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带头制裁俄罗斯,指望全世界都跟着做,没想到中国不但不跟,还反过来制裁美国,这一招让所有人都看傻了眼,印度本来跟着美国跑得挺欢,一看中国这么硬气,心里顿时不是滋味。 印度变脸比翻书还快,刚开始莫迪政府信誓旦旦要制裁俄罗斯,哪怕自己吃亏也要站队美国,可看到中国不但没吃亏还赚了便宜,印度人心里那个酸啊,这种"中国行我也行"的心态,直接导致印度在5月份突然宣布:俄罗斯的石油,我们照买不误! 欧洲人的表演更精彩,一开始制裁俄罗斯时口号喊得震天响,德国连建好的天然气管道都不要了,结果能源价格一涨,老百姓受不了了,各国政府开始偷偷找后路,有的国家拿到"特批",有的大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场闹剧说明了一个简单道理:在现实利益面前,再漂亮的口号都是虚的,数据显示,虽然西方喊打喊杀,俄罗斯石油反而卖得更多了——印度、中国这些国家买的量,比欧洲减少的还多。 更有意思的是,这么一闹反而让大家开始不用美元做生意了,印度尝试用卢比直接买俄罗斯石油,中国推动人民币结算,连沙特都在考虑不用美元卖油,专家说,美元在全球的占比已经降到25年来最低。 这场戏里没有赢家,但有个明白的道理:在国际上混,光会喊口号不行,还得会算账,各国领导人现在都懂了: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这场制裁闹剧看得人哭笑不得,说白了就是: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印度这次的表现特别有意思,一边想当西方的好学生,一边又眼红中国的独立自主,结果学了个四不像,最后还得老老实实买俄罗斯石油,这就好比班上有个学霸不写作业也没事,学渣看了也敢不写,结果被老师抓个正着。 欧洲就更搞笑了,一开始把调门起得老高,结果冬天一来,德国人冻得直哆嗦,立马就怂了,这告诉我们:在吃饱穿暖面前,什么政治正确都是虚的。 中国这次的表现确实亮眼,不跟风、不盲从,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不是运气好,而是心里有本明白账:国际政治就像下棋,不能只看一步,要想到后面三五步。 现在全世界都在慢慢明白:美国说话不好使了,美元也没那么香了,以后国际上的玩法肯定要变,对中国来说,这是机会也是挑战——既要坚持自己的路,也要灵活应对变化,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光会喊口号是没用的,关键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