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胞姐贫居深山知弟发达投奔欲享荣华富贵,到头是一枕黄粱梦

文人相爱也相轻 2023-09-21 10:13:1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加之国土狭小、资源缺乏,深陷战场不能自拔,难以维持长期战争消耗,根本无法短时间拿下中国,于是,大肆宣扬“中日友好亲善,共建大东亚共荣圈”理论,一方面扶植以汪精卫为首的汪伪集团,使之成为侵略的工具,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汪伪集团表面上是代表伪国民政府,辖华南、东南大片地区,还有号称庞大军事力量,拥有所谓7个集团军和一些绥靖部队。然而,他手下那些伪军,壮丁和地痞流氓成堆,大都是乌合之众,鱼龙混杂,互相独立,军队中派系林立,难以形成统一的指挥,战斗力并不强,汪精卫曾陷入"无军可用"的尴尬境地,占有的地盘也仅仅是苏浙皖赣闽部分地区,广大边远的农村活跃着抗战游击队、抗战军队。

汪伪政权虽然军事力量不强大,只得依附日军,但其宣传攻势却不可小觑,特别是当年在南京城组织了一场丑态百出的“还都”庆典,一些老百姓被日伪强行要求上街举行“庆祝”活动,被日军蹂躏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沦陷区南京城百姓满脸惊恐,然而,这些大小汉奸们弹冠相庆,一支支阴阳怪气的进行曲反复播放,形成一道诡异的景象,还把这所谓的“喜庆”向全国传播。

当然,三观不正的汪伪集团,既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更没有治理国家的权力和能力,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向侵略者乞食,还一味地进行奴化宣传,办了大量的报纸诸如《民国日报》、《江苏日报》《大陆新报》《中央日报》《江南日报》等,报道的内容大都是大小汉奸们自以为实现了“高官”美梦,奴颜婢膝,认贼作父、沐猴而冠的丑恶嘴脸。更为离奇的是,有一次大小报纸,还争相报道了汪精卫胞姐汪兆娥在江西被一股土匪劫持的消息。

报纸上刊登的一张照片,有三个日军其中还有几名是军衔不低的日本军官,恭恭敬敬地分旁站立在一个坐在滑杆上妇女的身边,滑杆是山区特有的一种供人乘坐的传统交通工具,即用两根结实的长竹竿绑扎成担架,中间架以竹片编成的躺椅或用绳索结成的坐兜,前垂脚踏板,当年能坐上滑竿的人,自然是非富即贵,从照片上的女人一副养尊处优的样子,看上去神情还挺嚣张。

从照片下面的一段说明文字看,此妇女对记者说"因本人系汪先生之姐,一切财产均被抢夺无遗。今仍生还,亦也想不到。目前余所希望,仅为及早赴南京。"大家才知道此女人正是大汉奸汪精卫的亲姐姐汪兆娥。

我们知道,汪精卫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那么,他的亲姐姐,为何会到江西?后来又在江西一个山区被人劫持?她又为何会被日军派部队去营救她?后来她到了南京之后结局如何呢?让笔者接下来给大家一一交待。

原来,汪精卫的父亲汪省斋,祖上是历代科举为业的书香门第,家中资产颇丰,文化气息极为浓厚。其父汪云,亦是清朝的一名举人,然而,汪省斋年轻时寒窗苦读,却屡试不第,一直没有混上举人功名,做官的资质不足,只好来到广东做师爷谋生,这师爷虽然不是官,但必须认识官,熟悉官场上的游戏规则,最重要的是与官的关系要搞好。

汪省斋能力一般,做师爷的水平十分有限,所以也没获得主家的欣赏,导致经常跳槽换地方,先后在广东三水、曲江、英德等地当师爷,这样他的收入水平并不算很高,充其量只能养家糊口,但对外人来说,却时刻保持着仕宦人家的体面,这事表现在他50岁的那一年原配妻子病故,只有一个儿子的他觉得人丁单薄,再说当光棍到各县做幕僚,被人笑话,于是花大价线娶了一个17岁的女子吴氏做续弦。

