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秀才都是“穷秀才”吗?事实上其身份待遇远高过普通人

一林话历史 2024-04-01 22:49:23

提起古代的秀才,在一般人印象中都是一副“穷酸儒”,“书呆子”的形象,考不上功名利禄不说,经年累月的寒窗苦读也让自己变的“手无缚鸡之力”,无法从事其他的生产劳动来养活一家老小。在大家眼中,“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对秀才最好的诠释。

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一提起秀才,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学课文里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虽然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但仍然自以为是、自视清高,喜欢在普通百姓面前卖弄学问,典型的一副迂腐刻板、故作斯文的形象。

其实,孔乙己虽然衣着长袍大褂,嘴里之乎者也,但他实际上是一个只通过县一级考试的老童生,想要获得秀才的资质还必须的参加并通过省级衙门组织的院试。而孔乙己终其一生都没有通过院试,可见,要想获得秀才的身份地位还是比较难的,不像今天我们想象的相当于高中、中专学历,秀才至少也相当于大学本科学历,而且大多是985、211一类院校毕业生。

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比较典型的秀才形象是《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二而真实的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秀才就多了,像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明朝写出《西游记》的著名文学家吴承恩,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清朝写出《聊斋志异》的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这些都是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的老秀才。

所以,在真实的古代社会中,秀才却远非人们想象中的那般不济,人们所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暗含一个前提,就是拿秀才和已经“鲤鱼跳入龙门”,考上举人,进士,可以进入仕途的读书人相比才得出这一结论的。和这些成功者相比,秀才当然是“百无一用”了,但要和普通的贩夫走卒,布衣白丁老百姓相比,秀才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待遇,都远高于一般人。

从政治地位上讲:

我国古代社会一般把社会各阶层分为“士农工商”,而秀才从地位上来讲属于“士大夫”阶层,是最底层的士大夫代表。成为秀才,就代表了你有“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也有各种特权,是普通老百姓比不了的。那么秀才有哪些特权呢?政府又给了秀才哪些保证呢?

在历朝历代的封建社会,普通老百姓是都要服徭役的。比如修路,修宫殿,修河道等。而封建时代的徭役是很繁重的,犹如捆绑在老百姓身上的枷锁,特别是在王朝末期,服徭役对老百姓来讲那简直就是九死一生。有好多农民起义就是因为老百姓受不了腐朽朝廷的压榨,而在服徭役的过程中起义造反的。而秀才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免除差徭,官府征发壮丁的时候,你和你的家人可以在家正常的安居乐业。

既然秀才属于士大夫阶层,那么,在古代秀才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算是有一定特权的统治阶级了,可以见了县一级的官员不用下跪。如果秀才违了法,犯了罪,衙门的捕快是不能去直接抓人的,而必须先请示各地秀才生员的主管单位省级学证,只有学证批准以后才能去传唤秀才来受审,并且古代的老规矩“刑不上大夫”也适用于秀才,就是不能对秀才用刑,以免辱没斯文。可见,秀才类似于今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什么的,还有一定的司法豁免权。

所以,在《武林外传》里,论身份地位,除了那位未曾露面的知县大人外,就要数吕秀才的地位高了。

从经济待遇上来讲,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秀才可以免除赋税,封建时代,国家最重要的支柱就是赋税,赋税也是历朝历代平民百姓永远逃脱不了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政治清明的王朝开创期还是腐朽没落的王朝崩溃期,普通老百姓的赋税是免不了的。而秀才就不一样了,自从隋唐时期开创科举制以来,历朝历代虽然在科举考试上有所差别,但秀才可以免赋税这一条是不变的。如果你家出了个秀才,那么恭喜你,你家就可以不用交公粮了,一年的收成全是自己的。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是多么让人羡慕的特权。

而另一方面的经济待遇,就是国家给你的待遇了,在清代,正式的称谓叫“食廪”,就是国家定期供给衣食,秀才里面没中举人但名次靠前,比较有才的供给的就比较丰厚,称为“廪生”,而大多数次一等的供给的就少点,称为“增生”。历史上有好多屡试不第,终老一生都的秀才如吴承恩,蒲松林,吴敬梓,他们时不时都能得到官府的接济,这样才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写书立说,进行文学创作。

