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度训解第一》:窥探周文王经国驭民之道

王玄陵有笔札 2024-10-22 11:13:07

本文为《逸周书》解读系列 第 1 篇。

据黄怀信教授考证,现存《逸周书》七十一篇(含序),辑丛于春秋周景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多历史。原典诸篇当为周室所藏,多为周朝史官所记,时代最早者可以追溯至周朝初期。

其中,《度训》篇之作,古代经学家认为是周文王,现在多认为作于东周时期。然而,《度训解》是为解《度训》而作,则《度训》之出未尝不古。

本篇之作,旨在阐明经国驭民之道,从人性的基本好恶出发,由近及远,推出一套切合人性符合逻辑的治国理论,这是现存文字中最早的帝王之术。

抱经堂丛书刻本 书影

读经方法论

《逸周书》研究过很多次,但是其文字晦涩,文法多有不通,每次都难以卒读。

虽然古代经学家多有校注,但事实上,他们对这些文字也早已读不通了,这种现象从魏晋时期的晁错就开始了,这一点从晁错的注解就能看出来。

汉魏文化一脉相承,魏人读不懂的,汉人自然也难以读懂,就更遑论后人。所以后世解经者,只能是寻章摘句,勉求其句读通顺。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看似句句皆通,而全文之奥旨,却如坠云雾之中,这是经学家尊经之弊。

春秋以前的文章,文法和语法与后世大有不同,再者,文章流传的过程中,多有讹传错漏。所以,试图以后世的语法结构,将经典中的每段字句逐一对应翻译,往往会以辞害意。

我个人的读经建议是:

以通其义理为上,以文法字意为下,跳出寻章摘句的圈子。

《逸周书汇校集注》 自读书痕

具体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四步:

第一步:对整篇文章先通读几遍,不求理解其全意,只求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大概判断其表达结构,大概判断他到底在讲一件什么事情。

第二步:对文章的字句进行细读,不必把每句话都翻译出来,但要大致理解每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或者是有可能表达的意思。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写作结构,然后将整篇文章根据写作结构分段。

第三步:对文章核心段落进行精读,提炼核心观念,理解作者想要表达和论述的中心思想,对核心内容的句意进行捋顺。

第四步:根据核心思想,重新精读全文,将全文的内容连缀起来。

本文,我将大致依据此方法,解读《逸周书·度训解第一》。

一、原文结构解析

【第一段】

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正,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爵以明等极,极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正上下以顺政。政以内成,始成自迩,迩兴自远。远迩备极,终也精微。补在知精,分微在明。

(解析:第一段是讲天道,非圣人之道,圣人体天道而立民政。由近及远,中和而行,礼教乃立,大道乃昌。)

【第二段】

明王是以敬微而顺分,分次以知和,知和以知乐,知乐以知哀,哀乐以知慧,内外以知人。

(解析:上一段讲天道,这一段讲明王之治,即明王当顺应天道而治民。礼教之行,一哀一乐,知哀乐方为明王,所谓内圣外王。)

抱经堂丛书刻本 书影

【第三段】

凡民生而有好有恶,小得其所好则喜,大得其所好则乐,小遭其所恶则忧,大遭其所恶则哀。

凡民之所好恶,生物是好,死物是恶,民至有好而不让,不从其所好,必犯法,无以事上。民至有恶不让,不去其所恶,必犯法,无以事上。

边行于此,尚有顽民,而况曰以可去其所恶而得其所好,民能居乎?

(解析:这一段为核心段落。以好恶阐释哀乐,使民生者是为好物,使民死者是为恶物,好生而恶死,人之天性。这是在政治层面上,对人性的一种精炼概括。善为政者,首先要把握人性,一切政治手段,皆是围绕着民之好恶而行。使民之所好得遂,是政治的终极目标。)

【第四段】

若不竟力,何以求之?力争则力政,力政则无让,无让则无礼,无礼,虽得所好,民乐乎?若不乐乃所恶也。凡民不忍好恶,不能分次,不次则夺,夺则战,战则何以养老幼,何以救痛疾死丧,何以胥役也?