令汪省斋没有想到的是,觉得宝刀未老的他娶回这个小33岁的幼妻后,肚子特别争气,短短十来年的功夫,就生下三男三女六个孩子,产量颇丰。三男分别是二子兆鋐、三子兆钧、四子兆铭。由于当年的人重男轻女,女子鲜有记载,只有今天我们介绍的其中吴氏生的第三个女孩子汪兆娥留下名字。

汪兆娥生在这样的家庭,父亲只指望她能通过联姻,为家族带来名利,所以从小到大的教育,不过是女德或是女训这样的规矩体统,“女子无才便是德”,最多再加上练习一些女红刺绣或是舞蹈唱歌等讨好男性的技能,所谓“得征凤鸾之瑞”,通过科考进入朝堂为官均与女子无关。受了一些简单教育的汪兆娥被父亲早早安排好了一场婚事,小小年纪便嫁给了一名大叔。

这名大叔名叫黄资,当年担任的职务是英德知县,是汪省斋的顶头上司,那个时候,恰好这个县太爷的妻子去世,善于钻营的汪省斋认为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动了歪心思,为了巴结上司,从而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便把年仅十来岁的漂亮女儿汪兆娥介绍给了他。那时候女子对婚姻是没有自主权,小小年纪的她只得依了父母之命。

县太爷黄资自然是喜欢得不得了,娶了个漂亮的少妻,便把汪省斋这个本是同僚的老丈人捧得高高的,一时间他的师爷做得心应手,比起从前来大为改观。然而,天不遂人意,正当他认为巴结上了一棵大树,想顺杆子往上的时候,清朝灭亡了。黄资这个县令随后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下了班,失业之后只得回到江西修水的白岭老家,当然顺便还带着年轻的妻子汪兆娥。

黄资的老家白岭,此地处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幕阜山下,因黄龙山主峰在此,故注入鄱湖的修水、流入洞庭湖的汨罗江,还有流进长江的隽水均发源于此,当地人说,白岭上一滴水,湘鄂赣省三地分。可见这条横跨三省的山梁是多么的山高路陡,站立山顶看三省,四时风光各不同,鄂高山牛羊成群,农庄绿树掩映,湘峡谷纵横交错,沟壑望不到头,赣山峰悬崖峭壁。

江西永修白岭的黄姓,自称是其始祖是北宋年间的黄庭坚,因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特别是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因此,同为修水的黄资自然对外称是其后人。

不过,黄资自从清朝灭亡回到老家,没有当县令的他一开始生活得算是惬意,至今,在白岭黄家庄村西,有一幢古色古香的宅子,马头墙高高耸立,飞檐翘椽,庭院深深,雕梁画栋,青砖瓦、石窟门,两扇已斑驳不堪的大门,及门口的两块拴马石,显示出这户人家曾经的辉煌。

村里人说,当年就是黄县令的家,夫妻俩居住的宅子在当地可以算是豪宅,然而,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本来做县官的时间不长,加上晚清时期政局动荡,贪的钱也不算很多,夫妻都不善于稼穑,很快就坐吃山空。慢慢地只得靠以前的积攒财物变卖度日,逐渐日衰。

雪上加霜的是,有一天,黄资患病不起,自知时日不多,叫过汪兆娥,说:“夫人,自你年轻时嫁给我,福没有享上几天,便随我来到这穷乡僻壤。若我死后,你还是回到广东父母那里去,一家人在一起,也有个照应。""老爷,你别说了,我既嫁了你,生死都是黄家的人。”并为他到处求医问药,病不见好,仅有的一点钱都全花销了,最后眼睛一闭,一命呜呼,留下这个年龄并不算大的寡妇,从此,汪兆娥守着几分薄田,勉强糊口,日子一久,生活更是陷入困窘,甚至不得不靠典当首饰度日。

转眼间到了1939年的年底,汪兆娥见年关将近,在家里翻遍箱笼,找出一副翡翠手镯。这是自己出嫁时,父母给她的唯一的嫁妆,看着这红布包着的玩意,又不能当饭吃,于是,横下一条心,把佣人张妈叫过来,你去镇上,把这副手镯当了,换钱好过个年。

张妈从命拿着手镯到了镇上,找了一家当铺,递上那副翡翠手镯,高高的柜台后,掌柜接过镯子,对着光亮横看竖看后,把手镯推到窗口。笑眯眯地说"成色不错,是老货。可是现在兵荒马乱,日本人又侵占了我中华,生意难做,给你三块银元。你说是死当还是活当?"

