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结婚没多久的年轻夫妻,女的是护士,出轨了医生,还骗自己的老公,说是那个医生强迫的他。
男的自然气不过,就想去找那个医生理论,女的就说,你要是去闹,就是不爱我,你要是爱我,那就不要去医院里闹,要懂得为我的名声着想。
男的思来想去,有的恨可以忍,有的恨不行,于是报了警。
警方调查显示,护士和医生这俩是两情相悦双向奔赴。于是,男的受不了,一下子自杀了。
网上评论七嘴八舌,有的脾气急,怪这男的为啥不顺便带走这俩。有的图清净,说直接离了就好。总之,是对男的上吊的不理解。那我们今天就讲讲为什么他会这么做。
【婚姻制度的演变】
欧美婚姻的忠实度明显低于中国,目前中国处于从传统向欧美过渡的阶段,呈现的自然就是“出轨向欧美靠拢,思想在明清徘徊”的割裂状态。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自然得说下中国和欧美的婚姻制度。
中国从周朝开始实施分封制,由此形成族群的观念,同一根源的族人聚居在一起,主打落叶归根。随后的朝代,统治者都有意鼓励这种方便管理的族群模式,于是,这种形态能够维持数千年的时间。直至今日,中国大地还四处能见到宋家村、李家堡、王家屯、刘家铺子等地名。

数千年农业文明,自然形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权为主的家庭模式。男权社会,自然对男性多加包容,古代接受三妻四妾,现代出轨、家暴的个体也多是男性。但是以前为什么都能包容?或者说以前的出轨为什么都相对少?
原因一是族群形态下的知羞。大家应该体会过,过年回家,老头老太组成村头情报组,每当你经过,对你评头论足的情况,那种窒息的感觉估计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而在以前,大家结婚都是找本村或者隔壁村,一旦有人出轨,不用多久就能传遍你周围的人,而这些人是会伴随你一辈子的。这就导致,出轨这件事的议论声也会伴随你一辈子。
所以,以前出轨率低,或者说保持道德的原因,是族群形态下的知羞,一旦做错,就是一辈子的指指点点。
原因二是男性养家的家庭模式。传统社会给女性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薪酬较低,这就导致男性养家是那个时代必然的选择。
欧美社会的发展轨迹不同。最初也是分封制,但是欧洲缺少春秋战国的战乱,未能形成大一统帝国。为了削弱贵族的势力,国王开始鼓励城市的形成,贵族不得干涉城市的居民。于是,城市在很早就形成。
城市形成后,族群制度自然不再存在。我姓王你姓李,大家都是萍水相逢的路人,自然也不存在族群形态下的知羞。所以你会发现,欧美社会的出轨率特别高,离婚率也非常高。
现代社会,女性的受教育权利和就业的机会与男性基本无异,而女性的平均学历是要高于男性的,使得一部分城市女性的收入开始超过很多男性,这就导致原有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姻依附关系的破灭。
没有了依附,就失去了敬畏,再加上族群状态下的知羞被城市打破,于是,凭什么只能你们男的出轨,女性出轨率开始攀升。
【社会、婚姻制度演变的原因】
据说,法国不要彩礼,但是离婚后男性要把七分之三的收入给前妻,直到她再次嫁人。

国内男性看到法国不要彩礼,国内女性看到离婚可以收钱。大家都希望婚姻制度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大家可以思考下,婚姻制度本质上是什么?
是保护感情吗?
明显不是,整部婚姻法,除了感情破裂可以离婚之外,从来不提感情的事。
婚姻制度保护的不是婚姻,而是财产。婚姻制度本质上是家庭内部的利益分配制度。
社会和婚姻制度演变的原因也从来不是基于情感,而是基于利益。
一对男女结婚,可能是基于感情,可能是基于父母之命,可能是基于其他什么,但是放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操盘手只会考虑最根本、最常见的东西,而对于任何国家的婚姻制度和社会发展,最根本、最常见的东西就是利益纠纷。
女性地位是怎么提高的?
是女性成群结队上街游行,地位就提高了?还是某一天男性突然良心发现,地位就提高了?还是巴黎奥运会这一全球盛会上女性的呼吁,地位就提高了?

