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五十岁了才知道,什么是985什么是211什么是双一流!先说白手起家的“985工程” 。1998年5月,为了打造一批能在国际上叫得响的顶尖大学,国家启动 “985工程” ,全国仅39所高校入选 。 要说985、211、双一流这仨词儿,搁早些年,在农村那绝对是分不清楚的,反正都是名校! 家人们看着自己的孩子高考分数下来了,志愿表却跟天书似的,怎么也分不清这仨“门道”,真怕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这孩子的舅老李头儿也是掰扯半天,才看出点门道。 先说这“985”,这名儿听着怪排场。 1998年5月那会儿,国家说了是从国内挑出些顶尖大学,搁国际上也能叫响字号! 这样的才算是985名校,精挑细选之下全国拢共就划拉了39所。 就好比河南地里挑麦种,百亩地也未必能筛出一斗最饱满的。 清华、北大,那都是这里头的“头把交椅”! 国家给钱多,请的教授都是顶尖的。 这样来看清华、北大绝对是国内的顶尖大学,平日还能搞研究、跟外国大学“搭伙”弄项目。 孩子要是进了这“状元窝”,好处大了去了! 往后想读研深造,保送名额多。 想进那顶尖的律所、跨国大公司,光这学校的名字出来就比别的更好。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进了这门槛,孩子人生以后的选择更多。 可这梯子也金贵,分数门槛高得吓人,不是顶尖的学霸,轻易够不着。 再说“211”,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校”的简称。 它比985出来得还早点儿,1995年就有了。 这“211”学堂,不像985就那几十所,它更多一点。 基本上各省各地都有,算是地方上的“扛把子”。 您比方说,中国政法大学,搁京城政法圈里,那校友关系盘根错节! 再比如咱西北边的西北政法大学,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毕业生找工作,师哥师姐互相帮衬着,比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要是孩子就想在家门口,或者某个地界儿扎根发展,那选对口的211,可比985更有用! 而本地企业认这块牌子,本地资源也愿意往这倾斜。 分数要是够不着那“状元窝”,稳稳当当抓住个211,那也是端上了“铁饭碗”。 这样一来,毕业之后照样能混出个名堂来! 最后说说这“双一流”,这可是近几年2017年才兴起的。 名儿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它跟那俩老招牌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搞终身制”! 985、211那名单,早年定下就差不多不动了。 可“双一流”不一样! 它讲究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今年你学科硬气,科研成果亮眼,好,上榜! 明年你松劲儿了,落后了,对不住,请下台! 这叫“动态调整”,活泛! 它不光看整个学堂咋样,更看重里头有没有特别拔尖的“独门功夫”一流学科。 比方说,有些学堂,整体名气可能不如那些老牌名校,但它某个专业,比如计算机、新材料啥的,练成了“独步武林”的绝活,评上了“一流学科”,那立马身价倍增! 国家给钱,企业抢着要这专业的毕业生。 如果孩子分数卡中间,上够不着顶尖985,下又不想委屈去普通的学校。 那么这些有“一流学科”的双非大学,性价高! 花少钱,学真本事,出来照样吃香! 总之一句话,报志愿不是买彩票撞大运,得“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别光听名头响不响,把功课做在前头,多打听,多比较。 但是,只要孩子聪明肯干,只要路子选对了,搁哪儿都能闯出一片天! 主要信源:(人民网——李和平、邢永明谈“双一流”建设:不只是985、211高校的使命)(中国教育新闻网——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30年)
北京大学的姚洋教授,最近说了一番话,一下子就火了!他是这么说的:“咱们国家大概有
【10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