张妈说:"死当,三块太少了,多给一块吧?"掌柜装着把手镯还给她,自言自语地说:“不瞒你说,三块我还说多了点,你想想,现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东西是死货,谁还要这玩意儿呢”。

接着掌柜又说开了:就说现在,国民政府都两个了,南京有个汪精卫,当上了什么主席,还有委员长之类,专和重庆唱对台戏,闹腾得不可开交,个个剑拔弩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苦难的总是普通百姓呀,你说,今后大家的日子能好过吗?这手镯又不能吃,不能穿。给你三块,知足吧!

无奈之下,张妈抓起三块银元,来到街上买了些米肉,回到家里,还把在当铺里听到掌柜说南京又出了个大官汪精卫,和重庆唱对台戏的事情说了一遍。接下来肯定要出大乱,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谁知当张妈说到汪精卫的名字时,汪兆娥莫名激动起来,你说是谁呀?国民党大官汪精卫呀,张妈说,你认识此人?汪兆娥有些犹豫地说,难道真有同名同姓这样巧合吗?自己有个亲弟弟那时的笔名就叫汪精卫。说着,便吩咐张妈再去一趟镇上,打听清楚顺便看看有报纸什么的搞一二张回来。

这回张妈真不辱使命,她直接到邮局旁边卖了几张报纸,当看到报纸上汪精卫那大幅照片的时候。那汪兆娥简单是喜出望外,捧着报纸上的照片狂吻起来,嘴里还喃喃地说:"不错,想不到兆铭这小子,混出这般模样。张妈,把家里的那两只鸡宰了,今年我们要过一个象样的好年。"

张妈极不情愿地嘀咕:夫人,那鸡正生蛋呢,家里平常全靠这鸡屁股银行。想想自己已经是大官的亲姐姐,汪兆娥兴致高涨,声音里充满期待地说"宰了!全宰了,吃个痛快,过完年,我们就去南京,找我那胞弟兆铭,去好好享享福。”

报纸上刊登的那个汪精卫,正是汪兆娥的亲弟弟汪兆铭,她嫁给黄资的时候,父亲汪省斋老年得子,十分喜爱这个小儿子,一直将此子带在身边,五岁开始就随父亲往来各地做师爷,并倾自己所学悉心教授这孩子,日夜督促他学习。后来父亲去世后,恰恰在这一时期,清室气数将尽,民国成立兴起,汪家人开始分道扬镳,汪兆娥作为嫁出去的女儿,象泼出去的水,跟随丈夫,特别是回到穷乡僻壤的老家后,便与兄弟姐妹失去联系。

令这个姐姐没有想到的是,那些日子年少轻狂血气方刚的汪兆铭,则四处演说,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演说“倾倒南洋”还在北京准备暗杀摄政王载沣,事未举被发现炸药,锒铛入狱,他在牢中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以“烈士”登上历史舞台,并由此海内外扬名。

当然,等他的姐姐知道这个弟弟的时候,他的人生发生陡然转折,他公开背叛祖国,卖国求荣,丧失民族气节,充当敌国侵略的工具,成为祸国殃民第一大汉奸。尽管如此,对弟弟过往一无所知的汪兆娥,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汉奸,只是想沾一沾这个当大官弟弟的光,去投奔他享福,从而解决生活上的困窘,过上从前的富贵生活。

这年刚过完新年,汪兆娥就变卖家中值钱的物件,并将宅子低价租给了族中宗亲,作为盘缠之用,收拾行李物品,主仆两人,开了门,也不和任何人告別,悄悄地离开了黄家庄,往北而去,出发前往南京。

主仆两人走走歇歇,一路风餐露宿,好不容易走了几百里路程,总算到了武宁东部的一个名叫双峰山的地方,再有一二天的路程,便可抵达九江上船,似乎目的地近在咫尺了。令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进入一段路窄林密处时,伏在草丛里的一伙土匪拦住去路,随后搜走了所有的钱财,并押上山寨等候发落。

不管怎么说,汪兆娥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想当年丈夫做知县时,自己也耳濡目染,知道这帮土匪欺软怕硬。于是,便抬出自己亲弟弟的名头来吓唬他们"告诉你们,我的亲弟弟,是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你们赶快把我们放了!否则给你们好果子吃!"土匪当然不吃那一套,并大骂起来,汪精卫?呸!算什么东西,是个大汉奸,卖国贼!"

