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应读者的要求,谈谈“乏力型便秘”。
什么叫乏力型便秘啊?这是文老师自己创造的词儿,目的是说起来形象。它的指的是,患者大便干结、难解,同时还特别乏力,排便的时候用不上力气,一次大便出来以后,满头是汗,粪便却没排出多少。
这个现象,在个别女子,以及老年人身上,较为多见。
在这里,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是65岁。
什么毛病?便干便秘20年,时好时坏。
20年来,他的大便一般是三天一次,十分干结。为了缓解便秘,他常常用生大黄和番泻叶来泡水喝。用上,能好一点。但不用,就恢复原状。
后来,无奈之下,他求治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虚弱、舌红少苔。仔细询问,老人家现在食欲不振,总是感觉浑身乏力。尤其是在大便的时候,感觉使不上力气,而且,爱出汗,容易头晕。大便完了以后,站起身来,他常常是额头出汗,脑袋晕晕乎乎,踉踉跄跄走出卫生间。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就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党参、黄芪各12克,生地和玄参各20克,酸枣仁、当归、龙眼肉、茯苓、木香、炙甘草各5克。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以后,大便已经好转很多,2天一次,排解的时候自觉有力,大便较为顺畅。
此后,上方隔日服用一剂,又用了20剂。最后,患者大便是一日一行,诸证悉平。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4年的《吉林中医药》上。感兴趣的朋友,你可以去翻阅一下。
我要和你聊聊,这背后的道理。
你看,同样是便秘,中医认为其原因各不相同。
有的人,便秘属于实热证。实热证,就得“寒下”。大承气汤之类的方药,就得用。医案里的患者,之前用大黄、番泻叶泡水,其实就属于寒下。
但是呢,大便干结难解,有很多时候还源于一个“虚”字。
比如说上头医案里这个患者,他就属于一个阴津匮乏、气血不足。
怎么知道气虚?你看,他平时总是乏力,大便的时候满头大汗,而且食少,脉虚弱。这一看就知道,是气虚,对吧?
怎么知道血虚?患者脉虚弱、头晕,这都和血虚有关系。更何况,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你气虚那么明显了,血虚自然在情理之中。
中医讲,津血同源。血虚,则津亏。所以,患者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请注意,人家这个时候的便秘,就和一些壮大小伙子,在吃了几顿烧烤以后忽然便秘,完全不一样了。人家是阳明热盛,耗伤津液。刚刚说这种呢,是气血不足、津液枯涸。不同的病因,意味着不同的治法。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医家,是怎么用方解决的——
党参、黄芪各12克,生地和玄参各20克,酸枣仁、当归、龙眼肉、茯苓、木香、炙甘草各5克。生姜6克,大枣3枚。
这个配伍里头,党参、黄芪、木香、茯苓、炙甘草,是健脾补气的,且有行气之能。这主要解决气虚的问题。
酸枣仁、当归、龙眼肉、大枣,这些是用于养血的,解决血虚的问题。
生地和玄参,用于滋养阴液。
生姜和大枣配合,有固护脾胃,促进气血生化之效。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它就是归脾汤的化裁,对吧?归脾汤原方,就是白术30克,茯神30克,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酸枣仁30克,人参15克,木香15克,炙甘草8克,当归3克,远志3克,每服4钱,加生姜5片和枣1枚来水煎服。还有的,按照比例做成丸剂。
本来,此方是治疗心脾两虚的方子。但是其精髓,在于补养气血。故而,中医在治疗一些气血不足证的时候,常用归脾汤。上文医案里的方子,就是在归脾汤的基础上,加入生地、玄参这样的滋阴之品,去掉了一些暂时不用的安神之品,比如远志等。
总之,对于气血不足、阴津亏少的便秘患者,归脾汤及其化裁,确实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的。文老师援引的医案和验方,作为业内真实的治疗经验,就留给你借鉴参考吧。非专业读者,最好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可见,便秘这个事儿,我们要分清症候。尤其是常年便秘,离开泻利之品就无法排便的人,更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属于一个“虚”字。这是传统中医,带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文老师好样的的[点赞][点赞]
老师,很少见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医案,能不能学习一下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