从社会生活上讲,秀才的影响力也是普通老百姓无法比拟的。

在历代王朝,封建政府为了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同时为了维护社会治安,防止农民起义造反,一般都限制老百姓随意迁移,以便于管理人口,所有老百姓出门都需要持有官府签发的路条。而秀才这方面就没有限制了,秀才可以随时出门游学,不受限制。比如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也是秀才出生,但一生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遍访各地民俗物志,才有了著名的地理学巨著《徐霞客游记》。

在穿着上,秀才也是有别于普通老百姓的。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对衣服穿着也是有很严的规格的。比如明朝的商人,即使你再有钱,也是属于社会底层,是不能穿绫罗绸缎的,只能怎么朴素怎么穿,更别说平民老百姓了。而秀才却可以穿长衫,戴方巾,脚着长靴,俨然一副读书人的气派。

从文化传播上讲,对于大部分屡试不第的秀才,他们还起到全民普及教育的作用。

1949年建国的时候,国家曾经对文盲率进行过摸底,全国平均下来文盲率在80%以上,而且这个统计标准很低,认识几百个字就不算文盲。这还是在北洋政府和老蒋的国民政府已经把教育推进几十年,大部分有志青年都提倡新文化,新生活的情况下。而在古代社会,文盲率保守估计在90%以上,赶上情况惨一点的王朝末期,文盲率超过95%!所以,古代社会的文盲率是相当高的。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清朝,童生总数约为200~300万,秀才为46万人,清朝的人口为一亿到四亿,在两百多年间时间里,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帝国总共就产生了不到五十万秀才,平均每年全国不到2000个秀才,这就给了秀才巨大的就业空间。对于大部分屡试不第的秀才,他们可以通过办私塾来在本地普及教育,因为古代社会一个县也没几个秀才,有一些才学比较好的秀才还可以给有钱人家的少爷们当家教,收入也是相当丰厚的。作为古代士大夫和平民老百姓沟通的纽带,秀才可以起到普及教育的作用。

秀才更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一种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人们常说的“才子佳人”通常指的就是秀才们和有钱人家的“白富美”千金小姐之间的爱情故事,比如《西厢记》里的张生和崔莺莺,《倩女幽魂》里的宁采臣和小倩,《桃花扇》里的李香君和侯方域,所讲的都是秀才和佳人之间的故事。这已经成为古代人民的一种社会意识,一种文化现象,更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那为什么人们经常看到的却是穷酸秀才的形象,看上人家千金小姐却被拒之门外呢?这还是对秀才的起点要求比较高的缘故,古代读书人一般把秀才当做将来进一步高中举人、进士的敲门砖,很少有人是专门为了深造学问而考取秀才的(王夫之、徐霞客、蒲松龄那是特例),大部分读书人考取秀才还是为了自己将来能考取更大的功名,一朝金榜题名能光宗耀祖,迎娶白富美,无形之中把自和举人进士相提并论,这当然是比较不切实际的要求了。其实,以秀才的学问和地位,只要不是太过迂腐的另类,过一个小康之家还是不成问题的,即便迎娶不了白富美,挑选一个小家碧玉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在古代,秀才们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经济待遇都是普通群众无法相比的。

最后,我们看一段明代吕坤在《时政录》里的的一段记载:“国家恩典,惟养士为最隆。一入庠序,便自清高:乡邻敬重,不敢欺凌;官府优崇,不肯辱贱;差傜概州县包当,词讼各衙门存体;岁考搭棚、饼果、花红、纸笔,何者非民脂民膏;科年酒席、彩乐、夫马、盘缠,一切皆荣名荣利。”意思是说,国家对士这个阶层的待遇非常丰厚,一旦有功名在身,就获得乡里人的敬重,不敢随便欺负,官府优待推崇,差役、徭役都和自己无关,到了年终岁末,还有官府给的饼果,红包、纸笔;到了科举考试的时候,官府还要组织欢送会,敲着锣打着鼓给秀才们加油,还要给他们配上仆役和车马以及所需的赶考盘缠。

这待遇真是简直了,比今天的高考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古代,秀才的身份待遇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0 阅读:0

一林话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