展。

2023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的通知》,在宁波全市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便利更多经营主体合规办理跨境贸易投资业务,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此次试点政策共8项,其中,经常项目政策措施5项,包括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支持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特殊退汇免登记、优化服务贸易代垫或分摊业务管理等;资本项目政策措施3项,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以及外债、境外上市等资本项目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等。宁波自律机制面向区域内涉外经营主体开展针对性、多层次的政策解读和服务,持续加强优质金融服务,逐步构建起“越诚信越便利、越合规越自主”的良性循环,多集成、广覆盖的试点综合效应加速显现,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不断提升。

二、宁波自律机制助力各项政策落地

(一)强化组织引领

新政对发挥外汇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也为商业银行提升外汇金融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如何在高水平试点业务开展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确保试点业务“放得开”“管得住”,让高水平开放的外汇政策释放更大的红利,服务更广更多的经营主体,是宁波市所有银行需要思考和努力践行的课题。宁波自律机制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围绕如何推进高水平试点业务进行专题探讨,成员单位一致认为自律机制应发挥应有作用,凝心聚力,共同担当,互帮共持,形成合力,将高水平试点政策红利优势充分发挥,全力推进试点业务。在宁波外汇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宁波自律机制于2022年3月制订和出台了《宁波市银行业推进北仑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业务展业自律指引》,将专项推动、培训宣传、鼓励导向、规范规程、创建机制、倡导氛围、评估考核等纳入本次自律指引的内容框架,并发送成员单位落实执行。

(二)统一标准规范

试点政策相关文件明确了试点业务的办理要求,以便利化为核心,推动业务流程转变,借此实现业务模式、服务方式和事后管理等领域的转变,进而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简捷的外汇收支服务。考虑辖区内银行外汇业务规模不一,内控管理水平各有不同,为帮助成员单位减轻压力,更好地做好试点业务的整章建制,同时防止内卷,为经营主体提供相对统一的服务标准,便利涉外主体办理试点业务,宁波自律机制探索统一相关业务规范,作为成员单位的制度参考依据,尽力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运用集体智慧和大数据,为业务稳健开展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组织和协调,委托“政策咨询和培训小组”研究试点政策精髓,制订试点政策宣传模板,统一发送给成员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二是编写试点政策“企业准入一页通”,发挥优质企业示范作用,引导潜在目标企业主动优化业务流程,做到贸易信息流、交易资金流等可追溯,打造“越诚信越便利”的良性循环。三是梳理制定各项业务规范和模板,如经常和资本项目优质企业准入的申请模板、内部展业尽调模板、风险业务系列清单、“银行操作一点会”等,帮助成员单位整章建制,为企业提供相对统一的业务办理标准。四是多次召开现场探讨会,组织成员单位收集经验,共同编写试点业务监测核查指标规则,涵盖事前核查、事中管理、事后监测三个方面,共10大类46小类,支持银行做好自身业务风险监测、提高管理水平。

(三)建立培训宣传工作机制

宁波自律机制深刻意识到试点政策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成立试点业务专项工作组,加强培训和宣传。一方面积极倡导各成员单位通过现场宣读及讲解、小组问题讨论、视频培训等形式开展行内试点专题培训,努力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组建宁波银行业外贸金融服务顾问团,赴企业走访宣介新政内容,帮助企业了解政策关键要点,充分运用政策红利,确保政策理解不片面、政策执行不走样。同时号召成员单位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以及营业场所的LED等载体,扩大受众范围,尽可能扩大试点政策的普及面。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为加强同业交流与合作,宁波自律机制通过定期的工作会议、业务交流、优秀案例评选等,促进成员单位之间的共享、共学、共用和共推。一是召开工作会议,全面了解试点业务推进进程,共同探讨交流试点业务推进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分享试点政策落地动态,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组织业务交流会,及时梳理有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产品创新、优化审核流程的优秀做法,鼓励成员单位在遵循行业规范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三是组织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发挥同业典型示范带头作用,通过试点经验的案例示范,以案例剖析帮助成员单位厘清展业边界,提高真实合规贸易资金的结算效率,提升经营主体对便利化政策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23年宁波自律机制征集150多个案例,选出最优案例15篇和最佳组织奖5名。

(五)建立疑难业务集审机制

在试点推进落实过程中,偶尔出现对新业务、疑难业务不敢办、不愿办的情况,而从经营主体角度出发,其确实有客观的真实需求。为帮助成员单位提高业务办理水平,满足个案性业务需求,对于疑难、复杂、新型或不常见的业务,宁波自律机制建立事前会商评审机制,由业务发起银行对业务具体情况、展业尽职情况等形成初步意见,提交自律机制工作组进行审核,工作组在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后进行集体评估,形成书面结论并报备监管部门,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例如,某银行摸排发现外综服平台向跨境电商业务延伸过程中存在货款资金入账慢、资料多等难题,自律机制组织研究形成“外综服+跨境电商”便利收汇模式。又如,某银行针对某纺织服装企业开展的委托境外加工业务,存在笔数多、材料多、金额小等特点,自律机制量身定制审核方案,以整体背景尽调、定期事后台账式跟踪等方式替代原有的逐笔资料审核,企业便利化政策获得感显著增强。

(六)加大对新型国际贸易的支持力度

随着宁波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国际贸易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市场诉求更趋多样化、个性化,对银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宁波自律机制发布《关于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的通知》,引导成员单位解放思路、大胆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为真实、合规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努力规范离岸国际贸易结算做法,为进一步支持辖区内企业开展离岸国际贸易创造条件。宁波自律机制组织成员单位梳理征集了“委托境外加工业务”“离岸转手买卖”“跨境电商业务”“境外承包工程境外购买货物业务”“全球采购业务”等近几年来发生的各类新型国际贸易业务,制定《新型国际贸易案例集》,从业务背景、资金流、物流单据流、商业模式出发,形成案例解析手册供成员单位参考学习,倡导成员单位在试点政策框架下,持续优化新型国际贸易业务审核方式,积极借鉴同业更高质量的展业方式方法,树立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探索更高水平的外汇金融服务。