然而,这一幕被潜伏在土匪队伍中的一个日军密探知道,再看看汪兆娥的长相,对照汪精卫的照片,似乎真不是假的,因此,连忙到武宁县城,找到日军驻军,报告汪兆娥被抓在双峰山。此时,县城日军赶紧把此事报告华东派遣军司令部。日酋得知这一情况,为了让汪精卫更加死心塌地为他们做事,立即派出一支部队悄悄袭击双峰山,救出了汪兆娥主仆,把她俩送到南京,借以邀功请赏。果然,日军此举使汪精卫大为赞赏。于是出现了日伪报纸大量拍马屁的报道。

汪兆娥找到了亲弟弟之后,汪精卫自然好吃好喝招待他的姐姐,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她过了一段锦衣玉食的富家太太生活,这段时间夜里睡觉也会笑醒,想不到自己活了这大把年纪,会过上这神仙般的日子?好吃好喝之余,还动了游山玩水的愿望,于是她找到一处清静地方,羊皮巷一个名叫观音庵。庵中一老尼率徒儿二人,青灯古佛,是个方外之地,平时很少香火。自此,每天就来庵里坐坐。一来二去,和老尼相熟了,彼此成了至交,汪兆娥为小庵施舍了一大笔香火钱。

然而,好景好梦不长。1944年,日寇在大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败相渐显。汪精卫当年被人刺杀时,虽没有当扬毙命,但体内有一颗子弹头没有取出。枪伤发作,去日本治疗。就此死在了日本。亡命异乡。从此汪兆娥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人走茶凉,那些汉奸们本来就勾心斗角,谁还顾汪精卫的姐姐呢?

自从弟弟死了之后,汪兆娥更是天天泡在观音庵,这一天,陈壁君眼见丈夫死于日本,又见日本人失败投降,自知自己的罪孽,难逃人民的审判,因听汪兆娥说起,羊皮巷观音庵如何如何僻静,庵中老尼已和她成了至交等。于是就把家里的金银,古董珍玩,贵重皮裘、上等毛料衣服共二十余箱,乘夜色偷偷藏匿到了羊皮巷观音庵。就在埋钱财的那天晚上,多了个心眼的汪兆娥,知道胞弟汪兆铭夫妇的钱财,都是不义之财,早晚要充公。偷偷撬开了陈壁君藏匿观音庵的一只木箱,拿了五根金条,埋在观音庵外一棵树底下,以防不测。

转眼间,日本投降,陈璧君被捕后,满以为藏宝之事天衣无缝,因此矢口否认家中有金银财宝,法院也拿她无可奈何,汪兆娥成了大汉奸的家属,被民国政府逮捕。此时,观音庵老尼姑知道自己的至交汪兆娥竟然是大汉奸家属。埋在自己地盘的东西是逆产后,不禁心惊肉跳,担心事发后自己被连累,罪行不小,更何况她的亲属曾被日寇杀害,自己又何必包庇卖国贼呢?老尼姑考虑再三,决意举报,观音庵中所藏汪家财宝于是尽被查获,老尼自己也远走高飞。

关押一段时间的汪兆娥,经查实仅仅是来此蹭点饭吃,并没有犯下大恶,且年岁已高,就释放了她,从看守所出来后,她去了一趟已人去庵空的观音庵,扒开大树底下的那块石头,果然金条还在。她赶紧装入怀中,踏上开往老家的轮船,看着渐行渐远的南京城,仿佛做了一枕黄粱梦,醒来时,一切愰然咋天。不过,当她摸着包袱底下的五根金条时,汪兆娥轻松地笑了,自此回到幕阜山白岭黄家庄村,陪伴已故的丈夫,靠着这几根金条度过余生。

0 阅读:2

文人相爱也相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