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得起吗?”广东广州,一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抓了1个星期的中药回家,第4天煎中药时,意外在药渣中发现了个烟头!医院立即展开调查,不仅给家长全额退款,还进行了诚恳的道歉。网友:烟头是哪来的? 据第一现场10月22日报道,这事发生在20日,这位家长的孩子因为换季生了病,就去医院开了七天的中药回家调理。 当爹妈的,都把孩子看得比天大,每天都小心翼翼地按时煎药,盼着孩子快点好起来,前三天,一切正常。 可到了第四天,就在他准备倒掉药渣的时候,一个黄白色的东西让他心里咯噔一下,他用筷子扒拉开药渣,定睛一看,竟然是一个完整的烟屁股! 那一刻,这位家长感觉一阵恶心和后怕涌上心头,家里没人抽烟,这烟头只可能来自那包中药,一想到已经给孩子喝了三天的药,谁知道里面还混了些什么脏东西,他的手都开始发抖。 这哪里是治病的良药,简直就是在给孩子的身体里“投毒”!他立刻拍下照片,发到网上,同时火速联系了医院,必须要个说法。 医院的反应倒是很快,看到消息后马上就说要调查,没过多久,医院就给了答复,先是全额退了药费,然后态度诚恳地道了歉。 可对于烟头的来源,医院的解释却让这位家长和所有关注这件事的网友们,心里的火更大了,医院说,他们中药房的员工不抽烟,而且这些药材都是供应商密封包装好送过来的,他们医院的人根本没机会打开包装接触到里面的药材。 言下之意,这锅得供应商来背,跟医院关系不大,这个解释就像一滴水掉进了滚烫的油锅,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一句“赔得起吗?”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退款道歉就完了?这可不是买件衣服不合身,这是吃进肚子里的药,是给一个生病的孩子吃的!万一孩子喝了这混着烟头汤的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这点退款赔得起孩子的健康吗? 很多网友直接就炸了,有人说:“这家长脾气也太好了吧?要是我,非得把事情闹大不可!这跟谋财害命有什么区别?” 确实,大家愤怒的点在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失误,它暴露了药品安全链条上一个巨大的、令人恐惧的漏洞。 医院一句“密封包装”,就想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这显然无法服众,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是医院,是给病人开药的最后一道关卡,难道进货的时候连最基本的抽检都没有吗?验收环节是摆设吗?把责任全推给供应商,你的责任在哪里?” 是啊,作为专业的医疗机构,难道不应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有更重的责任吗?如果连进货的药材质量都保证不了,那患者还怎么信任你?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个烟头到底是怎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出现在药包里的?很快,就有自称在药材市场工作过的人出来爆料,说在一些药材的初加工场地,卫生条件简直不堪入目。 工人们光着手处理药材,一边干活一边抽烟是家常便饭,烟灰、烟头掉进去根本没人管,这个说法让很多人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问题的根源可能在最开始的生产环节就已经烂掉了,从药材的采摘、晾晒、切片,再到包装、运输、入库,最后到医生开方、药师抓药,这么长的链条,一个显眼的烟头竟然能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每一环的监管都可能形同虚设,这已经不是某个工人不小心的问题了,而是整个生产和监管体系都出了大问题,这次是家长眼神好,发现了一个看得见的烟头。 可那些看不见的呢?比如超标的农药残留,发霉产生的黄曲霉素,还有重金属,这些东西混在药材里,我们肉眼根本看不出来。 等喝出问题的时候,可能一切都晚了,想到这里,谁能不害怕? 这件事让很多人对中药的信任产生了动摇。 一位学中药的网友气愤地说:“我们行业的好名声,就是被这些不负责任的生产商和疏于监管的环节给毁掉的!” 本来中药承载着几千年的智慧,讲究的是治病救人,可现在连最基本的干净卫生都保证不了,还谈何疗效?这不只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亵渎。 网上甚至出现了一种无奈的调侃:“以后喝中药前,是不是得先买个筛子,自己在家先筛一遍?” 这句玩笑话里,饱含着多少普通人的失望、愤怒和深深的不安,我们还能相信谁?当我们把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医院和医生时,得到的却可能是混着烟头的药渣。 这件事绝不能以退款道歉画上句号。它必须成为一个警钟,狠狠地敲在每一个药品生产者、销售者和监管者的心上。 必须建立起从田间到药碗的全程可追溯体系,让每一包药材都能找到它的源头,同时,必须加大惩罚力度,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让相关企业和个人付出沉重的代价,罚到他们倾家荡产,罚到他们再也不敢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毕竟,人命关天,当孩子的健康受到威胁时,再多的钱也赔不起一个家庭的未来。 信源:第一现场2025-10-22——广东广州,网友发帖表示:带孩子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看中医科,开了一星期的药量回来煲,第4天煮居然在药渣里发现烟头,感觉很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