都不是,是收入。
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收入提高,那地位也就提高了。
就跟武汉的无人驾驶一样,武汉2.94万网约车和1.7万出租车不想变,无人驾驶推着你变,你就不得不变。当年被圈地的英国农场主改变不了,现在的网约车、出租车师傅依然也改变不了。
就跟人的自信一样,你的自信是谁给的?是钱给的。
卡里有钱的时候,你走路虎虎生风;卡里没钱的时候,别人都能看出你的不自信。
法国也一样,为啥法国没彩礼?因为古代中国的彩礼其实是买断,属于对一个人的完全占有,法国结婚离婚自由,从来没有买断这一说,自然也就没有彩礼。为啥法国有离婚给钱的传统?因为法国男人出轨率实在太高,导致离婚率也高,单亲妈妈太多。为了保护女性,才出了这种规定。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衡量事情的原则永远都会是利益。法国的政权领导向来在男性手里,如果不是男性出轨率太高,怎么出台这样一个限制自己的政策?

【信息茧房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现代出轨率这么高?其实就是枷锁一个接一个被打破。
城市化发展,族群形态被打破,那自然也就没有指指点点,大不了在这里待臭了,我换个城市。女性收入增加,男性主导的家庭模式被颠覆,女性不用再看男性脸色,自然也就不怕离婚。
那我们再讨论一个问题,目前的婚姻制度明显是保护女性的,无论是财产端,还是个人地位,都是如此。为什么网上男女对立的说法这么凶呢?
首先,我们身处信息茧房,总能看到电视剧、短视频喜欢拍怕老婆的男人。但是,在我们父母那代,在广大的三四线及农村地区,男权主导的形态依然存在,最好也只是夫妻平等,总体上女性依然保持平等偏低点的地位,所以才会有婚姻制度偏向女性的情况。即要看已婚家庭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看网上的个例。

其次,为什么男女对立这么严重?大家想想,网上发声的群体是谁?是我们父母那代吗?是还在读高中初中的花朵吗?都不是。其实都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尤其是未婚的年轻人和离婚群体。已婚的人很少会那么激烈的发声,偶尔只会抱怨几句罢了。离婚和未婚的群体才最有动力。
未婚的年轻男性主要集中在哪?在三四线及农村,他们因为手里没钱,无法结婚,所以才会抱怨女性物质。
未婚的年轻女性主要集中在哪?在一二线城市,多金的王老五不会给他们平等地位,所以才会抱怨男性不知尊重。
所有的男女对立,本质就是诉求得不到满足罢了。不满足,才会抱怨。
于是,形成信息茧房,让未婚的女性以为男性都是大男子主义,所以要求平等;让未婚的男性以为女性都是物质的,所以要求废除彩礼。
本质就是错位,是A女和C男的错位,而A男和B女、B男和C女都结婚了。
A女处于欧美的生活水平,思想自然也向往欧美。C男生活水平相对低些,思想自然保守。所以,本质其实就是欧美城市思想和传统族群思想的对立,是谋求各自的利益。
【值不值得?】
那这个男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两种可能,一种是用上吊一事,让女的在全国面前露脸,制造社死的现象,由此报复这一对;另一种是觉得实在丢人,男性是无法接受女性出轨的,毕竟男性要保证孩子一定是自己的孩子,这是基因决定的。出了这个事,男的觉得社死,没脸见人了。归根结底,还是传统思想的无奈。
那么,婚姻制度会怎么变呢?
不知道。很有可能变成欧美那样,于是结婚率会越来越低,日韩就是例子。
总之,任何制度都有漏洞,希望大家不要受信息茧房的制约,还是要从全社会的整体角度去思考制度的变化,从利益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婚姻。
现代社会,你无法保证一个女性不出轨,就如同无法保证一个男性不出轨一样。想让对方不变心,就要保证自己永远是出价最高的,人唯一可以信任的只有自己的报价。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思想自然会跟随变化,但婚姻制度是滞后的。因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永远不要把希望放在婚姻法的保护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