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总参谋长一职变动,聂帅推荐杨成武,邓小平:他不是最合适的

历史学馆 2024-01-04 20:36:23

1951年2月,我军派往朝鲜作战的部队已有38、39、40、66……一天晚上,正在参加军民联欢会的杨成武突然接到了聂荣臻司令员的电话:“请杨成武同志立即来见我。”

杨成武急忙离开联欢会现场,赶往聂荣臻住处。当他赶到后,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聂荣臻便急切地说道:“成武,军委有急令,命令你立即组建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下辖5个师的兵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由你担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员,配备副司令、副政委各两名。”

“是,坚决服从命令。”

很快,杨成武便投入到了组建第二十兵团的准备工作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南海给他打去了一通电话:“成武同志,毛主席要找你谈话,请速来中南海。”

于是,杨成武叫上了政委张南生一同来到了中南海丰泽园的颐年堂。毛主席一见到两人,便高兴地招呼他们坐下:“坐下,坐下,请坐……”

该怎么形容这场“饭局”呢?有6个字或许是合适的:“高规格”的便饭。

为什么说是“高规格”?

因为,席间坐着的3人,一位是新中国主席,一位是后来的开国上将,一位是后来的开国中将(张南生)。

为什么是“便饭”?

因为饭桌就搭在院子里的一个凉棚下。四方的木质桌子,几个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席间,唯一值点钱的是一瓶红葡萄酒,这是早前一位民主人士送的,毛主席一直舍不得喝。

这就是新中国主席,给他即将出征的将军们办的饯行宴。就是这样的规格,只是这样的规格。

席间,毛主席敬了两位将军3杯酒。

第一杯酒,原本是杨成武先端起来的。他站起身,对毛主席说:“主席,我们俩敬您一杯!”毛泽东连连摆手,说:“该我敬你们!”随后,毛泽东说出了第一句饯行词:“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是反侵略的,是为了保卫东北和世界的和平!”杨成武和张南生,一饮而尽。

第二杯酒,是毛泽东先端起来的。这一次,他说了很多,反复交代杨、张两位将军要准备打持久战、要坚持下去。杨、张二位将军连连点头,一饮而尽。

最后一杯酒,毛泽东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句:“你们是京津卫戍部队,京津卫戍兵团啊!来,干了这杯!”杨、张二位当然明白这句话的份量,一饮而尽。

三杯酒下肚,杨成武和张南生起身告别。毛主席把他们送到院口,挥了挥手……

一场统帅与将军之间的饯行宴,就这样结束了。

当晚,杨成武一夜未眠,种种思绪化为了这样一段文字:

如火电令催东征,领袖召见紫禁城。一席妙语明方略,三杯美酒寄深情。

热血滚滚翻激浪,豪气漫漫贯长虹。不负主席不负党,此去誓将敌虏平。

1967年7月,正逢炎炎夏日,毛主席准备南下视察,他主动提出:“7月了,我要到外面走走,去武汉游水,那里的水好。”

出于对毛主席安全的考虑,周恩来总理并不希望他去,劝说毛主席:“大家都说你不去为好,还是不要去了吧。”

会议室里,大家各抒己见,就毛主席是否离京视察展开讨论。不过毛主席有自己的想法,他坐在会议室里靠近窗户、处于中间位置的沙发上,一边吸烟,一边听着大家发言。

等每个人发表完意见,毛主席掐灭手中的烟头,微微一笑,随即缓缓开口说道:“没关系的,我去,让杨成武跟我去,成武,你跟我去,就这样定了。”

这次毛主席南下,杨成武跟随毛主席外出巡视,意味着他将担负起安全警卫任务,对毛主席的安全直接负责,这实在是一份艰巨的任务,不容小觑。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总理特意把杨成武留下来,叮嘱他:“你的任务是当好联络员,和保证毛主席的安全,直接同我联系。”就这样,杨成武不仅要负责保护好毛主席,还需与周总理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汇报情况。

自从离京当天起,毛主席召见了沿途各地的领导人物,听他们汇报各地的情况,若是毛主席有什么指示,杨成武总是及时传递给周恩来总理。

7月毛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住了一段时间,他本来想下水游泳,横渡长江,但考虑到安全,他最终未能成行。杨成武跟随毛主席离开武汉,前往上海。

无论何时何地,杨成武始终不离毛主席左右,他精心筹划各项活动的警卫和保障,灵活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以确保毛主席的安全。不仅如此,杨成武还多次受命返京,向中央传达毛主席的各项指示。

