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期间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也就是1945年八月,国共两档重庆谈判开始前,蒋介石发了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国是,毛泽东也回复3封电报作为答复。
电文内容用浅文言书写,意思很明了,但是在每个电文的后面,具名落款时写的“蒋中正未寒、毛泽东未铣、蒋中正哿(ge,3声)”等,却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看看电文内容,这三次通电,我都列在下文中: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原载于重庆《中央日报》1945.8.16)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一封复电
重庆
蒋委员长勋鉴: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曾有一电给你 ,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毛泽东未铣
(原载于重庆《新华日报》1945.8.21)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二封电报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朱总司令电称一节,似于现在受降程序未尽明了。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朱总司令如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只有严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 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哿
(原载于重庆《中央日报》1945.8.27)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二封复电
重庆
蒋委员长勋鉴:
从中央社二十日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到后希予接洽为恳。
毛泽东未养
(原载于重庆《新华日报》1945.8.24)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原载于重庆《中央日报》1945.8.25)
特急,重庆
蒋介石先生勋鉴: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毛泽东敬
(原载于重庆《大公报》1945.8.26)
毛蒋二人的电文具名落款分别用了“未寒、未铣、哿、未养、梗、敬”,这六个词(字)看起来很雅致,又显得很神秘,普通人看了感到很困惑,这些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没什么神秘的,这些字代表的就是电文“日期”。
这样的日期表示方式,展现了汉语的奇妙的使用方法。
当时电文时代,发电文非常费钱,电文后面的日期用字比较多,如果用阿拉伯数字,由于汉字本来在电文编码时就是使用的数字,很容易混淆。当时的读书人就想到了用汉字表示数字日期。在那个时代,读书人最熟悉的就是韵书,读书人因为要写诗作文,必须熟练掌握韵书(也就是教你分清汉字韵尾的书),否则作文时押不上韵,或押的韵不对,就会贻笑大方。
于是,文人雅客们就从韵书《平水韵》中,按顺序分别从“平音”取前15个字代表一个月的前15天,又从“仄音”选后15个字代表后15天。当然,按照阳历,还有个31日怎么办呢?也好办,人们又把代表三十的“卅”底下加上一横,成为“世”,代表31日,也有用“引”字之象数字31来代表此日的。这样就组成了汉语特有的“韵目代日”表,如下:
每月1-15日,15个字:
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
每月16-30日,15个字:
铣莜巧皓哿,马养梗迥有,宥沁勘艳陷
其中最后一个代表30日的“陷”字看起来不太吉利,于是人们就用“卅”字来代替,正好与31日的“世”字相衔接。
另外,毛泽东在8月24日第三通回复电文中使用了“毛泽东敬”,是因为按照韵目使用“迥”字,有路途遥远的意思,便改为“敬”字。
这些代表韵文顺序的字,在当时的读书人来说,是滚瓜烂熟,因此看到后马上就知道是什么样的数字,因此电文中使用这样的“韵目代日”字就顺理成章了。
以上毛蒋两人的电文中,还使用了“未”字,这个不说可能大家也知道,也就是用十二地支代表月份,一月为子月,二月为丑月,未就代表八月。
因此,电文中的落款分别是:
蒋中正未寒,8月14日
毛泽东未铣,8月16日
蒋中正哿,20日
毛泽东未养,8月22日
蒋中正梗,23日
毛泽东敬(实为“迥”),24日
以上。
弄明白了后,是不是感觉汉语很奇妙?数千年来,先人们对汉语的使用非常灵活巧妙,这些巧妙的方法弥补了汉语的一些不足,甚至为其增添了神秘典雅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