(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支持

中小外贸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是宁波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色,如何将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惠及至更多中小企业,帮助其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对“稳外贸”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宁波自律机制多次召集成员单位专题讨论中小企业特点,引导成员单位创新服务,在业务流程上做“减法”,在配套服务上做“加法”,助力企业生产经营的降本增效。一些银行在试点业务推进中缺少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传导和推动主动性,导致便利化优质企业准入“以规模论质量”,难以有效覆盖到众多无贷户和结算类中小企业,为此,宁波自律机制组织梳理中小企业全流程管理案例,撰写《宁波中小企业贸易便利化拓展的思考与探析》,从企业现状、银行服务管理情况出发,提出推动中小优质企业扩容的具体措施。同时探讨构建6个纬度26项优质中小企业量化筛选指标体系,建立准入、辅导、管理、退出的闭环管理方案,形成适应优质中小企业特点的管理导向,破解银行现实问题,实现试点向中小企业下沉。

(八)一体推进风险防控

高水平试点促进银行转变真实性审核理念和方式,转变过往“通过审核凭证认定真实性”的做法,由传统“单证思维”向事前企业尽调和事中事后高效能监测管理转变,从重形式向重实质转变。宁波自律机制积极探索试点闭环管理机制,研究尽职标准,强化全流程展业,推动成员单位自上而下从审单证转向审风险,从审事中转向审全程,从一刀切转向精准化,不断提升风险应对能力。针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与真实性审核转型要求不适配问题,宁波自律机制组织编写《跨境贸易高水平试点业务银行治理架构指引》,形成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的治理架构模板,倡导试点成员单位建立工作专班,围绕流程职责适配、人员岗位适配、信息共享适配、系统建设适配、考核导向适配等方面,从客户管理、业务监测管理、试点配套等出发,引导完善顶层设计,重塑展业流程,形成各具特色的“主体分类、业务分级”审核模式,助推业务流程再造。积极引导成员单位借助信科力量,开发事中事后“无感”监测系统,串联全流程展业信息,构建符合试点业务的各类监测模型,动态调整模型阈值,努力实现“无事不扰、有事必找”的无感监测,并通过自律机制间的数据共享,联合处置异常交易,共同构建诚实守信、公正公平、互利共赢的营商环境。为更好地推进试点业务规范有序开展,宁波自律机制配合制定试点银行评估方案,于2023年底组织工作小组开展现场评估,从内控管理制度、展业尽调、监测核查等方面出发,对试点银行进行综合评价通报并进行了相应规范,确保试点业务稳健开展。

三、高水平开放工作成效

(一)释放跨境结算便利新动能

随着高水平试点政策从北仑试点到全市覆盖,“越诚信越便利”的政策红利得到充分释放。至2024年7月,宁波地区享受经常项目便利化的优质企业扩容至近千家,便利化政策覆盖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贸易和海运企业。优质企业结构不断优化,年收支5000万美元以下中小企业占比近70%,并实现生产型、贸易型和服务贸易企业的多元化覆盖。优质企业跨境贸易外汇资金收付效率提升50%以上,实现“秒申请、分钟办”。资本项下试点企业数占同期区内发生资本项下业务企业数的三成以上,跨境投融资提高额度、错币种等政策均有效契合了企业的实体经营需求。

(二)经营主体更趋理性成熟

一是自主决策、自负风险意识更强。高水平试点模式下,经营主体开展跨境贸易投融资更加自主,风险把控更趋理性,在汇率双边浮动情况下,没有出现单边结汇或高频错币种跨境融资现象。二是企业跨境贸易“越诚信越便利”的良性循环有序构建。近半数优质企业已建立起单据电子化管理系统,其余企业通过规范化台账管理、档案专人专夹保管等手段,实现货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等的可追溯、可还原。三是银行“越合规越自主”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参与经常项目高水平试点的成员单位家数扩容至全市外汇指定银行的50%以上,类型覆盖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中小法人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形成了“主体分类、业务分级”的差异化审核方式。近八成试点银行开发了事中事后“无感”监测系统和客户智能管理系统,传统的“单证思维”逐步向“事前尽调、事中简化、事后监测”转变,为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积累了经验。

(三)集成式改革优势凸显

区域吸引力进一步显现,各类贸易新业态集聚。宁波是全国最早开展离岸贸易业务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三个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试点城市,高水平试点落地更为宁波打造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中心创造了有利政策条件,支持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展避税降本型、财务回流型、总部经济型等委托境外加工业务,有效服务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转型升级。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已成为宁波外贸重要增长点。2022年,宁波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突破2000亿元,在商务部对全国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考核评估中连续两年综合排名第一档。宁波自律机制联同商务局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跨境电商相关培训,结合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试点政策优势,将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型贸易业态纳入支持范畴,实现业务“主动办、高效办、专业办”,并有能力个案解决“跨境电商+新型离岸”、离岸服务贸易等不常见,但企业有实需的业务,助力全市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业务量全国领先。

下一步,宁波自律机制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外汇为民的宗旨,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便利民生为动力,努力发挥自律机制桥梁纽带作用,真抓实干、守正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地区跨境金融服务质效,增强经营主体对各项外汇便利化政策的获得感,为宁波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梅小红,宁波自律机制,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交易银行部

0 阅读:1

chinamoney

简介:《中国货币市场》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的财经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