作为备受信任的战将、以及多年老友,在上海时,毛主席跟杨成武聊了很多心里话,八一建军节前夕,毛主席专门将杨成武叫到他的住处,交待他:“建军节要到了,你回去参加建军节招待会。”

“现在有人不赞成八一作为建军节。”杨成武不失时机地向毛主席反映了这一情况。

毛主席的脸上露出几分不解,他疑惑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杨成武娓娓道来:“有人提出要9月9日,也就是秋收起义那一天,作为建军节。”

在杨成武面前,毛主席回望“南昌起义”这段历史,说道: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我们是历史的唯物主义者。南昌起义是全国性的,秋收起义是地区性的。”

毛主席充满关切之谊地叮嘱杨成武:“今年建军节招待会的规模要大些,邀请所有老帅都参加,就由你致祝酒词。”

杨成武有点犹疑,觉得自己难以担当此任,于是向毛主席建议:“还是由老帅讲好些。”

“你报告总理,由总理定吧。”毛主席说。说完这句话,他顺势点起一支烟,一直以来,他思考时总是离不开烟,烟点燃后,他猛吸了两口,然后聊起这些老战友来,他说:

“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我说朱德是红司令。

1977年6月,军委召开工作会议,之后经邓小平批准,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电子对抗雷达学院。当时邓小平在总参谋部担任党委第一书记,杨成武担任第二书记,邓小平在讲话时谦虚地说:

“成武同志是咱们的班长,我只是挂名而已。”

杨成武是有自知之明的,在建国初期,军委安排他担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当时他的一些老领导还在担任军区的副政委,杨成武主动提出自己担任参谋长一职。后来调到总参谋部工作之后,杨成武经常称自己是一名“大参谋”:

“参谋、参谋,就是要参与谋略,总参、总参,就是最高统帅部的参谋。”

杨成武作为邓小平的得力助手,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很快协助邓小平将总参的工作全部做好,各项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重整部队中的各种问题。在抓军队建设的过程中,杨成武反复学习了邓小平关于军队的论述:

“邓小平的重要思想,是我重新回到总参后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当时对部队整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杨成武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将精力全部用在精简整编的落实上,让部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将节省下来的费用用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上。

同时杨成武还按照叶剑英的指示,两次指挥三军演习,牢牢掌握住部队的调动权和指挥权,防止他人趁机插手控制和指挥部队。

对于邓小平理论,杨成武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及时为中央和军委出谋划策,深得邓小平、叶剑英的赞许和信任,邓小平的秘书后来回忆说,小平同志对杨副总长非常信任,凡是他批阅过的报告,小平同志多数是看也不看就照批了。

皮定均的意外牺牲,让福州军区司令员一职空缺下来,谁来担任新一任的司令员,成为中央领导人难以定夺的问题。

之所以需要慎重考虑这一事情,完全是因为福州军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

福州军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肩负着保卫我国领海安全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当时台湾还没有统一,需要一个特殊的人去镇守,经过中央的选举和邓小平的考核,最终确定杨成武来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

你还年轻,身体又好,最少还能工作20年。”

杨成武听到之后谦虚地表示自己能力不够,无法胜任这一重要职位,希望中央能够重新选派人选。邓小平听完笑着对杨成武说,这次派他坐镇福州,是中央的意见,可不是自己一个人做出的决定:

“‘三杨’中,你最能打仗,今后我主抓经济,你主抓军事。现在,就要用一下你的大名,你去兼任福州军区的司令员,这样对台湾、对美国,都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回顾杨成武在总参谋部的工作,大阅兵是他的一个突出表现。

杨成武在晚年回忆说:

“我受命之后,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起草《阅兵典礼方案》。

据记载:

从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到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杨成武先后9次担任国庆阅兵的主要或重要指挥员。这在我军阅兵史上是少有的。

杨成武在世界阅兵领域享有盛誉。他所训练和指挥的阅兵式,可以说是“完美到无可挑剔。”

一位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官曾经敬佩地说:

“中国的阅兵分列式是世界一流的,我们不知道它的指挥官杨成武将军用什么办法把成千上万的士兵训练得如同一人,确实非常不容易,我们望尘莫及。”

上任的第一天,交接完各项工作以后,工作人员便来请示工作了,问杨成武司令员,到军区后是否先安排下基层部队视察。杨成武听后,直接摇了摇头,对工作人员说:“不,要先去皮司令家看望一下。”