明王是以极等以断好恶,教民次分,扬举力竟。任壮养老,长幼有报,民是以胥役也。

(解析:这一段是对民之好恶的进一步阐释。如果不能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百姓就会自己去争,社会风气就会败坏,礼教就不能得行,从而导致政治局势的动荡,甚至引发内乱。最后得出结论:明王要以中和平等为政,以满足民之好恶,礼教才能得行,国家才能稳定。)

抱经堂丛书刻本 书影

【第五段】

夫力竞非众不克,众非和不众,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礼非乐不履。

明王是以无乐非人,无哀非人。人是以众,人众,赏多罚少,政之美也;罚多赏少,政之恶也。罚多则困,赏多则乏,乏困无丑,教乃不至。

是故民主明丑以长子孙,子孙习服,鸟兽仁德。土宜天时,百物行治。治之初厉初哉,治化则顺,是故无顺非厉,长幼成而生曰顺极。

(解析:这一段是总结。作者提出了政治的四个层次:乐、礼、中、和,百姓的好恶得到满足,国家的礼教才能昌行,继而才能制定平等的法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国家才会真正的强大。)

二、文章要旨简述

度训者,政教也,是一套经国驭民的核心要旨。陈逢衡云:“天行有度而四象正,皇极有度而万民顺。纣失度,故以亡;文秉度,故以昌。度也者,所以整齐万物之具也。”陈说比较全面的概括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

《度训解》认为,人是国家的基础,想要实现国家的强盛,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人口。这种观点,现在看来似乎有些脱节,但却是符合周朝时期的时代背景的。

想要吸纳更多的人口,就必须要具备吸纳众多人口的条件,即:要满足人民必要的需求。

在这种逻辑之下,《度训解》进行了人民需求的哲学性思考,最终得出结论:

人的所有情感情绪,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即好和恶,人都是趋好而避恶的。能让人生的东西即是好,如食物、工具、房屋等等;能让人死的就是恶,如饥饿、灾荒、兵燮、疾病、劳役等等。

一定程度上满足百姓的“好”,百姓就会喜,如果满足百姓全部的“好”,百姓就会乐。反过来,一定程度上对百姓的生存造成了威胁,百姓就会忧,切切实实威胁到了百姓的生命安全,百姓就会哀。

国家的核心在于人,人的核心在于好恶喜乐,所以政治就是要在人的“好恶喜乐”上面做文章。

所以,想要吸纳更多的百姓,就要尽可能满足百姓的生存需求,给百姓创造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从而让百姓喜乐,那么国家的人口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然而,人口的增加,反过来又会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治小国和治大国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人口增加之后,就要有相应的礼教和法律秩序,以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想要实现这一点,就要“立中”,即平等好恶,好恶以制度而立,而不能因人而异,以维持百姓的生存需求不受损减。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百姓的喜乐,礼教政治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能昌盛强大,军队才会具备核心战斗力。

孔子画像

这与儒家的“大同”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不过《度训解》从人性的角度上,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政治指导方法。

三、现实意义反思

作为统治者,一切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手段,都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定,和统治者地位的稳定。

人性都是利己的,而不是利他的,所以政治从来都不是什么高尚的东西。当社会从家族部落转入国家形式,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就失去了利他的血缘纽带。

所以,统治者政治中的利他性,是利益交换的产物,不仅是源于政治哲学思考,更是在无数次失败政治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

古代的圣人之治,并不是老百姓千呼万唤出来的,而是经过无数次政治退让和利益交换,才得出来的一种政治思想。其目的,同样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定,维护家族的统治地位,维护宗庙血食。

孔子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对历史作出了多大贡献,而是他将上古的圣人之治凝练成了一种良性的政治思想,从而为人类社会持续的生态和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依据。

国家,本就是人类生态的一种组织形式,一旦生态失衡,国家就面临着崩溃,朝代就面临着更迭。

等而下之,狼吃羊也是一种生态,如果有所节制而不赶尽杀绝,在保证了羊得以生存的同时,更是保证了狼自己的可持续生存。

政治也是如此,只有老百姓能活下去,统治者才能长久的活下去。只有老百姓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喜乐而不忧惧,统治者才能无后顾之忧,国家生态才能持续的维系下去。

历史上,那些驱百姓如刍狗的昏君暴君,自以为无所不能,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挖自己祖坟,断子孙后路。

以极少数的利益妥协,换取政治上的长治久安,这是几千年统治者智慧的结晶,是统治者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的指导思想。利益的交换所达成的动态和谐,形而上的“大同”社会,是最符合人性、符合自然法则的一种政治思想。

《度训解》所体现出来的底层思想,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利益交换,作为统治者,想要长久的获取统治者的权力和利益,就必须要有所付出,而不是一味享乐的不劳而获。

抛开这种底层的东西不说,政治作为一种“神圣”的权力,就应当履行这种权力所对应的义务,即满足人民的生存需求,让百姓喜乐而不忧惧。

参考资料1.《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黄怀信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2.黄怀信:《逸周书》时代略考,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按:本文系《逸周书汇校集注》读书笔记 第 1 篇。

0 阅读:2

王玄陵有笔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