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迎来的第一件大事可能就是加入少先队。只不过仅有少数学校是所有学生不分批次一起入队,大部分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分批次入队。
对于家长来说,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家孩子不如别人,都觉得自己家孩子是最优秀的。尤其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考试能将学生明显拉开差距,此时选拔第一批入队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分歧,甚至有家长质疑选拔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小学生家长质问班主任:为啥我家孩子没第一批入队?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便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事都要争个高下。排座位也不愿意坐在后面,生怕被老师冷落,有一天上课没被老师提问,家长都会多心,以为是老师让学生坐冷板凳。因此在入队这件事上,不少家长也提出自己的疑问。
按理说,小学生都是要分批入队的,只有各方面都达到最优秀标准的学生,才能第一批入队,原则上第一批入队人数不能超过30%。其余学生一起入队,或再分批入队。这也是激励学生进步,向好学生学习的传统做法,以前的家长并不在意,现在的家长却不干了。
学校规定第一批入队的学生,将于六一儿童节举办入队仪式,其余学生则在二年级上学期一起入队。有家长质问班主任,为啥我家孩子没第一批入队。老师刚开始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能让家长如此在意。毕竟第几批入队并不会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不会记入档案,也不影响升学,反正在三年级之前,大家都会戴上红领巾。
可家长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学生还小,刚上学就被分为三六九等,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老师应该一碗水端平,否则就是偏心,家长还要投诉老师和学校区别对待学生。要么让自己的孩子第一批入队,要么所有学生一起入队。
老师给出回应,家长表示不理解更让老师们哭笑不得的是,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家长当面质问老师,还有解释的机会,更可怕的是还有很多家长表面上不说啥,背地里在家里说老师的坏话,学生听见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老师,他们会选择相信老师还是家长?
长此以往,老师的威信荡然无存,学生也就不再听从老师的教诲,学习成绩和教育质量也都下降了。出现这种情况是怨家长还是怪老师?学校也很重视此事,希望能给家长一个客观公正的解释。
分批入队是想告诉学生,入队名额物以稀为贵,从而让学生珍惜入队的机会,并把入队当成是一项光荣的传统,明白入队的意义,从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要求进步。
所有学生都会入队,暂时没入队的学生并不是不优秀,而是名额有限,总要让更优秀的学生先入队。而先入队的学生也会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学习氛围。
老师也会讲第一批入队学生评选依据公开,并不是班主任一言堂,而是各科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综合评定的。或许有的学生只是学习好,有的学生只是积极参加活动,只有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学生才有机会入选。
即便老师给出解释,家长仍旧无法接受。他们觉得这样做多此一举,除了打击学生以外,没有任何教育意义。有些学生还未开窍,就被剥夺了第一批入队的机会,万一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负不起这个责任。
适当的挫折教育不是坏事教育确实应该讲究一碗水端平,但不可否认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成绩确实不同,学生表现有好有坏,成绩有高有低,不是老师教导就能达到齐头并进程度的。学生早晚要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其欲盖弥彰,中考分流的时候才面对现实,不如从小就在细微之处打好预防针。
总有些学生考不上高中,有些学生上不了大学,学生从小适当接受挫折教育,会提高他们的任性,避免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有能力面对更大的风浪,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无害的。
更何况入队之事对学生后续成长没有半分影响,这不正是非常好的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吗?或许还有学生因为没有第一批入队而受到激励,在学习方面开窍了,为了超越第一批入队的学生而奋发图强。
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在乎第几批入队,反而庆幸晚一点入队更好,能省去一些麻烦,反正戴着也不舒服还容易丢。反而是家长的焦虑心态,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或者自己不够优秀,这才是影响最坏的情况。
今日话题:小学生应该分批入队还是一起入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