很快,杨成武便带着工作人员来看望了皮定均的遗属。时过一年,皮定均司令员全家还沉浸在悲痛中没有走出来,杨成武对他们进行了安慰,并与他们聊了很长时间,问到了工作、生活上是否有困难,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皮定均家属得知,杨成武上任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来家里看望的时候,都非常感激,全家都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情。

实际上,一年前,皮定均司令员遭遇空难后,正是杨成武带着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到了福州帮助处理后事,调查飞机失事原因,并继续指挥了登陆演习直至结束。

后来杨成武还抽出时间写下了《杨成武回忆录》一书,整理出两卷《杨成武军事文选》。对此杨成武曾诙谐地说过:

“我去东南沿海之后,美国和台湾当局对我的‘宽容’帮了我一把,给了我一些时间,让我能够回忆过去,潜心于创作......”

从这简单的一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他在到人福州军区后的成绩,如果没有能力,又如何会让美国不给他增加麻烦呢?杨成武又如何会有时间去创作呢?

1979年,身兼数职的邓小平,工作越来越忙。为了减轻负担,把机会让给更多的人,邓小平决定辞去总参谋长的职位。

邓小平辞职后,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由谁来接任最为合适,成为邓小平要考虑的一件大事。

很自然地,这个推荐工作,落到了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的头上。由于聂荣臻元帅对军队比较熟悉,由他来推荐,邓小平很放心。

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聂荣臻想到了杨成武。毕竟,杨成武的履历就摆在那儿:

在长征时期,杨成武便在毛主席的指令下临危受命,为红军开路。在茫茫草地上,杨成武不顾己危,一步一步在泥水中前行,并给后面的部队做好标记,才使部队顺利走出了草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杨成武在晋察冀边区,为开创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军的战略反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解放战争时期,杨成武率部在张家口战役中,歼灭敌人6万5千多人;在石家庄战役中,歼敌2万4千多人,被朱老总称之为“夺取大城市的创例”,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通令嘉奖。

后来,杨成武又担任了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率部解放了集宁、包头等华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太原战役中,杨成武也胜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战斗任务。

建国后,杨成武担任了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以及司令员等职。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杨成武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入朝参战。在仓促接防之下,仍然率领二十兵团以十分劣势的装备,阻挡了以坦克为支撑,步、坦、空、炮协同的美军进攻,取得了文登川之战的胜利。

此战,第六十七军在三天的时间里,歼灭敌人1万7千多人,重创了美军第七师,创造了朝鲜战场单月歼敌的最高纪录。

回国后,杨成武参与组织了毛主席对美蒋的重要战略攻势——炮击金门。

更为重要的是,在1965年,杨成武获得了毛主席认可,担任过代总参谋长;后来在邓小平担任参谋长的时候,杨成武也是第一副总参谋长,还当过总参谋部的第二党委书记。另外,他的年龄还不太大。

这些经历和不朽的成绩,都让杨成武在此次工作变动中,成为一个热门人选。

后来,在开会讨论的时候,邓小平认为杨成武虽然工作出色,也比较坚持原则。但是,在团结同志方面讲,杨成武做得还不是十分到位。所以,在邓小平心目中,杨成武还不能成为最合适的总参谋长人选。

最终,邓小平提出了在团结同志方面,有独到见解的杨得志将军。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由杨得志将军出任总参谋长,是众望所归。事实证明:邓小平在识人方面是非常独到的。在担任总参谋长一职期间,杨得志将军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使部队正规化建设速度加快了许多。

2004年2月14日,因病医治无效,杨成武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杨成武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去世,是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国家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儿子,军队失去了一位好将领。

后记

杨成武将军与妻子一生共养育了6个子女,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努力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各有建树!

长子杨东胜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9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次子杨东明199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5年升任空军副司令员。

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将军及妻子真正带给孩子的从来不是令人玩物丧志的物质享受,而是无限受益的精神品格的建设。

并时时用自己的三观、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无形中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参照,这样的精神传承才是父母能给予子女们最美的家教。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下,杨成武将军的孩子们一个赛一个优秀!长子少将,次子中将,女儿更厉害,为武警部队唯一女将军!真正是应了那句话:长江前浪推后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0 阅读:2
历史学馆

历史学馆

温一壶酒,煮一杯茶,请君暂座儿,听我道尽那茫茫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