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愁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纵论汉文明的重要历史地位

维京晋州梦 2023-11-27 11:42:08
引言:

整个汉文明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史的一个缩影。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外交,都既彰显了当时的特色,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由于汉朝是我国古代第二个完整的帝国,所以统治者极为重视秦朝经验,但是又有不同于秦朝的发展特点。

汉朝的经济影响深远,直到封建结束,这种影响仍未消失。汉朝统治者之所以采取多种不同的经济措施,都跟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与此同时,汉朝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多个实验,不断更新改革,最终也未能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这是汉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和后来历朝历代借鉴的经验之一。

汉朝文化外交都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的,汉文化既有传承性,也有新的生机。外交的成就异常突出,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政治改革

早在秦朝开始,就已经注重中央集权的加强,这种思想模式影响了汉朝。汉朝统治者赞同秦朝的某些治理理念,认为周朝之所以被颠覆,无疑是异姓诸侯王作乱导致的,只有统一于中央的领导之下,帝国才能完整运行。

不过汉初时期,异姓诸侯王是建立汉朝的重要力量,刘邦一时不能将之全部消灭,只能先设立诸侯国,再等待时机铲除异姓诸侯。

第一个被铲除的异姓诸侯王是韩信,这位军事值排名第一的汉朝功臣,在被抓之时,情景凄惨,对皇帝的做法深感痛心。

《史记》记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在逐一铲除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刘邦采取了不同于秦朝的郡县制,采用的是郡国并行制。他总结秦朝灭亡经验,认为如果没有留着皇室血脉的诸侯王,那么当皇室遇到危险的时候,那些异姓诸侯王就会像赵佗一样见死不救。

秦末,赵佗偏安一隅,占据具有地形优势的南越。成长为当时地方反抗秦朝最大的一股势力之后,赵佗既不参与抗秦联盟,也不帮助其他诸侯国。这种见死不救的做法令刘邦心生厌恶。

郡国并行的存在给汉朝发展带来了极大隐患。整个社会财富是相对不变的,地方势力不断发展自己的财富,挤压了中央财富,导致中央和地方之间矛盾不断。

削藩、地方反抗一直困扰着汉王朝。一开始,汉中央忌惮地方势力,只得采取委曲求全的方式。直到景帝时期,当中央解决了七国之乱之后,中央的权威才逐渐占据主动。

汉武帝时期,地方势力已经衰败,再也没有办法和中央相抗衡。除此之外,中央内部延续了秦朝制度,只不过分工更加细致。汉朝这种强化中央和皇权的做法,是封建王朝发展的必然,也是此后历朝历代发展的趋势。

二、经济改革

汉朝认为秦朝之所以快速灭亡,是因为惠农政策没有落实到百姓身上,苛待百姓。为此,汉初延续了战国时期的授田制度,将田地划归农民。为了更好的休养生息,汉初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低税收政策。由此,低税收、授田与民切实的提高了百姓生产的积极性,帝国财富也因此成倍的增长。

《汉书》记载:“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初另一个重要经济措施是承认了土地私有。汉朝统治者认为,秦朝之所以能快速消灭六国,一个重要因素是战功有赏。

所谓的战功有赏,即人们一旦有了战功,就会被封赏,或获得官位,或获得土地。只要战功多,那么收获的就多。

秦国把帝国的利益和将士自身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这样一来,秦军势猛如虎。而根据史料,六国很少采取这种战功有赏的方式。汉人将秦朝的经验借鉴在了经济方面,认为土地私有能够极大激发农民积极性。所以除王莽时代,汉朝几乎没有禁止土地买卖的条例。

汉武帝时期,为了获取大量的财富,中央采取了官营经济,将当时社会上暴利的盐铁收回国有。官营经济的实行,使得民间资本转向了安全性较高、获利较好的土地。

土地私有制盛行,带来的结果是土地兼并,大地主财富不断增加,地方豪强不断涌现。而汉中央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得大量的经济承受能力差的小农破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小农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没了土地,没了生存的土壤,只能变成雇农、佃农,甚至是流民。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西汉末年,中央、地方豪强和小民三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演变成武装起义。这种情况在东汉末年再一次出现。

直到汉朝结束,也未能有效的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土地私有制一直贯穿封建王朝的始终,历朝历代都很难平衡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即使盛世时期,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汉朝的经济改革经历了多轮,既有切实的耕者有其田的改革,也有不切实际的王莽改革,引发这些改革的背景和改革带来的结果,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影响。

三、文化外交的发展

文化始终为社会发展而服务。汉初是黄老之学的治理理念,适应了休养生息的发展需求。武帝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儒家文化不断壮大,是两汉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

与秦朝不同,汉朝想要恢复秦朝之前的文化状态,文化氛围活跃。即使在汉初各种体制未健全的情况之下,汉中央对文化的管制也是相对宽松的。包容的文化环境,使得汉朝时期出现了多个文学流派。

汉中央重视人才的录用和学校的管理。汉朝时期,人们的文化素养普遍得到提高,文学、技术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例如汉乐府诗在我国古代的地位,堪比唐诗宋词。

外交的发展跟文化具有相似之处,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汉初国立弱,采取了屈辱的外交方式。随着国力的增强,汉朝的外交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只要他国愿意友好相处,那么汉朝一律回馈和平友好。

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是和平友好的,一旦遇到蛮横无理的,汉朝也会采取强硬的措施,捍卫自己的权力。

《汉书》记载:“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朝的外交既是和平的象征,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西域的开通、都护府的设立、贸易的频繁往来,使得汉朝成为当时的外交强国。

汉朝的外交影响深远,至郑和之前,封建王朝和西域乃至欧洲的往来,唯一的联系是汉朝率先开通的这条陆地通道。

结语:

汉朝的发展具有继承性。批判性的继承了先秦和秦朝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措施。政治上逐渐成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被提上日程。

汉朝的经济彻底打破了周朝的井田制,但是也未能走出小农经济的壁垒。直到清朝,重农抑商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文化外交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表现。汉朝的文化氛围浓厚,人才辈出,文学、技艺蓬勃发展,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汉朝外交不仅使得版图扩大,更宣传了汉朝威严。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0 阅读:14

维京晋州梦

简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