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唯一的牌,还是最后的牌?

文杰评商业大佬 2025-02-03 08:56:50

特朗普再次执政动作不断,其关税政策成为全球焦点。

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不仅对中国加征10%关税,还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甚至计划以关税取代所得税作为联邦政府主要税收来源,其背后的考量和影响值得深入剖析。

01 关税政策:“劫贫济富” 的错误尝试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生效后,全球市场震动。他计划以关税替代所得税,然而这一做法弊端明显。关税推高进口商品成本,最终由普通消费者承担;取消所得税则让富人受益最大,形成 “劫贫济富” 的局面。但讽刺的是,受关税影响最大的普通百姓却成了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这一现象成为美国社会的奇特景观。

02 对华关税:态度微妙,忌惮实力

特朗普竞选时扬言对中国加征60%关税,最终仅落地10%。他称此次关税政策出于对非法移民和毒品问题的担忧,对中国态度相对克制。在科技封锁上,他未明确表态,反而是团队炒作调查DeepSeek芯片来源,威胁加征100%惩罚性关税。特朗普深知如今中国已非2018年可比,过去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封杀和限制,反而促使中国科技突破和国产替代加速,他不敢轻易对中国科技进行全面封锁。

03 强盗逻辑:关税成政治讹诈工具

特朗普的关税逻辑简单粗暴,只要不符合美国利益就加征关税。金砖国家若推出 “金砖币”、中国AI企业使用英伟达芯片、甚至新冠病毒起源问题,都能成为他加征100%关税的理由。这已不是正常经济手段,而是政治讹诈。过去美国常用金融制裁,特朗普却独爱关税,将其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 “万金油”。但事实证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战未达预期,反而推动中国产业升级。

04 其他手段:对不同国家区别对待

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特朗普有军事威胁手段,如威胁占领格陵兰、打击墨西哥毒贩集团;对盟友则索要高额 “军事保护费”。但对中国,军事手段被排除,他清楚美国在与中国的军事对抗中无胜算,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都难以掌控。

05 台湾问题:最后的 “威胁” 筹码

特朗普将台湾问题视为对中国的 “王牌”,声称中国大陆解放台湾就加征100%关税。但台湾问题对中国至关重要,一旦台湾回归,即便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中国在全球的话语权也会大幅提升,美国最终可能不得不接受现实。

过去美国凭借经济、科技、军事和金融优势建立霸权,如今这些优势逐渐削弱,特朗普可利用的手段越来越少。如今他再次回归白宫,政策仍围绕关税展开。但中国已今非昔比,不再轻易被压制。特朗普的关税 “武器” 能否如愿,时间会给出答案,而中国已准备好迎接任何挑战。

0 阅读:9
文杰评商业大佬

文杰评商业大佬

感谢大家的关注