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守灵人,守灵31年穷困潦倒,周恩来:他给你多少恩饷?

洞鉴五千年 2024-07-12 10:36:49

在上个世纪的发展中,孙中山与毛主席都是躲不开的人物,他们承前启后,共同领导完成了中国革命,实现了独立自主。

在毛主席看来,孙中山是自己的“导师”,是他的引领让自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因此毛主席称赞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

事实也确实如此,孙中山先生是我国革命的先行者,是他的先进思想引领了中国,使得很多中国人开始觉醒。

当众人有了这个思想后,孙中山先生第一次举起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这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决定,毕竟要和两千年封建帝制做斗争。

后来孙中山先生生病 ,英年早逝,但他生前的一系列举动,让中国很多人看清了接下来要走的路,包括毛主席。

一、孙中山先生做过的贡献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原本在香港学医,但随着西方列强瓜分中国,这让他认清了国家的落后与懦弱。

于是孙中山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放弃学医,走上革命的道路,而他在做这个决定时,鲁迅还未曾有所觉悟,所以孙中山比鲁迅更早认识国家的根本。

有了这个想法后,孙中山便在1894年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其中。

后来孙中山又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重要性,随着一传十十传百,孙中山的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当人数达到一定数字的时候,同盟会也在中国各地组织武装起义,尽管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但孙中山始终认为这样做没有错。

随着社会的发展,革命党人将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发动了武昌起义,这次起义成功控制了武汉三镇,此后湖北军政府成立。

此后短短两个月内,15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不久之后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随后末代皇帝溥仪退位。

也是在这个时候,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共和国在中国成立,但这也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还要做很多。

就在孙中山先生逐步发展国家的时候,却突然胆囊癌病危了,而且还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此后立下三份遗嘱,分别交代了国事、家事和留给苏联的话。

更重要的是,孙中山留下了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成为了名句,至今我们都在使用。

但不难看出,孙中山在濒临死亡的时候还在关心着国家,他的逝世对于国家是非常大的损失,此后我国再次陷入慌乱。

孙中山是在1925年3月12日离世的,苏联也发来唁电表达悼念之情。

当年的孙中山地位很高,是中国革命的象征,因此众人建议将他的遗体保存,以便后人瞻仰,但这个过程也是非常困难的。

二、孙中山的遗体安放

当年之所以要将孙中山遗体保存,一方面是人民对他的挂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效仿1924年逝世的列宁。

当初列宁逝世后,其遗体进行了防腐处理,之后保存在水晶棺内供人们瞻仰,因此我国人民才要求这么做。

决定这么实施后,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先送到了北京协和医院,首先要进行防腐处理,当时这项技术不算难事,该考虑的是存放遗体的地方。

为了能更好地保存孙中山的遗体,人们特意从苏联购置了水晶棺椁,但在运回的路上发生了意外,水晶棺破损无法使用。

后来又苏联订购了更加结实的玻璃盖钢棺,但之后又发现了问题,玻璃太薄,如果加上钢材就是金属导热材料,不利于遗体的保存。

无奈之下,人们再次挑选其他棺木,后来选定了一个美式的楠木玻璃棺材,这次遗体得到了很好的安放,此后便为孙中山先生举行了盛大的国葬。

根据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是安葬在南京紫金山,当时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先放于北京象山碧云寺内,此后再去紫金山选择墓址。

紫金山是一块宝地,宋庆龄等人便去挑选墓地,后来确定紫金山中茅山坡是最适合修建墓址的,于是之后便开始兴建中山陵,混凝土永久封固。

1929年中山陵基本修建完毕,国民政府准备移灵事宜,但因保存条件有限,遗体出现了变色,专家鉴定后建议用铜棺土葬为佳。

就这样,宋庆龄率孙科夫妇等人亲手关闭墓门,孙中山最终以土葬的方式下葬,但众人还是有遗憾,再也无法瞻仰孙中山先生的仪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政府想了一个的办法,那就是在棺椁的上方雕刻一座孙中山先生卧像,这样也能够供人瞻仰,但最后也没能完成。

因为在后来的日子里,战争频发,中山陵受到了不同程度地毁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山陵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后中央拨款100万,对中山陵进行了全面的维修,现在中山陵是国家5A级景区,很多人都前来凭吊,也包括周总理。

三、周总理瞻仰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

195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当天周总理专门过来参观衣冠冢,在他的心里,孙中山是个伟大的人。

在周总理到达后,一个名叫谭惠全十分高兴地接待了他,期间和他聊了很多,意外得知他是守灵人,已经苦守孙中山三十年。

谭惠全曾是孙中山先生忠诚的卫士,早在北伐前还救过孙先生的命,因此孙中山很是信任他。

宋庆龄曾给他发了一枚图章,谭惠全十分珍视这枚图章,保存了很多年,他更加努力地保护孙中山夫妇。

但意外总是来得突然,孙中山病逝,谭惠全一时间竟不知道他该去何处,一直以来他都将孙中山视为信仰,于是之后便决定为先生守灵。

一开始南京中山陵未完工,遗体暂时厝于香山碧云寺,后来到了蒋介石手里,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张宗昌提出要毁了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谭惠全非常担心,但他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此后感觉去找了张学良,张学良也很尊敬孙中山先生,此后便化解了危机。

1929年5月宋庆龄来香山为移灵做准备,看到谭惠全时眼含热泪,她非常理解谭惠全这些年的付出,可见谭惠全对孙中山的感情。

本来谭惠全也准备跟着前往,但宋庆龄考虑到谭惠全已经五十多岁,便让他留在香山碧云寺,因为这里还会留一个衣冠冢。

谭惠全答应了,此后的日子里,他一直默默守护着孙先生的衣冠冢,哪怕生活越来越艰难,他都不曾先故宫离开。

建国后,碧云寺被划给了北京市园林局,谭惠全的待遇才好了点,直到1956年周总理出现在这里,谭惠全十分高兴。

谭惠全这些年的遭遇很惨,第一任夫人生的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第二任妻子苏潮宽生七个孩子,一个夭折一个牺牲,还有个患病去世。

周总理听后沉默了一会,问道:“他们给你多少恩饷?”

谭惠全说有,但抗战爆发后薪水就停了,好在建国后又给他发工资了,每月40足够温饱。

周总理听后当即说道:“这个钱人民政府要补给你。”

周总理向来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之后谭惠全的工资都会多40元,1961年谭惠全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3 阅读:511

洞鉴五千年

简介:你想听的历史故事,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